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魯俊
(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國家農(nóng)業(yè)科技園區(qū)管委會,內(nèi)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本標準規(guī)定了日光溫室番茄無公害栽培的產(chǎn)地環(huán)境、種苗質(zhì)量、定植前準備、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控、采收等技術(shù)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內(nèi)蒙古日光溫室番茄無公害種植區(qū)。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yīng)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8321.9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九)[1]
GB/T 23416.2蔬菜病蟲害安全防治技術(shù)規(guī)范第2部分:茄果類[2]
NY/T5010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 種植業(yè)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3]
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通則[4]
無公害番茄生產(chǎn)中灌溉水質(zhì)量要求和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要求按照NY/T 5010執(zhí)行。
無公害番茄生產(chǎn)中肥料使用要求按照NY/T 496執(zhí)行;農(nóng)藥使用要求按照GB/T 8321.9執(zhí)行。
以厚墻體日光溫室為主,溫室應(yīng)有保溫、通風(fēng)、透光等性能,保證在冬季不加溫的情況下,最低溫度不低于10℃;同時在放風(fēng)口處設(shè)置30目防蟲網(wǎng)。
采用穴盤基質(zhì)育苗,子葉完整,莖稈粗壯,葉片深綠,無病斑,無蟲害,節(jié)間短,株高 15~18cm,葉片 4~6片,冬春季苗齡在35~40d,夏秋季苗齡在30~35d。定植前2~3d,通過降溫、控水進行煉苗,煉苗期間,白天溫度控制在 20~24℃,夜間 10~13℃。
6.2.1高溫燜棚。高溫燜棚在夏秋季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燜棚前,用粉碎的秸稈鋪滿地塊;同時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2~3kg和7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2kg,與30kg細沙土充分混合,均勻撒在土壤表面,深翻25~30cm,灌大水(保持土壤含水量70%~80%),后用聚乙烯薄膜全面覆蓋,關(guān)閉風(fēng)口,曝曬20d左右。
6.2.2煙劑熏棚。定植前8~10d,密閉棚室,用20%異丙威煙劑和15%腐霉利煙劑熏棚12h,后進行通風(fēng)排除煙氣。
定植前2~3d,每667m2施入優(yōu)質(zhì)腐熟有機肥5000~6000kg,磷酸二銨 30~35kg,復(fù)合肥 35~40kg,過磷酸鈣 20~25kg,硫酸鉀 10kg,硫酸亞鐵 5kg,微生物菌劑(活菌數(shù)2億/g)3~5kg,進行旋耕。按大行距70~80cm,小行距 40~50cm起 15~20cm半高壟,鋪滴灌帶后,覆好地膜。
夏秋茬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定植,每667m2定植3000~3500 株,株距 30~35cm,行距 65cm;早春茬選擇晴天上午定植,每667m2定植2600~3000株,株距35~40cm,行距65cm;越冬茬在晴天上午定植,每畝定植 2300~2600 株,株距 40~45cm,行距 65cm。
定植時,用生根劑1000倍液和30%噁霉靈水劑1200倍液,按1∶1比例混合,用混合液蘸根后定植,覆土并灌足水。
6.5.1溫濕度。(1)溫度管理。定植后溫度管理見表1。(2)濕度管理。緩苗期空氣相對濕度維持在70%~80%;生長前期維持在60%~65%;生長中后期維持在55%~60%。
表1 定植后溫度管理
6.5.2點花授粉。花序達到“三開兩裂”時,在晴天上午,用濃度15~25mg/kg的2,4-D(二氯苯氧乙酸)溶液點花(噴花、蘸花);溫度較高時,可適當降低藥液濃度。配制藥液時,可加0.1%的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預(yù)防灰霉病。也可用番茄振動授粉器或雄峰進行授粉。
6.5.3水肥管理。當?shù)谝凰牍睆?~4cm時,結(jié)合澆水每667m2隨水滴灌平衡型水溶肥5kg和腐殖酸水溶肥3kg;第二、三穗果開始膨大后,追肥4~5次,每次隨水滴灌平衡型水溶肥4~5kg和高鉀型水溶肥3~5kg;進入盛果期,于晴天上午葉面噴施400~6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和500~700倍螯合鈣葉面肥。
采用單干整枝。及時打掉側(cè)枝,摘除下部老葉、黃葉、病葉。無限生長型根據(jù)栽培需要,每穗選留3~5個果形端正、大小均勻、無病蟲害的果實,待留足果穗后,在頂層果穗上部留3片葉摘心。
按照GB/T 23416.2執(zhí)行。
6.7.1物理防治。黃板誘殺白粉虱、蚜蟲、紅蜘蛛,藍板誘殺薊馬。用15cm×20cm長方形粘蟲黃板、藍板,掛在高出植株頂部的行間,每667m2懸掛40~60塊。
6.7.2藥劑防治病害。(1)早疫病。用65%抗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 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以上藥劑交替使用,發(fā)病期3~4d噴施一次。(2)晚疫病。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噴霧,藥后短時間悶棚升溫抑菌,效果更好。(3)灰霉病。a.煙熏法,用10%腐霉利煙劑,每667m2用量200~300g,均勻分放4~6處,傍晚點燃閉棚過夜,7d熏一次,連熏3~4次;b.用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或50%農(nóng)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劑100倍液噴霧,5~7d噴一次,視病情連噴2次~3次。(4)葉霉病。a.煙熏法,用45%百菌清煙霧劑,每667m2用量110~180g,均勻分放4~6處,傍晚點燃閉棚過夜,7d熏一次,連熏 3~4次;b.采用47%加瑞農(nóng)可濕粉劑8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劑200倍液噴霧,7d噴藥一次,連續(xù)噴藥2~3次。(5)青枯病。于發(fā)病初期用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灌根,每株300ml,10d灌一次,連灌2~3次。(6)潰瘍病。噴灑14%絡(luò)氨銅水劑3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7d噴一次,連續(xù)噴藥2~3次。(7)病毒病。防治蚜蟲,采用3%啶蟲脒乳油1000~125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
定植后兩周、初花期、盛花期噴5%鹽酸嗎啉胍可溶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于發(fā)病初期用0.5%抗毒劑水劑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7~10d噴一次,連噴3~5次。
6.7.3藥劑防治害蟲。a.煙熏法,用15%異丙威煙劑,每667m2用量 500~600g,均勻分放 4~6處,傍晚點燃閉棚過夜,7d熏一次,連熏3~4次;b.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
番茄果實轉(zhuǎn)色均勻后及時采收,采摘前7~10d不得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