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曉燕(上海市長寧區(qū)婦幼保健院藥劑科) 編輯/月兒
兒童感冒用藥多采用復方制劑,因為兒童感冒往往發(fā)病急促,癥狀多樣,主要癥狀為發(fā)熱、鼻塞、流涕、咽痛、頭痛,有時還發(fā)生關節(jié)酸痛和周身不適等。此外,感冒的誘因有很多,有細菌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引起,還有患兒本身的過敏體質(zhì)引起的。
解熱鎮(zhèn)痛藥:布洛芬、對已酰氨基酚等。此類用于兒童發(fā)燒退熱。
鼻黏膜血管收縮藥:偽麻黃堿、苯丙醇胺等。此類用于減輕鼻竇、鼻腔黏膜血管充血。幫助血管收縮,解除鼻塞等癥狀。
抗組胺藥:氯雷他定、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此類藥物競爭性阻斷H1受體,減輕過敏癥狀,使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變稠,減少打噴嚏和鼻溢液,同時具有抗過敏和鎮(zhèn)靜作用。
抗病毒藥:金剛烷胺等。此類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和蛋白質(zhì),并抑制病毒從細胞中釋放。
中樞興奮性藥:主要有咖啡因等。通過收縮腦血管,緩解腦血管擴張引起的頭痛,從而加強解熱鎮(zhèn)痛藥的療效,同時能抵消抗組胺藥的嗜睡作用。
鎮(zhèn)咳藥:右美沙芬、二氧丙嗪等。
藥物劑量可以按年齡或按體重或按體表面積進行折算。
兒童的用藥劑量可以按年齡進行折算。例如:出生~1個月,其劑量為成人劑量的1/18~1/14;1~6個月,其劑量為成人劑量的1/14~1/7;6個月~1歲,其劑量為成人劑量的1/7~1/5;1~2歲,其劑量為成人劑量的1/5~1/4。2~4歲,其劑量為成人劑量的1/4~1/3。
兒童用藥劑量按體重計算公式如下:兒童劑量=成人劑量×兒童體重(kg)/ 60(成人平均體重kg)。
兒童用藥劑量按體表面積計算公式如下:兒童劑量=成人劑量×兒童體表面積 (m2)/1.7(體重70kg成人的體表面積m2)。
1.兒童用藥注意事項往往會被家長忽視,在用藥方法上,注射用藥和靜脈給藥的不良反應較多,所以首選口服。
2.服藥的時候由于患兒的接受度差,很多家長都會拿果汁、牛奶服用。有些藥物會因此產(chǎn)生化學變化,所以首選還是溫水。
3.服藥期間多喝水利于藥物吸收和排泄,可減輕藥物對兒童腎臟損害。
4.解熱鎮(zhèn)痛藥原則上一天服用不能超過四次(特殊情況除外)。在服藥時間上,由于哮喘患者常在夜間或凌晨發(fā)病,故平喘藥物建議睡前服用一次。另外,某些組胺拮抗劑會導致嗜睡作用,如氯苯那敏,故建議睡前服用。
5.抗菌藥物不是感冒藥。在明確診斷有合并細菌感染后,可在醫(yī)師指導下合理選用抗菌藥物。
6.避免重復用藥。為了讓感冒早點好,有些家長往往同時給孩子服用好幾種感冒藥,這種做法很危險。目前感冒藥種類很多,但其藥物成分大多類似,藥物作用也大同小異。
7.避免輸液。有些家長認為靜脈輸液的效果好,其實不然,靜脈輸液可能會引起交叉感染。應根據(jù)病情,選擇合理的治療方式,原則上能吃藥就不打針。
8.盡量避免使用成人藥。
總之,小兒家長應正確對待兒童合理用藥,防止濫用藥物給患兒帶來的不良反應。在明確診斷的前提下,確保安全、有效、經(jīng)濟、方便地使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