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放, 周康泉, 許滄粟, 胡洋洋, 周 旋, 鐘安昊
(浙江大學 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 杭州 310027)
發(fā)動機臺架實驗在動力工程專業(yè)本科生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通過發(fā)動機臺架實驗,學生能夠了解燃料對發(fā)動機工作的宏觀影響,比如動力性、排放性、經濟性以及缸內壓力變化[1],然而,卻不能深入了解燃料的具體燃燒過程。整個社會對汽車排放要求越來越高,且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因此需要尋找高效、清潔的發(fā)動機工作模式[2-3],比如汽油機缸內直噴(GDI)[4]、均質壓燃(HCCI)[5-6]等,此外,還需要了解燃料的燃燒過程。
為此,在常規(guī)動力工程專業(yè)本科教學中,在發(fā)動機臺架實驗的基礎上增設定容燃燒彈實驗,以汽油作為樣品燃料,幫助學生學習并理解燃料的燃燒過程。通過深入了解這些燃料的燃燒過程,有助于學生對燃料燃燒及其在發(fā)動機上的應用有一個新的認識。
我校動力工程專業(yè)本科生實驗教學中發(fā)動機臺架實驗設備如圖 1 所示, 主要由測試發(fā)動機、測功機和排放特性測試設備等組成。
圖1發(fā)動機實驗臺架[7]
1-油箱; 2-油耗儀; 3-北汽491Q汽油機; 4-聯(lián)軸器; 5-電渦流測功機; 6-控制臺; 7- 數(shù)據記錄與分析系統(tǒng); 8-尾氣分析儀; 9-不透光儀; 10-燃燒分析儀
在該實驗臺架上,能進行發(fā)動機的動力性、經濟性、排放特性的測試,某成品發(fā)動機全負荷的速度性能試驗數(shù)據如圖2所示,此外通過缸壓傳感器能夠得到發(fā)動機在各個曲軸轉角時刻的缸壓,如圖3所示。
圖2 491Q某成品發(fā)動機全負荷速度性能試驗數(shù)據
圖3一個發(fā)動機循環(huán)工況下的缸壓變化
上述實驗結果參數(shù)僅可得到燃料應用于發(fā)動機上的宏觀表現(xiàn),并不能清晰表明燃料燃燒過程,故應用定容燃燒彈臺架幫助學生理解燃料燃燒過程,定容燃燒彈實驗臺架主要包括定容燃燒彈、紋影成像系統(tǒng)、點火系統(tǒng)、高速攝影機、計算機、示波器等,如圖4所示。
圖4電火花點火定容燃燒彈臺架[8-9]
1-定容燃燒彈; 2-對置鉑金電極絲; 3-電流探頭(Tektronix, TCP2020); 4-電壓探頭(Tektronix, P6015A); 5-高壓線圈; 6-中心電極點火控制模塊; 7-數(shù)字存儲示波器 (Tektronix DPO2024B); 8-延時觸發(fā)器(SRS DG645); 9、10-紋影儀拋物面反射鏡; 11、12-紋影儀平面反射鏡; 13-紋影儀狹縫; 14-紋影儀成像刀口; 15-紋影儀Xenon燈; 16-高速CCD; 17-計算機
實驗具體流程如下:
(1) 實驗開始前,檢查定容燃燒彈氣密性和加熱系統(tǒng)的可靠性,具體操作為:關閉進氣門,開啟真空泵,將定容燃燒彈抽至一定真空度,然后關閉壓力表后的閥門,觀察壓力表示數(shù),2 min示數(shù)不變即認為定容燃燒彈氣密性良好。
(2) 調整電極位置和間距,并檢驗點火有效性,具體操作為:電極絲建議間距2 mm,電極絲水平放置,中心無偏移;點火前調節(jié)點火單元充電時間,一般為2 ms充電時間,觀察電極間隙中火花亮度。
(3) 沖洗定容燃燒彈彈體內腔,開啟真空泵,并打開進氣和排氣閥門,至少沖洗5 min,然后關閉真空泵;預熱定容燃燒彈,打開加熱系統(tǒng)穩(wěn)壓直流電源,調整電壓至24 V。
(4) 預熱及沖洗完成后,利用真空泵抽吸定容燃燒彈內空氣至0.5 kPa壓力,關閉排氣閥門,關閉真空泵。
(5) 注入燃料,注入之后隨即關閉進氣閥門,并靜置3~5 min同時維持實驗所需溫度,保證所加入的燃料完全氣化,然后打開進氣閥門使容彈內部達到正常大氣壓,靜置5 min至可燃混合氣分布均勻。
(6) 點火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如果3次點火不成功調整充電時間。
(7) 重復第3步直至實驗結束。
通過上述實驗,得到點火過程的電壓、電流信號和火焰?zhèn)鞑ミ^程的壓力曲線,接下來對實驗獲得的數(shù)據進行處理。
根據上述實驗過程能夠得到燃燒過程中的壓力曲線、點火瞬間的電流、火焰?zhèn)鞑ミ^程的紋影圖片。根據這些測量參數(shù)可以進一步推導出點火能量、壓力升高率和燃燒過程放熱率。
對于電火花點火的能量可根據電壓探頭和電流探頭在數(shù)字示波器中得到的點火過程中的電壓、電流變化曲線得到,計算式為[10]:
(1)
式中:u(t)是為放電過程放電電極與接地電極之間的電壓;i(t)是放電過程放電回路的電流;t是放電過程的火花持續(xù)時間。
點火系統(tǒng)提供的能量使小部分可燃混合氣溫度迅速升高被點燃,形成火核,同時初始火核具有相當?shù)膫鞑ニ俣龋鸷酸尫懦龅幕瘜W能大于向外界的散熱,不被淬熄,那么點火即成功,否則失敗[11],如圖5所示。
據上計算可得準確的點火能量,改變點火能量,可觀測到可燃混合物所需要的最小點火能量[12-13]。
成功點火的可燃混合物的火焰?zhèn)鞑ミ^程能夠被高速紋影成像系統(tǒng)記錄下來,如圖6所示。
通過數(shù)字示波器刻錄的壓力曲線可以推算出壓力升高率,壓力升高率反映了混合氣的燃燒速率和火焰?zhèn)鞑ニ俣?,壓力升高率越大,表明混合氣的燃燒速率和火焰?zhèn)鞑ニ俣仍酱骩14]。圖7所示為初始條件358 K、0.1 MPa情況下定容燃燒彈中汽油燃燒的壓力曲線。
圖7 汽油-空氣混合氣燃燒過程壓力曲線
定容燃燒彈內燃燒時放熱量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運用熱力學定律對容彈內的放熱量進行了分析,為了簡化計算汽油-空氣混合氣在不同點火方式下的放熱量,假設[15-16]:① 容彈內的混合氣為理想氣體;② 混合氣在容彈內均勻分布;③ 不考慮燃燒產物的影響;④ 不考慮容彈壁面?zhèn)鳠釗p失。
根據以上假設,容彈內混合氣燃燒的放熱量為:
(2)
式中:Q為放熱量,t為時間,V為容彈體積,p為壓力,γ為熱容比。在計算時假設γ為常數(shù)1.4。在本實驗中容彈體積是不變的,式(2)中的第二項為0,故可簡化為:
(3)
對該式進行積分即可得到混合氣燃燒時的放熱量:
