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戲畫記(一)

      2018-04-20 03:00:02林繼凡陳未沫
      蘇州雜志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溧陽字畫蘇州

      林繼凡 陳未沫

      陳未沫(作者,以下簡稱陳):林老師,您好!很榮幸有這個機會采訪您。

      林繼凡(以下簡稱林):你好,你好!因為今天的采訪,我一晚沒睡好,一回憶過去種種,就停不下來了。我這處地方還好找嗎?

      陳:喬司空巷(林繼凡工作室)我是認識的,我家離觀前街近,這附近經(jīng)常走,還是熟悉的。但是沒想到古城區(qū)最繁華的商業(yè)地帶,有這么一處酒店式公寓,而且出去幾步就是地鐵和公交站臺,出腳十分方便,是個好地方。

      林:那就好。我現(xiàn)在的家就在附近,在閶胥路和干將路交叉的地方。這處公寓是我的工作室。我之所以在這里又找了這間小房子,就是有一個情結(jié),想要回歸到老蘇州的中心地帶,保持和尋找那份過去的味道。

      陳:您這個地方好啊,出門就是觀前街,走兩步就是嘉馀坊了。老蘇州說觀前街,有“吃煞太監(jiān)弄”的說法,而嘉馀坊,我記得我小時候,大概是千禧年前,也是有名的美食一條街,有很多飯店。

      林:是的,嘉馀坊興起是改革開放后,不少飯店慢慢興起,逐漸形成了美食一條街。

      陳:但是說起來也怪,嘉馀坊雖然地處主干道,本來應(yīng)該是繁華不破之地,但是世紀初,嘉馀坊的“美食勢頭”慢慢回落以后,就再也沒找回過去的輝煌了。原來鱗次櫛比的飯店,現(xiàn)在也都變成旅行社了。感覺就此荒掉了。

      林:對,那里過去就是比較熱鬧的地方,嘉馀坊的美食風(fēng)潮過去以后,就轉(zhuǎn)到了鳳凰街,然后學(xué)士街也興起過一段時間,都是一階段一階段的?,F(xiàn)在提到嘉馀坊,最有名的就是巷口的怡園了。

      陳:還有最近兩年完成修復(fù)、對外開放的過云樓.。

      林:過云樓嚴格來說,也是屬于怡園,顧家花園嘛。隔壁那條小弄堂叫尚書里,再邊上一條很有名的小巷叫鐵瓶巷,鐵瓶巷再往外就是干將路了。干將路從前叫干將坊,只有一小段,樂橋往東到宮巷為止。

      陳:現(xiàn)在只有“干將東路”“干將西路”,統(tǒng)稱干將路了。

      林:到鳳凰街,那里就叫閭邱坊了,費新我老先生你知道吧,他就住在那一段、對著宮巷的那個斜對角的地方,那里有一個回龍橋。我對觀前鬧市區(qū)這一帶特別了如指掌。因為我的童年就是在當時蘇州的鬧市區(qū)度過的。我原來住在景德路往南邊去一點點的地方。我這里有一個信封給你看看。

      陳:這個信封比您出生還早啊。

      林:肯定是的,這里有一行小字:上海生達信封廠制,那個年代做信封還需要在上海專門定制。信封底下這個地址——嘉馀坊34號,就是我當年住在嘉馀坊時候的門牌號碼,也就是我爺爺醫(yī)館的地址。

      陳:這里還有一個三位數(shù)的是電話號碼,那時候很少有人家里裝電話吧?

      林:是的,這個診所電話是710,說明當時蘇州有電話的人家也要有幾百家之多了。到我后來知道還有電話的地方就是在馬醫(yī)科附近的公用電話了,在老字號慶泰醬油店邊上,號碼好像是2013。我上的學(xué)堂是“景一小學(xué)”,就是景德路第一小學(xué),位于景德路城隍廟后的一條弄堂里,那條弄堂叫“埃河沿”,再往里頭叫“殺豬弄”。那個城隍廟和我的小學(xué)是相通的,過去我上學(xué)經(jīng)常會和同學(xué)抄近路,從城隍廟里穿過去,有時候碰到城隍廟里的道士,還會把我們攔下來,不讓我們走。后來我們熟悉了以后,道士都認識(我)了,就不攔我了,有時候還會和我說說話,攀談一下,給我喝口水。

