陸洋
對于郯城一中女足的很多隊員來說,足球是一只轉動命運羅盤的巨手。如果沒有選擇足球,她們也許會像很多普通的農(nóng)村女孩一樣,去外地打工或者很早成為幾個孩子的媽媽。
對于郯城一中女足的姑娘們來說,踢足球是走出鄉(xiāng)村的一種方式。
曼德拉說:“體育在絕境中創(chuàng)造希望,體育改變世界?!比缃?,在山東南部的這座縣城,這群農(nóng)村姑娘們印證著這句名言。
“拿到球后你會有太多的選擇,但我要你做出最合理的選擇。”3月29日下午,教練姚波在球場上對他的隊員們說。
正值仲春的郯城縣,微風中仍然夾雜著絲絲寒意。郯城一中女足的姑娘們剛剛踢完一整場球賽,臉上紅撲撲的,教練催促她們抓緊穿上外套。昨天,姚波給隊員們講了“高位壓迫”的戰(zhàn)術,今天就用一場比賽驗收昨日的教學成果。隊員們領會的都還不錯,姚波比較滿意,稍作點評后,大家就開始做放松運動了。
大強度的訓練使姑娘們已經(jīng)適應了快節(jié)奏的生活,就連吃飯也是幾分鐘就搞定了。
大多時候,姚波在球場上都很嚴厲。作為隊長,楊傳麗是“被罵得最狠”的一名隊員。楊傳麗踢的后腰位置,被稱為“整個球隊的靈魂”。攻守兼?zhèn)洌刭|全面,有統(tǒng)籌意識,善于給隊友創(chuàng)造機會,頭腦清醒,反應迅速……這些優(yōu)點,都是一名后腰所要具備的?!昂笱恢媚軌蛑握麄€球隊的中場防守。這就要求一名能夠擔任后腰的隊員,必須從戰(zhàn)略上明白自己存在的價值?!?/p>
除了在球場上的價值,在場下,楊傳麗還要“發(fā)揮余熱”,為教練分擔瑣碎工作。比如今天,訓練結束后,楊傳麗還要檢查球場上有無遺留物品,并統(tǒng)計隊員們購買球襪的數(shù)量。這導致楊傳麗最后一個踏進食堂的時候,已經(jīng)快下午6點半了。用了不到十分鐘,楊傳麗吃完了晚飯,從食堂到宿舍沖個澡,再趕到教室上晚自習,楊傳麗只有20分鐘做完這些事情。7點,楊傳麗準時出現(xiàn)在教室,打開書本開始自習。
如此快節(jié)奏的生活,楊傳麗早就已經(jīng)適應。五年前,姚波去郯城縣廟山鎮(zhèn)山北東村選隊員的時候,12歲的楊傳麗又矮又小,本不在推薦的人選中。但楊傳麗的小學老師覺得她活潑好動,就把她拽出了隊伍,這一拽也將她拽進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命運軌跡中。
楊傳麗是家中老大,還有個妹妹正上小學。平日父母對她很放心,所以當她提出“要去縣里踢足球”的時候,盡管不知道踢足球能為楊傳麗帶來什么,卻也欣然答應了?!暗酵饷娴氖澜缈匆豢础?,即使不踢球,楊傳麗也希望自己將來能走出鄉(xiāng)村。而足球,在恰當?shù)臅r機,幫她完成了愿望的第一步。
當然,這個決定也使楊傳麗付出了超于同齡人的努力。
2013年,姚波帶領郯城縣一中女足參加了中國中學生足球錦標賽,獲得了第五名的成績?;氐綄W校后,姚波向校領導匯報,決定組建自己的梯隊。從那時起,郯城女足的初中隊員就被安排到一中對面的育才中學就讀。
楊傳麗是第一批梯隊球員,每天都要在兩個學校之間來回穿梭。訓練的傷痛是家常便飯,這也使這幫女足姑娘們擁有了忍耐疼痛的能力。不管是做對抗時撞擊的渾身青紫,還是鏟球時蹭掉一層皮,她們都能“淡然處之”。“碘酒擦一下,訓練繼續(xù)?!?/p>
除此之外,隊員們還要遵守一些其他的“運動員守則”。比如,嚴格控制零食,“就連雪糕都不能多吃?!庇幸淮?,一個隊員在路上吃著一根雪糕,回頭瞟到姚波的車正往這行駛。緊張之余,隊員隨手就把雪糕扔到了路邊,“等車開過去再看,原來不是姚教練?!?/p>
