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發(fā)生狹窄或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1]。病人常出現(xiàn)胸口疼痛,呼吸困難、通體冷汗,嚴重時發(fā)生休克。冠心病應及時對癥治療,疏通堵塞的血管,恢復心肌功能,若控制不好,有可能誘發(fā)其他嚴重疾病[2-3]。目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冠心病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可直接高效疏通血管。臨床應用發(fā)現(xiàn),PCI治療后心血管發(fā)生率較高,主要與血小板聚集,炎癥細胞的鏈條式反應、氧化應激等因素有關[4]。因此,PCI術后合理應用抗凝藥物是有效治療冠心病的關鍵,本研究探討他汀類藥物聯(lián)合替羅非班對PCI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診的冠心病病人142例,所有病人均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5],入院后均行PCI治療。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1例。觀察組男50例,女21例;年齡45歲~78歲(60.4歲±7.4歲);穩(wěn)定型心絞痛12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29例,急性心肌梗死30例。對照組男49例,女22例;年齡44歲~78歲(61.4歲±8.1歲);穩(wěn)定型心絞痛11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29例,急性心肌梗死31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病人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兩組病人均給予抗血小板治療,包括阿司匹林和硫酸氯吡格雷兩種藥物,阿司匹林每次300 mg,每日1次,硫酸氯吡格雷首次劑量300 mg,之后為每次75 mg,每日1次。對照組在抗血小板治療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鈣片,每次20 mg,每日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替羅非班,首劑量為0.5 mg,靜脈注射,之后改用靜脈泵給藥,速度控制0.4 μg/(kg·min)之后根據(jù)病人狀態(tài),調整速度為0.1 μg/(kg·min),維持24 h??诜幬锝o藥2周。
1.3療效判定標準①比較兩組病人治療前后心肌指標[6],包括肌鈣蛋白I(cTnI)、肌紅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敏C反應蛋白(hs-CRP)。②比較兩組病人給藥前后血管內皮功能,包括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內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等。③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價病人的生活質量[7],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健康狀況、精力、社會能力、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等8個項目,評估表由病人獨立完成,不可由家屬或者其他人代填,若身體不允許,病人口述,由專業(yè)人員填寫。④臨床療效評定標準[8],顯效:病人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心血管事件基本痊愈;有效:病人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電圖明顯恢復,心血管事件明顯好轉;無效:病人臨床癥狀加重,心電圖、心血管事件無改善或加重。
2.1兩組病人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兩組病人治療后血清指標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下降(P<0.05);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病人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病人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經過治療后,兩組病人的血管內皮功能指標均有明顯改善,其中vWF和ET-1顯著降低,NO水平明顯升高,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兩組病人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兩組病人治療后SF-36總分、生理職能、精力、社會能力、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升高(P<0.05);治療后觀察組病人的上述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2.4兩組治床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可達95.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9%(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4。
表1 兩組病人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病人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病人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增多,冠心病的發(fā)生率逐年升高,中老年病人冠心病發(fā)病率更高,發(fā)病率接近10%[9],冠心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患病后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因此治療方案的選擇十分重要[10]。癥狀較輕的病人,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即可控制癥狀,緩解病情,穩(wěn)定病人情緒。但一些年齡較大的病人,血管堵塞嚴重,情況危急,口服藥物不能治療時,需采用手術介入治療。目前,PCI已非常成熟,廣泛應用于各種血管栓塞疾病,是治療冠心病的首選手術方案。