      陳:您那么小就敢和外人攀談了。

      林:我喜歡和人交流,小時候相當頑皮。馬醫(yī)科也有小學(xué),但為什么選擇景一小學(xué)呢,應(yīng)該是因為小學(xué)校長和我爺爺認識。我兒時在嘉馀坊的房子有四進,我們家住前面三進,最后一進是租給別人住的。我們的起居生活主要在第二進,最靠外面的一進連帶旁邊的東西廂房都是用來作為我祖父的診所的。在這之前,我爺爺從醫(yī)科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就供職于“博習(xí)醫(yī)院”,也就是現(xiàn)在的蘇州第一人民醫(yī)院。

      陳:您祖父叫林湛蓀,現(xiàn)在網(wǎng)上也能找到,作為溧陽地方名人。

      林:我爺爺現(xiàn)在算江蘇溧陽人,其實他1895年出生在江蘇金壇,幼年的時候,他一直在金壇讀書、生活。我爺爺?shù)母赣H曾經(jīng)是金壇衙門里做文書的,古時稱為“錄事”,寫得一手好字。我小時候還看到他的手跡,臨的碑帖這類的,可惜文革的時候被抄家抄掉了。

      陳:所以說,你們一家可以稱為是書香門第,一脈相傳咯。

      林:但是我爺爺小時候,家里并不富裕,因為當家的父親早逝,爺爺?shù)哪赣H就去給人做幫傭,一手拉扯大了連爺爺在內(nèi)的六個孩子。我爺爺是家里的末子,小六子。我爺爺?shù)拇蟾绾髞碜鳛橥砬骞傻闹R分子,前往英國學(xué)習(xí)郵電,回國后,在北京郵政部做事。二爺爺因為肺病,沒讀過書。五爺爺則是經(jīng)商,后來他那一脈都在無錫定居。

      陳:您爺爺那一輩等于分散在“五湖四?!绷?。

      林:是的。我爺爺年輕時先到常州去讀高中,又考到了蘇州醫(yī)學(xué)院前身繼續(xù)攻讀,一九二幾年畢業(yè)后,他在溧陽的長富亭,開辦了診所。

      陳:您爺爺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

      林:他學(xué)的是西醫(yī)。

      陳:西醫(yī)?20世紀初的西醫(yī)可不多啊。

      林:對。林湛蓀算是中國最早的那批西醫(yī)了,而且他的醫(yī)術(shù)挺高的。那時候,溧陽瘟疫多發(fā),中醫(yī)治不好,但是我爺爺學(xué)的是西醫(yī),西醫(yī)幾片藥下去,病就能除。再加上,他醫(yī)德很好,所以在當時溧陽城幾十里方圓,他的名頭是最響的。但也因為名聲在外,求醫(yī)者太多,他又不愿意讓前來求醫(yī)的人失望,往往是忙到連覺都沒得睡,有時候為了睡一個覺,甚至要偷偷跑到家外頭找地方睡。從鄉(xiāng)下趕來的病人,都是連夜坐在他診所門口等,等到第二天天亮開門,立刻上去求診。后來甚至在坊間有一個傳說,說是只要在林神醫(yī)家門口的小橋上坐上一會兒,病就會痊愈。

      陳:被說成是神醫(yī)了!不過那時候瘟疫屬于疑難雜癥,被他幾個療程就治好了,也難怪病人覺得他是神醫(yī)。

      林:是的。再加上我爺爺善良,人特別四海,碰到拿不出診費的窮苦人,就不收費用,施舍藥物。

      陳:可真是活神仙了,后來怎么又離開溧陽了呢?

      林:后來日本軍侵略中國,轟炸溧陽,炸得一塌糊涂。在日本人來溧陽前幾天,我奶奶的妹夫,叫許聞天,他是個了不得的人物,曾經(jīng)擔任過國民黨政府立法委員,也當過宜興縣長。他就勸告我爺爺,早一點離開溧陽。因為以我爺爺當時在地方的威望,日本人來到溧陽,肯定會抓他去維持會做事;就算沒有被日本人抓到,之后也可能被牽涉到國內(nèi)黨派的政治斗爭中,會很麻煩。當然無論如何,首要的是不能給日本人當漢奸!我爺爺深諳這個道理,而且作為醫(yī)生,他還有醫(yī)術(shù)傍身,無論跑到哪里,都能生根落地。所以他就聽從了建議,離開了溧陽,隨后沿著長江逃難,到達了重慶,在重慶市區(qū)外的合川短暫落腳,當然,在那里他的醫(yī)術(shù)也同樣取得了當?shù)匕傩盏男湃魏蛺鄞?。抗?zhàn)勝利后才輾轉(zhuǎn)上海,來到了蘇州,落戶生根,在中正路嘉馀坊口開辦了診所。

      陳:您爺爺也是一位奇人了。除了鉆研醫(yī)術(shù)以外,還有些別的愛好嗎?

