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平
摘 要:語文作為藝術性和情感色彩豐富的學科,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對學生情感的引導和關注,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情感觀念的培養(yǎng),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提高審美情趣,促進學生的情感成長,而且可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更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情感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策略
情感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從學生的情感入手,以積極的情感來感染學生,盡可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引導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來進行語文學習,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標。初中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準確地把握課文中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特有的情感功能,將作者的情感準確地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的感情,達到三者的統(tǒng)一。使語文課堂充滿情感因素,綻放情感光彩。筆者結合情感教學的實踐,談談在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喚起的,所以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一定的情感氛圍,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只有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情感環(huán)境中,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更好地體驗作者的情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課文中作者表達的情感,并與作者產生共鳴,達到情感教學的目的。
如在教學《沁園春·雪》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課文中表現(xiàn)的氣勢磅礴、感情奔放情感,筆者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北國雪景的錄像,讓學生通過視覺感受遼闊壯美的北國大地,進而結合詞句來感受作者豪邁的情懷。最終真正進入作者描述的意境中。這樣學生通過視覺來感受作者的情懷,進而產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與作者產生共鳴,達到情感教學的目的。
二、情感教學要與生活中的情感相結合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學生通過在課堂上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感,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觀念,并以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來對待生活。要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必須以生活為契機,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感相結合,引導學生憑借生活情感來進行課文中的思想感悟。如在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時,筆者首先給學生創(chuàng)建了一個生活中的情境:你在生活中遇到過什么困難,在解決困難過程中是怎么一步步進行的?這樣再聯(lián)系課文“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引導學生感受課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的思維和情感,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感悟。
三、真情誦讀作品,誘發(fā)情感體驗
一個好的作品都會有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首先要將學生帶入作者所刻畫的意境中,然而真情誦讀作品無疑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介紹一下課文的情感基調,然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課文的朗讀。在朗讀過程中語調根據(jù)情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時而抑揚頓挫,時而澎湃激越??梢詭椭鷮W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如在教學《沁園春·雪》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作者那種豪邁的情懷,然后引導學生用豪邁的語氣來閱讀。又如在教學《出師表》一課時,筆者引導學生用誠懇的語氣,盡量讀出真誠,讀出掏心掏肺的感覺,特別是讀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句時,一定要表現(xiàn)出作者那種忠心報國,用心良苦的感情來。這樣,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過程中,對課文思想感情的把握會更加準確,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品詞析句,深化情感
在許多優(yōu)秀的文章中,作者會用一些詞語或語句來突出主要情感,從而簡潔明快地表現(xiàn)出中心思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抓住這個特點來展開情感教學,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文本中的重點詞語和中心語句,借助生動的詞匯和精妙的語句來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學生與作者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情感學習,從而深化情感。
如在教學《鄉(xiāng)愁》一課時,作者在文中將鄉(xiāng)愁比作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將鄉(xiāng)愁這種無形的東西形象化,從而完美地表現(xiàn)出對祖國的思念之情。這時,筆者引導學生對這幾個詞進行分析,向學生提出問題: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幾個詞怎么表現(xiàn)出作者的情感的?學生通過分析和思考紛紛表達看法。這樣通過引導學生分析重點詞匯和語句來體會作者的情感,會使學生更深刻而準確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感,進而更好地開展情感教育,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向學生進行情感滲透,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靜芬.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文學教育,2010(1).
[2]戴少丹.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吉林教育,2008(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