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傳釗
(淄博市中心醫(yī)院北院區(qū)神經(jīng)內(nèi)科,山東 淄博 255000 )
急性期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該病是指腦血管突然阻塞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種疾病。該病患者可出現(xiàn)語言障礙、吞咽困難、意識不清及肢體功能障礙等癥狀。目前,臨床上對該病患者主要進行溶栓、脫水、抗凝、降顱內(nèi)壓、保護腦神經(jīng)等治療。近年來,有學者指出,用通心絡膠囊對急性期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用通心絡膠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效果,筆者對淄博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82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了平行對照試驗。
將182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納入本研究。這182例患者均為淄博市中心醫(yī)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患者。其中,排除對通心絡膠囊過敏的患者,排除中途轉院或病歷資料不全的患者。將這182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91)和通心絡膠囊組(n=91)。在通心絡膠囊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43例(占47.25%),男性患者48例(占52.75%);其年齡為52~78歲,平均年齡為(64.54±3.57)歲;其中,有合并血脂異常的患者36例(占39.56%),合并高血壓的患者48例(占52.75%)。在對照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42例(占46.15%),男性患者49例(占53.85%);其年齡為50~79歲,平均年齡為(64.86±3.69)歲;其中,有合并血脂異常的患者33例(占36.26%),合并高血壓的患者46例(占50.55%)。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方法是:用甘露醇、胞二磷膽堿、阿司匹林和血塞通對其進行治療。甘露醇的用法是:用125ml的此藥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根據(jù)患者的病情每天為其注射1~3次,連續(xù)用藥3 d。胞二磷膽堿的用法是:將200~500 mg的此藥與2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濃度為5%)混合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用藥7 d[1]。阿司匹林的用法是:口服,100 mg/次,1次/d,于晚飯后服用,連續(xù)用藥7 d。血塞通的用法是:將200~400 mg的此藥與2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濃度為5%)混合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用藥7 d。另外,用降壓藥對合并有高血壓的患者進行治療,用調(diào)脂藥對合并血脂異常的患者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用通心絡膠囊對通心絡膠囊組患者進行治療。通心絡膠囊的用法是:口服,0.78 g/次,3次,連續(xù)用藥1個月。
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分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經(jīng)治療,患者的病殘程度為0級,其語言障礙、吞咽困難、意識不清及肢體功能障礙等癥狀基本消失,其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復正常。有效:經(jīng)治療,患者的病殘程度為1~3級,其語言障礙、吞咽困難、意識不清及肢體功能障礙等癥狀有所減輕,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無效:經(jīng)治療,患者的病殘程度在3級以上,其語言障礙、吞咽困難、意識不清及肢體功能障礙等癥狀未減輕,其生活自理能力未提高。用自制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患肢運動功能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其患肢的運動功能。此量表的滿分為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患肢的運動功能越好。
用SPSS25.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心絡膠囊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 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接受治療前,通心絡膠囊組患者患肢運動功能的平均評分為(32.67±2.62)分,對照組患者患肢運動功能的平均評分為(33.71±2.64)分,二者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療后,通心絡膠囊組患者患肢運動功能的平均評分為(76.31±5.96)分,對照組患者患肢運動功能的平均評分為(61.62±5.73)分,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神經(jīng)內(nèi)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目前,西醫(yī)對該病患者主要進行溶栓、脫水、抗凝、降顱內(nèi)壓、保護腦神經(jīng)等治療。中醫(yī)認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屬于“中風病”的范疇,主要是由內(nèi)虛血瘀所致,故應采用益氣活血、通絡散瘀的原則治療該病。通心絡膠囊由人參、赤芍、水蛭、蜈蚣、降香等藥物組成,具有補血益氣、化瘀活血、止痛解痙之功效[2]。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在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用通心絡膠囊對其進行輔助治療,能顯著提高其臨床療效,改善其患肢的運動功能。
[1]陳城.腦絡欣通顆粒治療缺血性中風(腦梗死)急性期氣虛血瘀證臨床研究[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5(6):125-126.
[2]馬麗虹,李可建.通心絡膠囊治療缺血性中風急性期臨床療效系統(tǒng)評價[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6,29(5):3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