      林:爺爺除了醫(yī)術(shù)高明以外,他也隨父親,喜歡中國傳統(tǒng)字畫。他的父親雖然故去得早,導(dǎo)致家中貧困,但是留下的字畫收藏卻是始終保存得很好,即使經(jīng)濟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流入過他人之手。我爺爺繼承了這份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在行醫(yī)多、手頭積蓄寬裕以后,他把大部分錢財都投到了收藏字畫古玩里面。我也是受我們家族的影響,我們林家一直對字畫收藏、傳統(tǒng)文化別有鐘情,也是這個原因,導(dǎo)致我在日后,走上了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傳播之路。然而我爺爺不少收藏,在文化大革命的前后六次抄家中,連地板、井底都翻了個遍,有部分收藏當場撕毀焚燒光了。

      陳:這實在是太可惜了。我聽說您爺爺同蘇州著名書畫家張辛稼交往頗深,您也受過張先生的指導(dǎo)?

      林:我爺爺雖然喜歡收藏,但是他對收藏的字畫要求檔次比較高。解放初期的時候,以我爺爺?shù)难酃?,齊白石的畫作,只消5個大洋, 他還不要的。那個時候有專門從事字畫買賣的商人,稱掮客,會帶著字畫上門(來找我爺爺)。

      陳:這很有意思,還上門推銷呢,您爺爺看來是當時的“收藏大戶”,名聲在外啊。

      林:那些賣字畫的掮客了解到林湛蓀醫(yī)生喜歡字畫,就上門了。文革抄家的時候,雖然在家里的部分收藏當場被毀了,但是好在紅衛(wèi)兵把大部分字畫集中送到了蘇州文物商店。那時候的文物商店還不在現(xiàn)在的人民路和干將路的交界口,而是在嘉馀坊的斜對角。

      我爺爺認識張辛稼,也是因緣際會。張辛稼出生在1909年,小我爺爺十幾歲;我家住在巷口,張辛稼則住在巷尾。他剛出道的時候辦了一兩個畫展,我爺爺就覺得他有出藍之勢,相當看好張辛稼。我爺爺又樂于結(jié)交朋友,正好他和張辛稼都喜歡喝酒,家里經(jīng)常擺宴席請客,次次都是賓客滿座的。張辛稼每次和我爺爺對飲,都要來上五六斤黃酒。

      陳:雖然您前面說你爺爺是個“四海人”,生性好結(jié)交,但是不管是你們家里還是結(jié)交的人物,大部分都是文靜讀書人,你爺爺平時又懸壺濟世,為什么文革當中會受到這么大的沖擊呢?

      林:1966年6月2號,正好就是文革開始前三天,我跟著江蘇省昆劇團到蘇州巡回演出。我作為男主角,好婆當然很自豪。以前一直調(diào)皮搗蛋、令人操心的孩子現(xiàn)在學(xué)戲回來,海報在開明大戲院張貼出來了。那時候大家還開開心心、其樂融融的,還一起拍了照片。結(jié)果第三天,就受到了沖擊,戲沒演成功,我們(江蘇省昆劇團)只好打道回南京。我回去沒幾天,我們家就被抄了,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不被允許回家了

      后來有一天,我偷偷回到蘇州,我走到富仁坊口,看到我好婆就在怡園那段掃馬路,胸口還掛著牌子。我想過去和她說說話,她看到我,卻只是對我揮揮手,示意我趕緊走,這個家不能回來,不然會受到牽連。我爺爺就是在那場浩劫里,在批斗時,被人推搡了一下,摔了一跤,導(dǎo)致股骨頸斷裂,臥床了九年,我好婆服侍了他九年;到后來恢復(fù)一點能坐了,但是坐一段時間就會喊痛,其實就是骨頭最后沒有長好。自己明明是個名醫(yī),最后卻落到這樣的地步……長久沉默)

      陳:所以您這幾天聽說我要來給您做訪談,回憶到之前的事情,都睡不著了…

      林:唉,回想了很多事兒……我之前有說過,我有個二爺爺,就是我爺爺?shù)亩?,得過肺病,沒法工作又沒有后代。我爺爺把自己的大兒子承繼給他二哥,并且出錢在溧陽買下了138畝田地,送給他二哥,用來收租,以維持生計。等到二爺爺去世后,我爺爺忙于治病救人,地契的事情也沒來得及及時處理,一耽擱就慢慢淡忘了。誰會想到,文革抄家的時候,這張地契被翻了出來,上面是以我爺爺林湛蓀的名義購買的,所以當下他就被扣上了“逃亡地主”的帽子。

      當時,除了地契外,還抄出了一把龍泉寶劍。這把寶劍其實是我的父親在外地買來孝敬給我爺爺?shù)?,我爺爺覺得好玩,就當玩物一樣掛在家里。結(jié)果被紅衛(wèi)兵看到,就說他是“反革命”“殺人犯”。其實我爺爺退休后,還經(jīng)常去居委會幫忙,為街道、里弄做了許多好事。

      陳:那可真是無妄之災(zāi)。明明是一樁好事情,為了自己兄長才買下的地產(chǎn)。那么您的父母是怎么相遇的,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嗎?

