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燕
快樂紙尺蠖
準備:長條形紙片、不同粗細的吸管
玩法:
1.折疊紙尺蠖。
媽媽:寶貝,這是尺蠖,瞧瞧它是怎么走路的,我們一起用長條紙來折紙尺蠖好嗎?
媽媽:將長條紙一正一反地反復折疊后,紙尺蠖就做好了。
2.嘗試用吸管吹氣讓紙尺蠖移動起來。
媽媽:家里有各種各樣的吸管,我們找出來試試看,用吸管吹氣的方法能不能讓紙尺蠖動起來。
孩子反復嘗試用吸管對著紙尺蠖吹氣,對比觀察用粗吸管吹氣和用細吸管吹氣紙尺蠖移動的不同。
3.紙尺蠖運動會。
家長可以和孩子將紙尺蠖放在起點,一起用吸管吹氣使其移動,看看誰的紙尺蠖跑得快。
知識點
尺蠖是一種蛾的幼蟲,身子細,約有三寸長,腳生在頭部和尾部,所以行動起來,樣子就非常怪,要將長在尾部的腳,移到了齊近頭部的腳,頭部的腳再向前移去,如此反復不斷。用吸管對著紙尺蠖的折疊部位吹氣,凸起的紙片處因受外力而呈下壓方式,從而推動紙片向前移動。
相親相愛兩張紙
準備:A4紙對裁成2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
玩法:
媽媽:有一個小魔術(shù),對著兩張原本分開的紙中間吹一口氣就能夠讓兩張紙靠在一起,我們也來試試吧。
媽媽:就是這樣,對著兩張紙的中間一直吹氣。
寶寶:媽媽快看,兩張紙抱在一起了,像相親相愛的兩個人。
知識點
因為沒有吹氣時,紙的中間和外側(cè)的壓力相等,紙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當向中間吹氣時,中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增大,壓力減小。紙外側(cè)的壓力不變,紙受到向內(nèi)的壓力大于向外的壓力,便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間靠攏。
會跳舞的紙
準備:A4紙或報紙。
玩法:
1.把紙分別裁剪成小長方形紙、揉捏成紙團、剪折成紙蜻蜓三種形態(tài)。
2.嘗試把這三種形態(tài)的紙從高空讓其自由落下,觀察它們下落的路線。
3.嘗試用記錄的方式把觀察到的下落線路畫出來。
紙片是晃晃悠悠飄下來的,紙球直接一條線地落下來,紙蜻蜓打轉(zhuǎn)轉(zhuǎn)落下來。
知識點
紙球因為自身重量相對于紙片略重,且面積小,受到的空氣阻力小,表現(xiàn)為直線下落;而紙片由于面積大,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呈飄落狀;紙蜻蜓落下時由于葉片的旋轉(zhuǎn)產(chǎn)生了一些升力,從而形成旋轉(zhuǎn)飛行的狀態(tài)。
滾動的紙筒
準備:不同寬度、長度、厚度的長條形紙若干,雙面膠或膠棒。
玩法:
1.將不同的紙條兩端進行粘貼后變成紙筒。
2.將紙筒放在桌子上,輕輕向紙筒吹氣,紙筒就會自己滾動起來。
引導孩子觀察不同紙質(zhì)、不同大小的紙筒在同樣吹氣的情況下滾動速度會有什么不同。
知識點
原本靜止的紙筒由于受到吹氣帶來的外力作用而滾動前進。
快速抽動的紙
準備:硬長條紙片、玻璃杯、硬幣。
玩法:
1.觀察杯子、紙片、硬幣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猜測移動紙片后的結(jié)果。
媽媽:寶寶,猜猜看,如果媽媽把這張紙片快速移走,上面的硬幣會跟紙片一起移走,還是會掉到杯子里?
2.嘗試實踐,了解實驗結(jié)果。
媽媽:抓住紙條,水平快速地把紙條移出來。
寶寶:硬幣落在了杯子里!
知識點
將紙片快速抽走后,硬幣由于慣性的原因還停在原來的位置,所以會直接落到紙片下方的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