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乾
引言: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人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的高速發(fā)展期,計算機網絡技術不僅僅帶給了人們日新月異的生活體驗,更是在各行各業(yè)革命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信息技術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多,因此,在高中階段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
1.內容的綜合性與發(fā)展性 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其實反而會涉及到更多的基礎性學科,包含著很多領域的專業(yè)知識或者技能,通過弱化這些學科之間的界限,將各門學科進行融合,互相滲透,從而進行有效的學科整合。另外,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迅速,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不斷更新自己信息技術的專業(yè)知識,才能適應該門學科發(fā)展的教學要求。
2.學科的實踐性與操作性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科學類學科,很大一部分的教學內容需要進行實際操作,但是在操作之前必須掌握扎實的學科理論知識,才能進行有效實踐。如何合理科學的將內容傳輸給學生,并讓他們在這些過程當中學會操作是現(xiàn)在信息技術教師的一大重任。
3.教學過程的合作性與自主性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高超的科學素養(yǎng)的學科,它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協(xié)作能力自己自主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能力。這種協(xié)作能力指的是,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常常會有小組合作操作的教學形式,學生之間應該團結合作,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務和挑戰(zhàn);但是在合作當中不能失去自我的自主性,也就是不斷創(chuàng)新,能夠在教學實驗當中有些自己的想法,并大膽嘗試。
1.學習缺乏自主性,認識不正確 很多高中生認為高中階段的第一要務就是高考,不僅老師,學生家長也都把目光放在高考的那些科目上,重點強調語數(shù)英,弱化像信息技術這樣的學科,因此對之不加以好好學習,認為信息技術的學習就是為了上網打游戲,聊天之類的,由此不好好加以利用,如此這般的學習態(tài)度,反而讓家長老師認為信息技術學科對學生百害而無一利。另外,很多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主性,介于信息技術是一門經常要求小組合作的學科,很多同學就在小組內渾水摸魚,不僅不利于自己的學習,阻礙了個性發(fā)展,這種缺乏競爭性的合作模式也不利于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提高。
2.教學內容過于局限 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不一樣,不是多年就一個版本,也不像語文學科那樣,歷史怎么寫的就是怎樣的。因為時代在進步,我們的科學技術正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中,很多教材上的內容還來不及更新?lián)Q代。但是很多教師仍然以課本為主,對學生進行固化知識的教學,這樣,不僅老師,學生的思想就會被老套的信息技術侵蝕,接觸不到不斷發(fā)展的信息技術,達不到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1.堅持目標導向的信息技術教學觀念 想要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效率,建立高效信息技術課堂,那么首先就必須要堅持目標導向教學理念。由此,為了充分實行這一教學理念,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老師需要不斷的針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分析自己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是否有堅持以目標為導向,教學的目的是否都是為了讓高中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計算機知識,另外為了幫助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老師更好的堅持目標導向的信息技術教學理念,學校應該定期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老師進行培訓,讓老師們明確目標導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愿意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用目標導向教學方法。
2.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達到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的,因此,教師必須將現(xiàn)如今的教學方法進行綜合性的整合,多元化的創(chuàng)新,個性化的設置,以此來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標。例如,在上實踐課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在最開始設置一個目標,完成最初始的目標導向,其次,可以在程序編寫過程中,通過小組討論,團隊協(xié)作的形式來達到目標,最后,我們要利用反思評價的形式,來對學生評價。以此種應用多種教學方法的新教學模式來教學,一方面,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加強團隊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其學與思為主,教師引導為輔,達到教師理想的教學效果,也便于完成之前既定的教學目標。
3.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要積極將學生從被動接受的角色轉化成主動學習的角色,化客體成主體,提高他們的參與度的同時,還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在理論講解的時候,可以有范圍的使學生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畢竟信息技術就是創(chuàng)新的產物,引導他們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也有利于老師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從而,在課后的學習中除了應試課程,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信息技術,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充分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
4.建立完備的評價體系 不僅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學校也應該不斷更新教學教材和設備,并且建立起完善的評估體系,針對整個教學過程做出一個合理的評價,以促進教學目標的良好實現(xiàn)。首先要重點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以及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操作的能力,對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進行評估,給予相應的成績,這不僅能夠適當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從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利用目標導向發(fā)進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完善教學工作。
結束語:目前我們處于一個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時代,社會對于高水平的信息技術人才做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作為培育優(yōu)秀人才的先行地,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應該積極地改善教學方法,堅持應用目標導向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老師應該堅持目標導向的教學觀念,并綜合利用多種優(yōu)秀教學方法,堅定教學的目標,從而有效推動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工作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