      林:我父母其實也算是奇遇了。先說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叫董茜,是河北唐山人,當年跟著她的叔叔,也就是我的叔公,一路南下,南下的原因,一是為了逃難,二是為了沿途尋找她外出做生意的父親。我叔公名叫董霖,原名董瑞霖,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曾經(jīng)出演過多部電影。

      陳:網(wǎng)上還能查到呢,說是抗戰(zhàn)前在重慶中國電影制片廠當演員,以塑造反派角色見長,后來進入上海電影制片廠,曾經(jīng)和陳述、程之、于飛被并稱為“上影四‘壞蛋’”。董霖是不是還和瓊瑤有親戚關(guān)系?

      林:是的,董霖的夫人,林榛,是瓊瑤的母親的妹妹,所以董霖是瓊瑤的姨夫。那時候董霖帶著我母親加入了當時也屬于抗戰(zhàn)文工團的國民黨的抗敵演劇隊,一路往昆明走。而我父親呢,考入了國立清華大學(xué),因為戰(zhàn)爭緣故,他跟著學(xué)校一路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最后遷到了昆明。

      陳:國立清華大學(xué)我知道,當時和國立北大、私立南開,三校合并為西南聯(lián)大,可以說是當時最牛的學(xué)校了。

      林:然后我母親,就是在昆明,同她叔叔因為意見不合而分開了;而董霖還是留在國民黨演劇隊,一路兜轉(zhuǎn),最后進了中國電影制片廠(前身為國民黨“南昌行營政訓(xùn)處”下的漢口攝影場),簡稱“中制”??箲?zhàn)勝利以后,許多電影廠搬至上海,成立天馬、海燕等電影廠,最后都合并成上海電影制片廠。而我母親也就是在和叔叔董霖分手以后,在昆明,遇見了我的父親。兩個人隨后很快喜結(jié)良緣,于1944年,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林南琇,小名滇姑。

      陳:滇姑,就是云南姑娘的意思咯。

      林:對的,我在兩年后出生,因為戰(zhàn)亂的緣故,我父母就將我留在了蘇州爺爺家里。其實很多人像你一樣,對我提出過疑問,就是為什么我這樣的出身,最后會走上戲曲這個行當。

      陳:是的,這是我最好奇的。因為戲曲行業(yè)在20世紀初,不能說像封建年代那樣名聲不好,但是也沒有像現(xiàn)在一樣被視為藝術(shù),得人尊敬。至少書香世家應(yīng)該是不會隨便同意您走上戲曲行當?shù)陌桑?/p>

      林:我覺得如果說我對中國傳統(tǒng)字畫的研究、收藏和喜愛是來自我父系一脈的傳承,那么我身上的表演藝術(shù)細胞就一定是來自于我的母系一脈了。所以我也常常說我是我父系一脈的“絕對叛逆者”。

      陳:您雖然不是嚴格意義的長孫,但是您爺爺奶奶肯定還是十分喜歡您,才會同意您走上藝術(shù)之路的吧?

      林:那肯定的啊。我三歲左右的時候,父親患了感冒,其實本來應(yīng)該是沒什么,結(jié)果反而因為太重視而出事了。那時候,他在北京,我爺爺?shù)弥疾『?,就給他北京的醫(yī)生朋友打電話,讓他們多多照應(yīng)。結(jié)果我父親就因為注射了青鏈霉素,而死于醫(yī)療事故了。

      陳:青鏈霉素事故?肯定是那時候沒做皮試。

      林:是的,他青鏈霉素過敏。

      陳:您那時那么小,家里肯定瞞著你吧?