(4)
由于實驗過程中,容彈體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不同當量比的混合氣放熱量快慢取決于壓力曲線。圖8所示為汽油/空氣混合氣不同當量比時凈放熱量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圖。
圖8 汽油-空氣混合氣燃燒過程放熱量曲線
在發(fā)動機臺架實驗的基礎上,利用定容燃燒彈臺架進行的燃料燃燒過程教學, 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燃料燃燒點火過程、火焰?zhèn)鞑ミ^程和燃料在發(fā)動機上的動力性、 經濟性、 排放性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在燃燒實驗中,了解點火能量對點火成功的影響,探索燃料燃燒過程對發(fā)動機性能的影響,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吳何來, 周勁松, 許滄粟, 等. 超臨界乙醇提質生物油的汽油機試驗研究[J].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5, 49(1): 136-141, 149.
[2]黃佐華, 蔣德明, 王錫斌. 內燃機燃燒研究及面臨的挑戰(zhàn)[J]. 內燃機學報, 2008, 26(S1): 101-106.
[3]王建昕, 王志. 高效清潔車用汽油機燃燒的研究進展[J]. 汽車安全與節(jié)能學報, 2010(3): 167-178.
[4]Fennell D, Herreros J, Tsolakis A. Improving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GDI) engine efficiency and emissions with hydrogen from exhaust gas fuel reform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4, 39(10): 5153-5162.
[5]Kumar P, Rehman A. Bio-diesel in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HCCI) combustion[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6, 56: 536-550.
[6]Yao M, Zheng Z, Liu H. Progress and recent trends in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HCCI) engines[J].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2009, 35(5): 398-437.
[7]馬志炎, 李孝祿, 魏建勤, 等. 汽油機燃用2,5-二甲基呋喃的試驗研究[J]. 車用發(fā)動機, 2012(1): 46-50.
[8]麻劍. 乙醇—空氣預混層流燃燒特性試驗與仿真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學, 2015.
[9]Xu C, Hu Y, Li X,etal.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study of ethanol-air premixed laminar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by laser induced spark and electric spark ignition[J]. Kore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7, 34(2): 574-579.
[10]方棟華. 液體燃料激光誘導火花點火機理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學, 2014.
[11]周龍保, 劉忠長, 高宗英. 內燃機學[M]. 3版.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10.
[12]麻劍, 嚴霽陽, 姚子澍, 等. 激光誘導火花點火和電火花點火著火過程的對比研究[J]. 內燃機工程, 2016, 37(4): 113-118.
[13]Xu C, Fang D, Luo Q,et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aser ignition and spark ignition with gasoline-air mixtures[J].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14, 64: 343-351.
[14]張志遠, 黃佐華, 王顯剛, 等. 甲醇-空氣和甲醇-空氣-稀釋氣預混層流燃燒特性[J].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9, 30(3): 517-520.
[15]Xu C, Fang D, Luo Q,etal. Characterization of gasoline combustion with laser and spark ignition[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 2015, 16(10): 830-838.
[16]Dharamshi K, Srivastava D K, Agarwal A K.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lame-kernel development of a laser ignited hydrogen-air mixture in a constant volume combustion chamb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4, 39(1): 59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