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華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體現(xiàn)出教學的總體目標,完成教學計劃,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考慮到整個課堂教學是否呈現(xiàn)了高效化的狀態(tài),是否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語文學科教學在課堂之內(nèi)所實現(xiàn)的教育目標是有限的,學生往往只能在知識技能和情感方面,獲得相應的注意,而將這些知識具體應用到生活實際中的能力,還需要實踐教學來輔助完成。因此實踐教學,對于語文的學習來說,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是讓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真正提高和落地的重要保障。所以在接下來的內(nèi)容中,筆者將主要圍繞推進初中語文實驗教學的相關問題,展開自己的幾點論述。
涉及到方方面面,可利用的課程資源非常豐富,教師與學生、課內(nèi)與課外、學校、家庭與社會、書本報刊與影視傳媒、網(wǎng)絡世界……學生的語文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反復歷練,經(jīng)常運用,才能逐漸形成。我的做法是:
(1)觀賞借鑒法。教師平時引導學生收看“早間新聞”、“科技博覽”、雙休日、節(jié)假日收看“電視詩歌散文、開心辭典、大專辯論會”等電視精品欄目,開闊學生眼界,培養(yǎng)他們朗讀、說話、交談、辯駁方面的技巧和能力。
(2)做寫結合法。教師設計好實踐活動的專題或主題,先引導和激發(fā)學生動手動腦去做某件事,然后再寫作文,這樣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做等方面的能力。在具體操作時,教師應針對學情,有所為有所不為,凡是適合學情通過克服困難能做到做好的就認真去做,凡是連基本條件都不具備的,就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更換內(nèi)容。
(3)角色扮演法。教師利用朗誦會、故事會、辯論會、讀書交流會、詩詞欣賞會、主題班會、課本劇表演等形式,重點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課堂40分鐘是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主陣地,教師要在吃透教材和學情的基礎上,針對每一篇不同的文章,巧妙設計和安排語文聽說讀寫訓練,力爭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參與活動。
通過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教師就要有意識的將教學的重點,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對象放在,提高學生將語文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能力。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獲得綜合的發(fā)展,也能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可以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例如很多學生語文,水平差,也導致他們在數(shù)學等學科當中,因為閱讀理解水平的限制而無法獲得長足的進步。
綜合性學習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課堂,不拘泥于教材,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重視綜合性學習是增強語文教學吸引力的重要途徑。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放開手腳,相信學生,給他們自由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實踐證明,讓他們自己分工、收集材料、編寫材料、主持活動,他們往往會給教師一個驚喜。如:“探索月球奧秘”,其目標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天文、地理等學科內(nèi)容,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可以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但應當注意,教師應努力指導學生在月亮文化上開展一系列學習活動,如搜集帶“月”的成語、有關“月”的古詩詞、故事等。通過這次學習活動,一方面培養(yǎng)收集、篩選和整理資料的能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科學奧秘的精神。這樣就自然兼顧了知識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其綜合性目標的實現(xiàn)就不言而喻。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風格,認知風格等方面都會存在一些差異,所以,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要重視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并且,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內(nèi)外獲得更大的進步和提高。又如在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的組建時,讓學生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或特長,自主加入,分別指導,不搞一刀切。這樣,學生才有積極性,才有熱情去參與活動。字寫得好的,推薦到校級板報組,普通話說得好的,推薦到學校廣播室當播音員,有一定組織才干的,每次校級文娛活動時讓其出任主持人,作文寫得好的,讓其大膽向書刊報投稿。
此外,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還要協(xié)調(diào)各種關系,爭取各方面的配合,如校共青團組織,學生家庭方面,社會方面。諸方面均要積極爭取,力求配合。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定期的復習,經(jīng)常通過復習課程,幫助學生更好的去理解已經(jīng)學過的基礎知識和理論,這樣,通過及時的復習和應用,學生才能真正的將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的一部分,而且很多知識可以轉化成技能。所以,在語文課堂上,我們可以通過綜合實踐的活動,來更加有效的開展復習課程。例如我們在學習到陶淵明的文章,是為了讓學生們對這篇文章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教師可以提前組織學生們進行一些資料查找的實踐活動,在課堂上將這些,已經(jīng)查找到的信息綜合到一起。讓學生們對陶文中的成語、名句進行搜集整理并進行賞析。還可以組織陶文朗讀競賽,并組織寫了《陶淵明生活志趣的成因》、《我看陶潛生活理想》、《桃花源記》與《天上的街市》等研究性小論文。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張揚了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具有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快樂,形成了完整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了多方面的能力。所以,這樣的活動要積極舉行,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遺余力。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需要教師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尤其要通過社會實踐的活動,將課堂上所學到的基礎的理論知識,真正變成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這對于學生將來的繼續(xù)求學和工作生活都是非常必要的,我們的語文教學要充分的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這樣才最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