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院 韓宇星
激光測量和通訊是一個新領域。我國在此方面的應用,包括激光雷達和激光通訊等。激光的使用,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光線或反射鏡的的方向調整。由于激光的特性,對激光指向調整機構的要求往往很高,分辨率常常在5微弧度左右。另外,由于空間限制,要求的機構體積越小越好。星載的系統(tǒng)要求更嚴格。傳統(tǒng)的調整機構,很難滿足這些要求。本文介紹一些這方面的設計和應用,著重介紹一種高精度的指向調整機構。
激光的指向調整機構的設計要求,一般將這種調整稱作“自準直”,在作為激光指向,搜索的功能來看,似乎太局限。近幾年,由于激光技術的發(fā)展,激光測量,如大氣測量、植被測量、云雨測量等,逐漸開始研制使用。激光雷達的研制應用也日漸發(fā)展。激光通訊也從地面,到空中,并向太空延伸。
激光的指向調整機構的設計要求,分為調整的角度范圍和調整度精度兩個方面。調整范圍根據具體的使用環(huán)境,有360°連續(xù)調整;局調整如0-90°調整;和小角度調整,如±1°等。調整精度包括定位精度,分辨率,重復性等。激光作為高精度的測量或通訊設備,對光線的調整要求也是很嚴格的,要求光線調整角度的分辯率5微弧度以內,如果是反射型的反射鏡,折合到鏡的旋轉角度為2.5微弧度(約0.5角秒),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數(shù)值。
為了達到激光光線的調整要求,現(xiàn)在的設計采用的方法,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采用高
分辨率電機。第二種是采用光學折射鏡的方法。第三種是采用杠桿臂的機械結構形式。前兩種方式的應用都有一些局限,高分辯率的電機可能使用壓電陶瓷旋轉電機,要專門定制,精度、力矩尚存一些技術問題,光學折射使用的楔形鏡結構,同樣有設計復雜等一系列光學問題要解決。下面著重介紹第三種即采用杠桿臂式的機械結構形式。
這種設計是利用杠桿的放大原理,實現(xiàn)位移到角度轉化來實現(xiàn)調整。這種方案是常規(guī)的結構設計方案,容易實現(xiàn)高精度。這種方案一般是有一個旋轉中心,然后使用絲桿,楔形面,凸輪,偏心輪等結構來實現(xiàn)兩個方向的調整。旋轉中心可以由球支撐,柔性支撐等來實現(xiàn),還可以用十字軸的形式實現(xiàn)。下面介紹一個已經可以實現(xiàn)高分辯率調整的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杠桿臂式機械結構示意
在激光指向調整機構設計中,旋轉中心的設計是一個難點,理論上要求在調整的時候旋轉支撐中心需要保證:
(1)旋轉中心盡量不發(fā)生變化,否則影響調整精度(變化范圍在0.5μm內);
(2)高度靈敏,不能有變形吃掉調整量。
(3)兩個調整軸線相交,這樣才能消除由此引起的阿貝誤差。
(4)兩個方向調整的時候盡量減少相互干擾。
要達到上述幾個要求,需要認真考慮。在方案設計的初期曾采用彈性環(huán)節(jié)作為旋轉中心。如圖2所示的彈性結構,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工藝處理簡單,靈敏度高,可以達到微小位移,但據點是旋轉中心是變化的,另外調整范圍±1°,也非常困難,要達到就必須增加高度,而高度增加又導致旋轉中心的更不穩(wěn)定。彈性結構變形后軸線的回復,是無法和滾動軸承類的軸系相比的。采用如圖3所示的球較支撐結構,優(yōu)點是中心保證好,加工精度高,容易達到高精度,但缺點是球面面積大,摩擦力偏大,并且需要添加彈性封閉機構,星載使用容易產生真空冷焊。
圖2 彈性支承示意圖
圖3 球鉸支承示意圖
圖4 十字軸結構示意圖
調整旋轉中心最終決定采用十字軸形式的旋轉軸布局,調整和安裝底座分別交叉固定的方式(圖4)。反射鏡結構固定在上端的軸承座上,底座固定在下端的軸承座上,這種結構方位和俯仰存在耦合,但耦合度很小,不影響使用。
