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偉
福州天添有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7
鮮花的采摘應從茉莉花蕾是否成熟、潔白、無病害的特征進行判斷,為了最大限度保留鮮花的功效,建議在晴朗天氣、下午3、4點左右進行采摘。在將鮮花材料運輸至制茶廠,為避免鮮花受到擠壓或發(fā)熱變質(zhì),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通風、溫度適中的陰涼處堆放茉莉鮮花,同時根據(jù)依據(jù)堆放的溫度靈活調(diào)節(jié);1.2按照制茶廠當時的溫度,充分利用鮮花攤涼散熱和堆積保溫,在必要時間充分翻動,使鮮花開放時間保持一致;3、養(yǎng)花溫度建議控制在35-40℃,同時鮮花的堆放溫度不宜超過18厘米,每30分鐘進行一次通花;4、待鮮花的90%都呈現(xiàn)開放或半開放狀態(tài)時,再進行篩花處理,主要是去除不完全開放花蕾,在復火后與綠茶一起窨制[1]。
首先是鮮花處理,將茉莉鮮花與茶坯對方在竹筐進行窨制,在這過程實時記錄堆放溫度和存放環(huán)境溫度,在堆溫超過40℃時需為其通花,每次窨制都要均勻翻拌一到兩次。當一窨(12小時后)完成,再篩除茉莉花瓣。文章主要針對一窨、二窨、三窨在常規(guī)花量下,對窨制工藝進行分析。
一窨采用80攝氏度的熱風進行復火,要確保茶坯含水率在6-7%之間,在完成提花(7小時后)使得含水率能夠在8-9%之間。二窨(12小時后)和三窨(二窨完成12小時后)篩除茉莉花瓣,同樣采用80℃的熱風復火,復火茶坯含水率與提花含水率的控制比例與一窨一致。
在三次窨制試驗中,三個不同窨次的烘青,所得的香氣濃度指數(shù)(乙酸苯甲酯、芳樟醇)和香氣容量如表1所示。
表1 常規(guī)花量下不同窨次香氣濃度與香氣總量
根據(jù)表1所示,三次窨制工藝中,從香氣濃度、香氣總量以及下花量等因素綜合來看,二窨的工藝能夠獲得較好的表現(xiàn),并且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得知加多窨次并不會提升香氣濃度,因此二窨比一窨、三窨的工藝成效更好,同時二窨比三窨更加節(jié)省時間和復火成本。在保證茉莉花茶成品花香的前提下,建議減少茉莉花茶窨次和在窨時間,
傳統(tǒng)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流程:1、在茶坯復火完成后利用2天的時間進行冷卻與茉莉花拼和;2、一窨利用1天的時間然后烘干,冷卻時間為2天;2、再進行三個窨次的操作,二窨、三窨、四窨烘干冷卻時間與一窨一致;3、上述環(huán)節(jié)完成后起花,利用1天的時間提花,然后再均勻堆放,制作成品茶。窨制工藝全程需要15天。
改進傳統(tǒng)窨制工藝,主要在前三個窨次采用連窨工藝,一、二窨先不進行烘干、冷卻處理,因此改進后的窨次工藝全程只需要11天就可完成,比傳統(tǒng)工藝節(jié)省了4天的時間,同時降低了在一、二窨的烘干和冷卻成本。
在改進工藝下,茶坯復火環(huán)節(jié)的溫度要達到105℃左右,其含水率控制在6.5%,復火完成后進行勻堆、自然冷卻。
改進工藝下的窨花環(huán)節(jié),建議在晚上9點進行茶坯與茉莉花拼和,堆溫控制在33-38℃,具體流程有以下幾點:1、第一次窨花,配花量、含水率分別在27%、6-6.5%,在茶坯與茉莉花拼和后,利用7個小時的時間進行通花,再勻堆,利用6個小時進行篩花。2、第二次窨花,配花量、含水率分別在19%、11-12%,在茶、花拼和后勻堆,利用8個小時進行通花處理,然后勻堆,再利用4個小時篩花。3、第三次窨花,配花量、含水率分別在12%、15-16%,茶、花勻堆放后9個小時的通花后勻堆,再2個小時篩花。4、上述環(huán)節(jié)完成后進行復火干燥處理,此環(huán)節(jié)是增強制作材料的吸香能力,烘干溫度控制在120-125℃之間,時間為8至10分鐘,然后在使用吹風機進行攤涼,再進行30分鐘的自然冷卻后,再裝入專門的窨花茶袋(2天)。5、第四次窨花,配花量、含水率分別在36%、6-6.5%,操作流程與前三次窨花一致,通花、篩花時間分別是8小時、3小時。6、第四次窨花完成后,進行復火烘干,溫度控制在120℃左右,在烘干其含水率至6%左右后,進行攤涼處理,利用2天的時間自然冷卻,然后使用篩花機將茶坯與茉莉花分離。7、最后是提花環(huán)節(jié),采用6%的鮮花與起花茶葉進行拌和、堆窨處理,在堆窨溫度、水分達到38℃、8.3%左右時,再進一步篩花處理。
首先要避免制作原料受到擠壓和暴曬,在窨制前先將茉莉花瓣中的雜物(靑蕾、病蟲等)剔除。其次在窨制環(huán)節(jié)進行吐香處理時,溫度達到38-42℃,則需要及時翻動茶、花,避免堆溫過高影響茉莉花接觸空氣。在一窨后,含水率要控制在14-15%之間,起花后及時通涼。再次,在有效控制含水率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干燥時間,避免香氣濃度降低。最后,要保證起花干凈,即在茉莉花茶最后窨制階段,不允許成品中殘留花渣,同時要避免剔除花渣的過程中將茶葉也剔除出去。
綜合上述,根據(jù)常規(guī)花量下不同窨次的試驗結(jié)果分析,一、二、三窨次中,二窨能夠保證較高的香氣濃度和相對次數(shù)少的加工時間,是三個窨次中經(jīng)濟效益最高的工藝。同時,本文針對傳統(tǒng)窨制工藝進行流程方面的改進,省去一、二窨的烘干、冷卻環(huán)節(jié),在不影響茉莉花茶成品質(zhì)量的前提下,降低了花茶加工時間,為企業(yè)實現(xiàn)更高的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