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飛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已經(jīng)沒有辦法滿足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探索和改革,而師生關系是現(xiàn)代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比較大的沖突點。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需要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探索和改革,構建現(xiàn)代新型師生關系。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教師的教學語言和行為要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和學習積極性為主,在教學過程不能出現(xiàn)諷刺、挖苦、謾罵和體罰等污辱學生的行為。只有懂得尊重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因為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身心特點不同;而處于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個性有不盡相同;在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不可避免地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而且他們行為難免會出現(xiàn)幼稚或者不可預計的情況。作為教師必須理解學生,特別是要加深對成績差生的理解,理解是溝通關系的橋梁。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實施者和實際掌控者,落實素質教育需要一直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要求教師具備高超的教學藝術,它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在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氣氛的諸因素中,教師首先應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應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同時,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態(tài)度、語言和技巧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此時,教師也不需擔心教學效果如何。
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即有魅力的教師。語文教師要將學生帶入美妙的文學殿堂,最重要的還得用語文的真正學識去感染學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師滿腹經(jīng)綸,才氣橫溢,授課時,或宏論滔滔,妙語連珠,或精點略評,字字珠璣,讓學生如飲甘醇,定會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而言,教師的授課語言要有繪聲繪色的形象性,表情達意的準確性,辭約意豐的簡明性,和諧悅耳的音樂性,嚴密準確的邏輯性,教師用這種語言描景狀物,述說人事,說明特征,品味詩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文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對典范的名篇佳作記憶成誦,而且應形成自己鉆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給學生以藝術熏陶與美的享受,真正成為學生求知與做人的良師益友。語文教師出色的藝術審美能力與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課堂氣氛,使課堂充滿朝氣與生機,因為學生在教師的引領與點撥下,能夠從教材的字里行間發(fā)現(xiàn)各種靜態(tài)美、動態(tài)美、形態(tài)美、色澤美、韻律美,能夠用自己的心靈感受到教材橫生的情趣。不僅如此,教師匠心獨運的板書設計也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從而激發(fā)起學習語文的興趣,煥發(fā)出語文課堂的活力。
師生互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利于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互動的方式有很多,但由于長久以來學生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得到極大的壓制,所以調動起互動是所有教師首先需要考慮的。教師往往通過提問的方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同事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是如果我們總是用命令式的語氣進行生硬的提問,或對學生的提問作出生硬、相暴的回答,教師就顯得缺乏親和力,學生在情感上就會與教師拉開距離,表現(xiàn)出一味地從眾與退縮的狀態(tài),他們多半會以模式化或機械化的方式來服從與迎合教師的“指令”或“命令”。在這種課堂氛圍下,交際能力、語文素養(yǎng)是無法形成的,更不用說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了。
因此,教師提出問題時要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體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殷切期待。例如問:“這個問題你是怎樣理解的?你有什么看法?”其聲調表情都要像日常問話,而不應是審問。學生回答時,教師可適時運用鼓勵性語言(如:“你的回答很漂亮?!薄澳愕拇鸢负苡袉l(fā)性?!保┗蜻m時地插話,進行圓場和啟發(fā)。例如:“你是不是這樣的意思?”“可不可以從這個方面去理解?”教師這樣的插話是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減輕被問學生的緊張感。教師提問的技巧在于保證學生能夠回答(盡情講出自己心中所想)并樂于回答。當學生提出問題或發(fā)表意見時,教師的應答應根據(jù)班級情況、靈活多樣、并具有交際表率作用。另外,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或坐或站,教師大可不必統(tǒng)一要求,一切以能讓學生放松心情、消除緊張感為好。
課堂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勵性評價可以激活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教師通過評價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恰當?shù)剡\用教學策略,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激勵性評價基于一定的培養(yǎng)目標,其根本目的和核心是關注學生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評,讓帶有激勵色彩的評價成為學生向上攀登的階梯;在學習過程中,注重評價學生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還要關注學生在評價中的作用,讓評價成為他們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舞臺,這樣,激勵性評價才會成為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鍵。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贊賞學生,營造輕松濃郁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在課堂上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擯棄以往把語文課堂變成教師居高臨下向學生施舍知識的場所,擯棄家長制、霸道者的教風,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去真誠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坝H 其師,信其道?!睂W生才能喜歡語文,學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