PCI是指經心導管技術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狀動脈管腔,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治療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治療效果突出等特點。隨著臨床應用的推廣,臨床研究者發(fā)現(xiàn)PCI術中支架或球囊造成冠狀動脈內皮的再次損傷[11],導致部分病人出現(xiàn)冠狀動脈內血栓再次形成,管腔進一步狹窄,造成心肌血運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冠心病病情。因此PCI手術期間需持續(xù)給予多種抗凝藥物,防止心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生,臨床常用的有肝素類抗凝藥物、血小板抑制劑、阿司匹林等基礎藥物。 阿托伐他汀是一種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12],通過抑制HMG-CoA酶,減少肝臟內膽固醇的合成,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通過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阿托伐他汀通過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ox-LDL)、細胞基質金屬蛋白酶和C反應蛋白(CRP)等,起到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抑制血栓合成、改善內皮功能作用[13]。阿托伐他汀具有明確的降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同等劑量降脂效果優(yōu)于其他他汀類藥物。
表4 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例(%)
替羅非班是一種靜脈注射血小板抑制劑,其作用機制主要通過競爭性抑制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原的結合,使血小板的聚集過程受到阻礙,從而達到抗血小板聚集目的[14]。有研究發(fā)現(xiàn),替羅非班具有抑制活化的血小板5-羥色胺釋放,緩解血管痙攣狀態(tài),讓血管重新恢復。替羅非班具有選擇性高,半衰期短,不良反應少特點,常用于各類冠心病病人及預防血栓形成,尤其適用于不能口服藥的老年病人。行PCI手術的病人,多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從不同靶點起到降低支架內血栓形成,穩(wěn)定斑塊,維持心肌穩(wěn)定血流的作用。
本研究探討PCI術后冠心病病人采用他汀類藥物及替羅非班治療的臨床效果,與治療前比較,兩組病人血清cTnI、Mb、CK-MB及hs-CRP水平均明顯減低,且觀察組降低更明顯;經過治療,兩組病人血管內皮功能指標均有明顯改善,其中vWF和ET-1顯著降低,NO水平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改善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在生活質量評分比較中,觀察組病人的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臨床總有效率可達95.8%,顯著高于對照組78.9%。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替羅非班對PCI治療冠心病病人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可顯著降低病人體內的炎癥因子水平,提高血管內皮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臨床總有效率更高,優(yōu)于單一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1] 羅萍,孟云,王麗霞,等.普羅布考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颊呓浧す跔顒用}介入治療后左室重構的影響[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41(23):4406-4409.
[2] 王一然,鄭宇,王悅喜.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阿托伐他汀聯(lián)用曲美他嗪對腎功能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6):580-582.
[3] 黃濤,曾戀,田井強,等.瑞舒伐他汀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機制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6,45(20):2801-2803.
[4] 王強,張紅艷,胡玉霞,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術后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5,31(7):959-962.
[5] 張?zhí)m芳,齊曉勇,賈新未,等.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13):1223-1226.
[6] 張昕,李愛華,張振剛,等.阿托伐他汀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PCI術后心肌的保護作用[J].江蘇醫(yī)藥,2015,41(24):2945-2947.
[7] 申文宇.瑞舒伐他汀劑量對心絞痛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圍手術期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5,23(12):1263-1267.
[8] 何薇,石元龍,鄭成根.丹參酮ⅡA磺酸鈉聯(lián)合辛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5):393-395.
[9] 余德龍,胡立群,顧曄.不同他汀序貫治療對糖尿病患者急診PCI術后對比劑腎病的干預效應[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6(4):339-341.
[10]丁曉虎,李彩云,丁峰.依折麥布聯(lián)合瑞舒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患者血脂異常的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江蘇醫(yī)藥,2016,42(9):1042-1044.
[11]周全,黃怡,魯祖建,等.長期服用他汀的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PCI術前單次負荷劑量阿托伐他汀對心肌損傷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6,26(15):127-130.
[12]陳慧敏,許逸飛.曲美他嗪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伴血脂異常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11):966-968.
[13]徐小明,羅興迪,楊靚靚,等.阿托伐他汀鈣片聯(lián)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6,45(19):2701-2702.
[14]張一達,趙紅蓮,張學紅,等.替羅非班在60歲以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醫(yī)藥,2011,51(32):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