在楊傳麗看來,以上種種皆是一個運動員的“修養(yǎng)”。姚波制定的訓練要求、生活守則雖然嚴厲,但在生活中,姚波更像是隊員們的親人。“他跟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比跟自己孩子待的時間都長?!睏顐鼷愑浀?,有一次姚波出差去培訓,回來不是先回家,而是先回隊里給大家訓練。在這樣的期盼下,小個頭兒的楊傳麗很快成長為球隊的中堅力量。球場上,她總能快速對對手的動作做出反應,掌握全局。
今年年初,當網(wǎng)上傳出郯城一中女足隊代表國家出國比賽的消息時,楊傳麗還將信將疑。不久后,姚波宣布了這個消息。極度開心后,楊傳麗突感責任重大。作為隊長,她將教練的焦急和緊張看在了眼里。從未接觸過五人制足球的她們,要適應新的比賽規(guī)則,適應陌生的場地和環(huán)境,這些都會阻礙球隊發(fā)揮真正的實力。
3月10號,球隊出發(fā)前往棗莊高鐵站,當天在北京住了一夜,次日飛往以色列。這是楊傳麗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去往一個陌生的國家。飛行了11個小時后,她們到達了目的地以色列,此時已是凌晨。休息過后,隊員們度過了“漫長的”一天。脫離了以往的學習環(huán)境、訓練節(jié)奏,大家都很不適應。甚至,直到第一場比賽前,16歲的徐加鑾才第一次看到了用籃球場改的五人制足球場地。
3月19日,世界中學生女足五人制足球賽比賽現(xiàn)場,郯城一中女足對陣克羅地亞隊。距離比賽結束還有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場上的比分是3:3。
“當時我的心態(tài)崩了?!笔亻T員徐加鑾說。因為徐加鑾的一個失誤,克羅地亞隊剛剛將比分追平。當時的徐加鑾壓力劇增,她知道這場比賽對她,對球隊意味著什么。
兩分鐘后,憑借隊員的一粒進球,中國隊將比分改寫為4:3。最終,經(jīng)過與以色列、中國臺北、法國、土耳其以及克羅地亞隊的激戰(zhàn),郯城一中女足獲得此項賽事的第七名。賽后在休息室,姑娘們都哭了,原因有兩個:一是幾天來激戰(zhàn)的壓力被突然釋放,二是對這個名次實在不甘心。
徐加鑾來自郯城縣東北部的泉源鄉(xiāng)。這是一個擁有4.8萬人的山區(qū)農(nóng)業(yè)鄉(xiāng),鄉(xiāng)村的閉塞使大多數(shù)人對足球毫無概念。
與楊傳麗一樣,12歲的徐加鑾對足球一無所知,直到被姚波發(fā)現(xiàn)。小升初那年,徐加鑾的身高已經(jīng)有一米六八,良好的身體條件和運動天賦使她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加入了郯城縣育才中學,同時成為郯城一中女足隊的一員。
在育才中學就讀期間,每周一、三、五是訓練日,徐加鑾要在五點五十之前到球場,訓練到七點十分再返回育才中學上課。除此之外,每天的下午還要訓練三個多小時。這樣的訓練生活周而復始,徐加鑾有時也會眼饞其他的小伙伴能夠在假期的時候出去玩耍,但足球已經(jīng)浸入了她的生活節(jié)奏,即使寒暑假期間,訓練時間一到,她還是回到隊里參加訓練。
與楊傳麗、徐加鑾經(jīng)歷相似的還有王小雙。王小雙原本是郯城縣泉源鄉(xiāng)王家村一個土生土長的山里女娃娃,父母早早就給她規(guī)劃好了初中畢業(yè)后的出路:跟著父母去南方打工。
因為偶然陪男生踢了一節(jié)課的足球,王小雙的命運軌跡從此大不相同。小學五年級時,她所在的清泉小學組隊參加全縣校園足球聯(lián)賽,沒想到,在體育課上給男生當陪練的王小雙突然讓姚波眼前一亮。經(jīng)過推薦考察,王小雙順利進入郯城一中女足培養(yǎng)梯隊。三年后,王小雙順利進入一線隊,隨隊三奪全省冠軍,兩次進入全國三強。
2016年,重慶大學向王小雙伸出了橄欖枝,她也因此成了郯城一中足球隊里第56名被大學錄取的隊員。