      林:是的,他們沒有讓我知道,是等我長大以后,才慢慢告訴我的。在那之后我就一直由我爺爺奶奶帶著長大,也因此,我爺爺奶奶對我更加愛護。

      陳:可想而知,您爺爺奶奶當年忍著喪子之痛,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林:說到我小時候,我是1946年生的,農(nóng)歷七月初九,現(xiàn)在查下來應(yīng)該是陽歷8月5號,身份證給我登記錯了,弄成了20號。我對兒時記憶最深的一天,我現(xiàn)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神奇,為什么我當年那么小,卻對家里的人、家里的情況,甚至東西的擺設(shè),我都記得清清楚楚,會對那天發(fā)生的事情如此歷歷在目?那一天就是1949年,蘇州解放。

      陳:蘇州解放是1949年4月,等于您實足年齡3歲還沒滿。

      林:準確來講,是解放日的前一晚,那天夜里,我徹夜未眠。我當年嘉馀坊的舊宅隔壁備弄里出來走到路口,有一家照相館,叫新村照相館,照相館的老板、老板娘,就租住在我家房子的第四進。我小時候經(jīng)常鉆到照相館里玩,對他們?nèi)绾螖z影,還有暗房里如何放照片,是打小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實際上這些對我也是一種啟蒙。

      陳:等于說您從小就耳濡目染了攝影的構(gòu)圖、色彩和人像的處理、表情的把握。

      林:對.那個照相館的老板叫徐新夫,是有大本事的,他可以把照片畫在瓷板上,那個畫比工筆還要細致,但是色彩層次極其豐富,就像真的一樣。

      繼續(xù)說那晚,我就是站在那個照相館二樓的一排窗戶前,盯著路上等候解放軍進城,興奮得不得了,遠處的槍炮聲一直在響,直到第二天清晨接近天亮的時候,解放軍的隊伍終于從樓下走過來了。

      陳:為什么會對這段記憶特別深刻呢?

      林:不得而知啊,而且那印象是深刻的,我連他們騎的馬,手里提的燈,還有街邊的一草一木,我現(xiàn)在回憶起來都好像放錄像一樣清晰。后來解放軍進城后,就到老百姓家里借宿。我們家當然也是大門大開,歡迎解放軍入住。

      陳:我聽前輩的人說,那時候解放軍進城,都是借住在居民家里,一戶人家里有時候要住好幾個解放軍。

      林:我們家的客廳里就住了二三十個解放軍。隔天早上,我爺爺還特意買了大餅油條招待他們。

      陳:那年頭早飯吃上大餅油條是很奢侈的事情了。說到吃,現(xiàn)在流行管愛吃的人叫“吃貨”,其實我們蘇州人以前就有專門的詞來形容這些人,叫“天吃星”。我聽說您就是一個“天吃星”,是這樣嗎?

      林:那還真的是,我從小就是“天吃星”。還在吃奶的時候,有一次我喝完了就在床上睡覺,我奶奶路過房間覺得我的呼吸聲不對勁,馬上抓住我的小腳,把我倒過來,急急地拍我背心數(shù)下,我就“哇”一下把喝多了的奶水全都吐了出來,吐出來的奶要從床邊一直流到門口。

      后來長大一些了,只要聽到說吃飯,我總是沖在第一個。別人拿我尋開心,對我喊:“來吃大栗啊,吃大栗?。 蔽乙宦牭匠岳踝?,跑得飛快!結(jié)果等到了跟前,才發(fā)現(xiàn)他們拿狗屎騙我,因為狗屎外形和栗子挺像的。

      還有我小時候,只要生病發(fā)燒,我就一定會吵著鬧著要吃,覺得生病了嘛,就要補一補。如果端到我面前的是蘿卜干、泡粥,我肯定把碗往邊上一推,心里想怎么就給我吃這些東西?反正一定是要見著好吃的才肯罷休。

      猜你喜歡
      溧陽字畫蘇州
      海歸吳凡:激情追夢的“新溧陽人”
      華人時刊(2021年13期)2021-11-27 09:19:12
      走進溧陽忘記四季
      黃河之聲(2021年22期)2021-03-16 02:04:30
      組字畫
      考眼力
      蘇州一光
      溧陽中材重型機器有限公司
      古舊紙本字畫孳生霉斑的鑒定
      風(fēng)味美食——溧陽扎肝
      蘇州十二憶
      蘇州雜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1
      蘇州誠和的成功并非偶然
      石门县| 红河县| 广南县| 林甸县| 桦甸市| 化州市| 巴塘县| 麻城市| 自治县| 林甸县| 邓州市| 德安县| 石首市| 永顺县| 宁夏| 繁峙县| 太保市| 定结县| 四平市| 内乡县| 体育| 南京市| 合江县| 莎车县| 百色市| 陇西县| 兴宁市| 本溪市| 通榆县| 日照市| 仙居县| 大足县| 于田县| 静乐县| 洪江市| 南昌县| 长白| 湘西| 长治市| 南澳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