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兩千年前先秦孔子《論語·述而》中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币馑际恰安坏剿ο肱靼锥坏妹靼椎某潭炔灰ラ_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fā)他。如果教給他一個角,他卻不能以此來說明另外三個角,就不再教他了?!笨梢娭潦ブ琴t的孔夫子教學也講求教學的有效。那么如何實現(xiàn)教學的高效,改變教師苦于教,學生困于學的現(xiàn)狀,實現(xiàn)教學的華麗轉身呢?
熟悉課本,鉆研教材,閱讀教綱是高效教學的前提條件,也是每位教師的必備素質。但僅僅熟悉教材是不夠的,還要掌握教材結構和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這樣才能駕馭教材,在教學中明確教學生什么。一位思想家曾經說過:“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由各自最初的學習方向造成的。”教師明晰的教學目標才能保障學生有的放矢。有選擇的學習,才能充分高效的利用時間,真正懂得時間珍貴的人是不會把什么都往大腦里塞。
教師要利用教材樹起學科的知識樹。學科教學有層次性,也有系統(tǒng)性。教學時可以將不同階段的學習內容用不同標準歸類,將相同相近相反的知識梳理歸納。只有熟悉教材的知識結構,才能做到觸類旁通。
葉圣陶所說的“教材無非是例子?!弊屛覀兛吹秸Z文學科的特殊性,植根于課本,又不囿于課本。語文的內涵是人文思想關懷,外延是社會生活體驗??鬃又鲝垺安W于文”,提倡多讀多聞多見,就是要廣泛閱讀,深入社會,在課本中得到的間接經驗在生活中能很好的印證。還可以多開發(fā)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鄉(xiāng)土教材,拉近語文和生活的距離。
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多樣性和教學交流渠道的便捷性,讓我們看到一堂課可以有很多種教學策略和設計,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苯虒W方法和設計得當才能取得預設的效果。教要為學服務。課堂是開放的,教學組織方式可以多樣:小組討論,代表演講,社會調查,個案采訪等等;教學方法可以靈活設計:討論法,朗讀法,實驗法,問答法等等;教學程序可以花樣翻新:先討論后實驗,先實驗后交流,先體會后觀察,先觀察后體驗,先設想后實踐,先實踐后暢想等等。
課堂教學要有針對性。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階段要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哪些可以不需教就可以完成,做到以學定教,學生需要學什么,教師就需要教什么。所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學習中有的問題需要教師引導,那么教師要指導學生獨立思考,注重方法引導,教師不能越俎代庖,沒有思想碰撞的課堂是沒有生成性的課堂,教出的學生千人一面,沒有創(chuàng)新思維。設計合理有效的課堂練習,很多教師被冗雜的作業(yè)所累,學生要減負,學習成績要提高,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呢?及時,精簡,循環(huán)。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后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后,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則。有效的教學依賴于及時的復習鞏固。記憶與重復鞏固的次數(shù)也有關聯(lián),研究表明新知識重復三次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教學的語言要豐富,或溫文而談,如沐春風;或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或言簡意賅,富含哲理;或風趣詼諧,睿智聰慧;或抑揚頓挫,激情澎湃。風格迥異但豐富了課堂,蓬勃了學生的想象力,成為許多優(yōu)秀教師不可替代的人格魅力。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精心設計的語言能將生疏的道理變得淺顯,將陌生的現(xiàn)象再現(xiàn)腦海,將動人的情感流入心田。
葉圣陶先生說:“教任何一門課程,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能進入這一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教法與學法相互促進,但教不能代替學。學生的學重在參與和體驗,往往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教師要讓他們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
“學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睂W會學習是前提。首先明確學的目的。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習的意識也在增強,為什么學?成為很多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樹立明確的高尚的學習目標,學習才有強大的動力。其次興趣和自信心的培養(yǎng)。通過名人傳記,優(yōu)秀人物故事,勵志小故事,教師給學生多點幾盞精神明燈,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鼓勵和同伴的認可也是學生前進的助推器。樹立學習的信心,持之以恒,必能有所建樹。最后,學習方法要多樣,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朗讀方法,應試方法,記憶方法,預習聽課復習等。如記憶方法有列表記憶法,口訣記憶法,諧音記憶法,分段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重復記憶法等等。教師總結學習方法技巧的同時,指導學生自己進行學法的總結和交流。最后要鍛煉意志。“行百步半九十”成功路上功虧一簣者屢見不鮮。學習也是如此,現(xiàn)在生活條件優(yōu)越,如何鍛煉意志?在運動中磨練,在競爭中堅持,在失敗中總結。沒有人天生是強者,只有在不斷的跌倒后爬起來,才能走的更遠。
要以課本課堂學生為支點,向教材教學學法要效率。正如阿基米德所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在教學中尋找支點,我們也能實現(xiàn)課堂高效的華麗轉身,讓課本變成學本,讓師長變?yōu)閷W長,讓教室變?yōu)閷W室。
[1]《孔子的智慧》林語堂著
[2]《如何成為高效能教師》黃紹裘著
[3]《學孔子當老師的智慧》高敏著
[4]《好學生好學法》魏書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