旋轉中心的驅動原理是:步進電機經過電氣細分,輸出到諧波減速器,諧波減速器直接驅動凸輪轉動,凸輪和反射鏡架上的球頭接觸,由彈簧將反射鏡架通過球頭壓緊在凸輪上,方位和俯仰部分相同,十字軸兩個軸分別是方位和俯仰的旋轉中心,軸線到球頭的距離就是杠桿臂。杠桿長度不能太大,否則尺寸度太大;也不能太小,會導致放大倍數(shù)不夠。根據電機,軸承尺度綜合考慮,杠桿臂取100mm較合適。此種方式幾乎能夠同時滿足對旋轉中心的要求,是比較理想的結構,旋轉結構最終的精度嚴重依賴于各軸上的軸承,所以采用高精度的軸承,同時采用開槽形彈簧施加預壓力,一方面提供預應力保證旋轉精度,另一方面消除溫度交變產生的伸長收縮對支座產生的反力。目前,采用71900系列輕載角接觸的軸承。P2級回轉精度。此機構旋轉范圍在±1°區(qū)間。軸承回轉精度比整圈回轉要小得多,在1um以下。軸承星載環(huán)境還要求作噴濺MOS2處理,以增加摩擦特性,并防止真空冷焊。
圖5 杠桿式調整機構測試圖
表1 重復性測試數(shù)據Table 1. The repeatability test data (part)
圖5是這種機構的測試圖。表1是測試的部分結果,需要說明的是測試采用的是偏心輪方式,對應鏡面角度接近1°的時候,偏心輪接近旋轉70°,線性變差。表中的5組數(shù)據是偏心軸旋轉固定角度所得數(shù)據。由表1看出,正反轉的時候,光線指向重復性基本在`1urad 范圍,可靠的達到設計要求,經過最終測試,光線指向調整全程重復性優(yōu)于2.5微弧度,折算到球頭處的垂直位移,達到0.13um以下,也是比較高的。重復性在5urad充分說明該機構運動的穩(wěn)定可靠,精度可以保證。完全可以滿足激光指向的高精度調整要求。
綜合來看,杠桿臂式機構結構形式的指向調整精度相對較高??蛇_到國外資料中的同種應用。隨著激光技術的進一步應用,更高精度的指向調整機構會逐漸出現(xiàn)。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更好,更能適應使用環(huán)境的高精度指向調整機構的出現(xiàn)值得期待。
[1]謝晨波,韓永,李超等.車載式激光雷達測量大氣水平能見度[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5,17(7):971-975.(Xie Chenbo ,Han Yong,Lichao et al.Mobile Lidar for vixibility measurement HighPower Laser and Partical Beam2005,17(7):971-975.)
[2]張改霞,張寅超,胡順星等.AML-1車載測污激光雷達探測大氣邊界層氣溶[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4,16(3):287-290.(Zhang Gaixia,Zhang Yanchao,HuShunxing;et.al.Measurements of planelary boundary layer aerosols with mobile lidar AML-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2004,16(3):287-290.)
[3]Fioranil,Amenante M,Capobianco R,et al.Self-aligning lidar for the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the atmosphere[J] Applopt.1998,37(21):4758-4764.
[4]Wang Xuan,Armenante M,Caapolbianco R,et al.Self-aligning lidar system and iits application [C]//Proc of SPIE.1998,3504:31-40.
[5]譚琨,邵石生.一種車載激光雷達自動準直系統(tǒng)[J].大氣與環(huán)境光學學報.2008,3(5):344-348.(Tan Kun,Shao Shisheng .Aself-alignment system of a mobile lidar.Journal of Atmo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Optics,2008,3(5):34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