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國
生物實驗教學是集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理學、組織結構學等生物科學領域的一門科學,對生物學教學有積極的指引作用。探究性實驗教學是生物實驗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模式,對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以及生物知識系統(tǒng)化形成都具有很深遠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意義。
《生物課程標準》中指出“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近年來高考中也加大了對探究性實驗的考察力度,在日常教學中更應注重探究性實驗的教學,以探究性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深入學習,加深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另外,生物探究性實驗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靈活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夠明顯提高課堂效率。探究性實驗能夠引導學生深入觀察生物現(xiàn)象,提出能夠合理解釋現(xiàn)象的假說,并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幫助學生增強對課本基礎生物知識的理解能力。
中學生物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充分掌握生物抽象性和現(xiàn)象性方面的知識。第一,在實踐教學中由于學生缺乏基礎性知識,學生難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面對復雜的知識體系難以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則很不利于教師有效開展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二,實驗設計對于很多學生也是難以下手,實驗實施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讓學生獨自得出相應的實驗結論更是成為實驗教學難點。第三,班級中學生的知識水平是有差異的,對于知識水平低的學生難以獨立完成實驗;而知識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獨立完成實驗過程,但兩者之間的互相交流學習卻難以實施,在實踐教學中使得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提高。
1.組織學生多開展生物探究性實驗和課外探究性活動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又要擴大課外教學的途徑。生物是一門自然實驗學科,在常規(guī)教學中要多接觸自然環(huán)境,在實踐中汲取生物知識,感知生物現(xiàn)象。在假期或休息日,學生可以通過調(diào)查、走訪、采集數(shù)據(jù)、分析現(xiàn)象等,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記憶課本基礎知識。另外,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自己的想法,倡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真正實現(xiàn)生物實驗教學的探究性,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相關技術指導,讓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過程,實驗結束后,學生自己書寫實驗材料、原理、步驟、結果和結論,最后教師組織全體學生進行交流分享。
2.有效拓展教材中的創(chuàng)新性實驗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常規(guī)教學中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至關重要的。拓展創(chuàng)新性實驗是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首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深入研究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既與新課標的要求相吻合,更適應當前高考改革的教學方向。其次,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設實驗情景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而且能讓學生直觀的感受生物知識。在特定的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模式中,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和求知好奇心,教師可以對傳統(tǒng)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進行創(chuàng)新,完善課本中生物實驗教學體系,有效拓展教材中出現(xiàn)的創(chuàng)新性實驗。
3.提高生物教師的實驗教學水平 對于高中生物教師而言,要想大幅提高學生高考中生物成績,必須提高自身的生物教學水平和充實自身的相關生物知識。教育部門和學校也要定期舉辦生物教師實驗教學的培訓學習,為教師之間提供更多的交流學習機會,同時要提供生物實驗教學的材料和相關實驗器材,保障生物實驗的順利開展。此外,教師自身要不斷加大對生物探究性實驗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能夠有效解決實驗中出現(xiàn)的各種突發(fā)問題,保證實驗能夠順利進行并取得預期的實驗效果。
[1]陳玉蘭.淺議探究性學習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2(30)
[2]周克豐.淺議中學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36).
[3]孫婷婷.新課程下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策略研究.教師,2011.
[4]劉智宇.新課改理念下的生物實驗的重要性.教育教學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