自2012年以來,郯城校園足球隊連續(xù)三年在山東省高水平運動員專業(yè)測試中全部過關,已有近80名校園足球隊隊員被重慶大學、西南大學、河南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等院校錄取,校園足球隊升學率達100%。郯城一中還與恒大足球學校簽署了合作意向,成為其優(yōu)秀生源培養(yǎng)基地。
在楊傳麗看來,姚波教練帶領這群鄉(xiāng)村孩子走出了閉塞的世界,教會她們熱愛、教會她們努力,同時帶給她們一個更廣闊的未來。但事實上,未來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與楊傳麗同一批加入一中女足隊的一共有10個孩子,目前堅持下來的有8個。走了的兩個孩子,一個承受不了每日高強度的訓練,另一個去了當?shù)氐囊凰殬I(yè)中專學校。最近,楊傳麗在路上碰見了這個在中專讀書的昔日隊友?!耙呀?jīng)大變樣了,化妝了,穿的也比較成熟,臉化得特別白?!睏顐鼷惛蛄藗€招呼,沒有過多寒暄,“感覺已經(jīng)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h3>五
楊娜娜是第一個“反哺”的郯城一中女足隊員。楊娜娜與球隊現(xiàn)任守門員徐加鑾來自同一個地方——泉源鄉(xiāng),這里貌似擁有出產(chǎn)“大高個兒”的基因,楊娜娜也曾是郯城一中女足隊的守門員。
作為球隊的“元老級”隊員,楊娜娜的人生軌跡被這個球隊永遠的改變了。2010年,楊娜娜上初三,在泉源初級中學練排球。有一次姚波來挑隊員,一看就看中了楊娜娜出色的身體條件。姚波找到楊娜娜,第一個問題就是“喜歡足球嗎?”這個問題楊娜娜不知道如何作答,喜歡嗎?當然談不上,足球有什么規(guī)則她甚至都弄不懂。
第二次見到姚波,楊娜娜正在進行體育測試,姚波“充滿親和力”地為她加油,讓她對這個“姚老師”好感倍增。再之后,有個同樣來自泉源的師姐找到楊娜娜,向她描繪了球隊的生活。由此,楊娜娜下定決心,加入郯城一中女足隊。
很快,楊娜娜成為了姚波“隊伍”的一員,隨隊征戰(zhàn)三年,在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后,以高水平體育特招生考入吉林化工學院。
她已經(jīng)無法抹去足球的印記,理所當然地在大學的足球校隊效力了三年。同樣是踢球,但大學的生活節(jié)奏與一中相差巨大,突然獲得的自由讓長久被球隊紀律約束的楊娜娜一度茫然。習慣了每日高強度訓練的她,突然“閑下來”,腳還有點“癢”。
臨近大學畢業(yè),她看到姚波在微信群里問大家,“有沒有想從事足球教育的,可以來球隊做教練?!睏钅饶葎有牧?,但也“害怕幫不了姚教練?!苯K于鼓起勇氣主動請纓時,姚波像幾年前那樣鼓勵、稱贊了她。
如今,楊娜娜在球隊輔助姚波進行日常的訓練工作,并主要負責守門員的訓練。未來,她想要考取教練資格證,將足球教育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yè)。
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她又回到了自己足球之路的起點,她在自己身上體會到了足球給她命運帶來的改變,并將再一次見證那些如她一樣的孩子因為足球而擁有別樣的未來。
從小縣城到國際舞臺,郯城的女足姑娘們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歷史,當然,這也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她們所面對的世界,在足球改革的大潮下,將會擁有更廣闊的未來,而周圍的人們也將會對足球有著更深切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