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芙蓉 屈澤
我國正逐步進入心血管病高發(fā)階段,心內科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已經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1],大多數心內科患者在夜間從睡眠中醒來的次數和覺醒的時間會逐漸增加,總睡眠量和睡眠的質量都是下降的,表現為睡眠時間縮短,睡眠不足;睡眠質量改變,慢波睡眠逐漸代替快波睡眠;夜間睡眠覺醒次數增加,而白天睡眠時間較前增多;出現早睡早醒的現象;對于心內科患者來說其夜間深睡眠的時間是減少的,覺醒之后再次入睡變得更加困難,將導致心內科患者在覺醒的時候出現疾病狀態(tài),睡眠障礙會使生活質量下降,嚴重的甚至會出現一系列致命性的損害,同時也會使社會醫(yī)療保健的支出增加[2]。當心內科患者在生活中承受的各種心理壓力無法得到舒緩宣泄,積聚到體內就會引起更大的不良情緒,會使機體出現適應性障礙,比如出現睡眠障礙問題。有些患者因子女不在身邊或配偶去世而獨自一人生活,長期獨自生活會使人產生孤獨感,這種不良的心理問題也會對其睡眠質量產生廣泛的負性的影響,導致患者的心理素質下降,常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產生焦慮、緊張和抑郁,甚至生悶氣,這些也會對患者睡眠質量產生負性影響,降低其睡眠質量[3]。
心內科患者的睡眠障礙問題成為了一個主要的而且是重要的研究內容。而且心內科住院患者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疾病本身及擔憂焦慮等原因易導致失眠[4]。患者往往因胸悶、憋氣而驚醒,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病情恢復[5]。正常睡眠能夠使患者儲存并恢復體力,使機體的正常機能得以維持[6]。實踐也證明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7]。本文選取我院心內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320例,探討了睡眠護理干預對心內科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以及為心內科患者的臨床護理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心內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320例,男180例,女140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58.2±6.8)歲。其中,冠心病138例,高血壓病135例,心功能不全22例,心律失常10例,風濕性心臟瓣膜病15例。所有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心內科常規(guī)護理,包括嚴密觀察患者的進食情況,避免高脂、高鹽飲食與暴飲暴食;做好便秘、壓瘡等預防護理[8]。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首先在患者入院治療時,對其進行病房的簡單介紹,使其了解新環(huán)境、認識同室的病友,并介紹相關的制度和有關的工作人員,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平時的工作中要注意與患者友善的交談,進行有效的溝通,獲取有效的信息反饋,從而把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現引起其睡眠不好的主因,幫助患者獲得一個安然入睡的平和心態(tài)。保持優(yōu)良睡眠環(huán)境:注意保持干凈整潔的病房環(huán)境;在夜間關閉室內大燈,以光線相對柔和的壁燈或者地燈為主,關閉不必要的設備或者儀器,應禁止非必要談話;可采用屏風等方式為患者提供相對私人的空間,將睡覺打鼾的患者單獨安排,為患者提供安靜的病房休息環(huán)境。合理安排睡眠時間: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訂個體化、合理化的作息時間計劃,上午應開窗通氣,調節(jié)室內光照度,同時開展相應的治療、護理、巡查等各類操作以及看電視、聊天等娛樂活動。對于睡眠質量較差的患者可在中午適當延長休息時間。催眠類藥物相關知識宣傳與普及: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各類鎮(zhèn)靜催眠藥物的服用方法、服用效果與時間、常見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并確?;颊邍栏褡襻t(yī)囑用藥,避免出現私自停藥或者改變服藥劑量的現象,為用藥安全以及藥物治療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1.3 觀察指標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估患者的干預前后的睡眠質量,PSQI總分<7分則提示患者睡眠質量良好;PSQI總分≥7分則提示患者睡眠質量相對較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兩組患者PSQI評分均發(fā)生了降低,對照組降低的幅度較低。同干預前相比,觀察組PSQI評分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兩周后,同對照組相比,PSQI評分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干預2周后觀察組PSQI評分均小于7分,表明對照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了改善(表1)。
表1 兩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1 兩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s) 單位: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
睡眠障礙是困擾心內科患者的常見問題,而長期睡眠質量低下往往會造成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及工作能力的下降,甚至還會出現焦慮和抑郁的情緒,從而影響心內科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9]。睡眠障礙還可導致患者焦慮、情緒不穩(wěn)、煩躁易怒和精神萎靡,影響了患者的康復,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10]。因此,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對于患者疾病康復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前,兩組患者PSQI均大于7分,表明兩組患者的睡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這可能是因為心血管病易反復發(fā)作;左心功能不全導致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心血管疾病常用的某些抗高血壓藥物、利尿劑、洋地黃制劑和茶堿等也可影響睡眠。通過積極的睡眠護理干預,患者的PSQI評分降低,特別是干預2周后,PSQI評分小于7分,表明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傊?,睡眠護理干預可以緩解患者的睡眠障礙,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劉蕓,董永海,李曉云,等.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睡眠障礙患病率的Meta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4,41(8):1442-1445.
[2]劉華.新疆克拉瑪依市老年人睡眠障礙調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4,30(5):586-589.
[3]KangJM,LeeJA,JangJW,etal.Factorsassociated with poor sleep quality in primary care[J].Korean Journal of Family Medicine,2013,34(2):107-114.
[4]艾曼江.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失眠癥狀的護理干預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6(16):48-50.
[5]李燕.一體化護理模式對改善心內科患者生存質量和提高治療積極性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3):8-10.
[6]吳飛.護理干預對心內科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的作用[J].中國中醫(yī)藥資訊,2010,2(34):62.
[7]夏小麗,冒云霞.個性化護理對改善心內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 (6):112-113.
[8]楊懷芹.心內科住院失眠患者護理干預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8):25.
[9]曹婭燕.住院老年糖尿病睡眠障礙患者睡眠護理干預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7.
[10]田春萍,王建玲,李玲.睡眠干預對風濕內科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 (15):1418-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