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嬌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閱讀能力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學生閱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其語文知識掌握及理解吸收的多與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閱讀的重要性,不管是在課內(nèi)還是課外都要積極開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活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具體途徑;課外閱讀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做好閱讀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都非常清楚,閱讀一般是由課堂內(nèi)的教材閱讀和課外的學生自主閱讀兩大部分構成的。不管是課內(nèi)閱讀還是課外閱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閱讀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認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都說“開卷有益”,學生只有大量讀書,才能收獲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不管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還是課外閱讀數(shù)書中推薦的文章、書籍,都是專家們精挑細選、認真甄別之后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每一篇作品都包含著豐富的、細膩的情感、或者是包含著先進的科學技術。不管是閱讀哪些方面的文章、書籍,都可以讓學生看到深邃的歷史或者是日新月異的現(xiàn)實,潛移默化地受到文學作品的影響,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閱讀可以讓學生看到語文的魅力,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讀好書就好似和智者同行,通過閱讀,學生能明白很多道理,學到很多知識。大量的閱讀,可以在豐盈學生文學修養(yǎng)的同時,讓學生看到語文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對語文課程的熱愛。當然,小學生的閱讀可不是隨性而為的,它需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和需要,探尋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和途徑,然后按照制定學習計劃、進行閱讀活動、進行閱讀思考和進行閱讀交流等步驟一步步地完成。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就逐漸培養(yǎng)起來,成為學生學習的自覺行為?!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和寫作往往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講的就是多讀書,才能寫出好的文章。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名言佳句,可以學習名家謀篇布局的方式,并把學到的方法和佳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閱讀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們再一一贅述,那么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應該通過哪些途徑來促進學生閱讀呢?
一、更新閱讀理念,拓寬閱讀范圍。
一切教育都是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歸宿的,閱讀也是如此?;诖?,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不僅要考慮教育目標和課程標準,更要關注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和性格特點,時時處處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同時,語文教師還要為學生營造自由溫馨的閱讀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平等交流的空間和平臺,引領學生在自我認知的前提下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探討讀書的方法和感受,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因為學生的閱讀往往是從課文開始的。所以,語文教師要在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基礎上,將教材中的課文進行合理的調(diào)換、整合,讓文本之間相互聯(lián)系,彼此呼應,以便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除了教材中的文本,語文教師還要把生活這本“大書”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讀懂生活。俗話說,生活即教育。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中隱含著許許多多的教育元素,其中的很多內(nèi)容都值得學生好好去品讀。走進生活,讀懂生活,學生的閱讀經(jīng)歷才會豐滿。
二、激發(fā)閱讀興趣,增強閱讀動力。
只有喜愛才能主動去做。要想讓學生主動地去閱讀,首先就要讓學生愛上閱讀,對閱讀這件事感興趣?,F(xiàn)在的小學生受電子產(chǎn)品的危害最大,他們平時閱讀的都是些碎片式的資訊,對于整本書他們大都沒有耐心細細的品讀。這種只愛吃“快餐”不喜歡“正餐”的不良喜好是需要語文教師加以制止和糾正的。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課內(nèi)、課外兩條途徑,采取具體措施來解決。
課堂上,語文教 材內(nèi)容與現(xiàn)代化手段相結合,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我們地區(qū)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這樣的文章,恰恰是我們引領學生愛生閱讀的好媒介。在閱讀這些文章時,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輔助手段,將聲光電融入課堂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刺激他們閱讀的沖動。比如,閱讀具有歷史感的古詩詞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詩詞的內(nèi)涵用音樂營造閱讀氣氛,幫助學生沉浸在閱讀的氛圍之中。教師還可以用自己聲情并茂的范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那些感情細膩、豐富的課文,以適宜的音樂為背景,語文老師隨著音樂讀得投入,讀出感情,讀出節(jié)奏,讓學生感受閱讀的力量和美感,從而吸引學生去閱讀。
(二)課堂外,開展學生閱讀交流展示,鞏固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是學生讀給自己,當他們的閱讀體驗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一個平臺來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搭建這樣的交流平臺,給予學生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交流感受中體驗分享的快樂,從而促使學生進一步閱讀。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們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會羨慕成功者,于是,一股強大的閱讀動力就會隨之產(chǎn)生。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閱讀活動的開展,在拓展閱讀面、激發(fā)閱讀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技巧和習慣,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