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浮市第一中學 江潔英
“后進生”問題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家庭背景、社會環(huán)境、性格特征、學校教育都對他們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他們是學校中的另一類弱勢群體,不應該受到忽視。對待后進生要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基本的策略是一樣的,教師在應對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教師是學生優(yōu)先學習的榜樣,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形象道德范例能引起學生的模仿心理,對學生的影響比口頭上的說教更深刻。如果一個老師不思進取,整天愁眉苦臉、怨天尤人,對工作不負責任,學生會覺得他很虛偽、不誠實,從而對他的說教產(chǎn)生反感。因此,老師應處處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時刻通過自己的示范為學生樹立榜樣,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實來教育。蘇霍姆林基認為,只有當行為給學生帶來真實感,激勵著學生在他的心靈里留下愉快、振奮、精力充沛的情感時,知識才會轉化為信念。
對于后進生,教師若能充分利用他們自我表現(xiàn)欲強的心理,加以積極引導,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采取優(yōu)點激勵法,使他們感到 “我能行”“我會進步”“我是可以的”。這樣,就可彈撥他們心靈深處的 “情弦”,使他們的內心爆發(fā)出積極的感情,從而產(chǎn)生奮發(fā)向上的內在動力。例如,我班的小發(fā)同學學習上不努力,成績很差,而且平時滿口臟話,對老師的教育毫不理會,甚至惡語頂撞老師,令老師憂慮、失望,令其他同學生厭。我多次找他談心,但收效甚微。但是在一次大掃除活動中和和學校的校運會中,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他勞動特別積極,任勞任怨、不怕臟、不怕累。于是,在班會課上我公開地表揚了他,并安排他每天負責教師辦公室的打掃工作和大組長一職,負責收發(fā)他那組同學的作業(yè)本等工作。課后我又及時找他耐心地談心,進一步鼓勵他一定要發(fā)揚優(yōu)點、努力改正缺點。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他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還自告奮勇地堅持每天負責打掃教師辦公室。這樣,他具有了積極的進取心和學習自覺性,語言也文明很多了。在打掃教師辦公室和收發(fā)作業(yè)本上盡心盡責、一絲不茍,贏得了老師、同學的好評。
愛和尊重是轉化后進生的前提,教師真誠的愛與尊重是啟迪學生心扉的鑰匙,后進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這把鑰匙。他們學習成績不好,而且非常敏感、自尊心極強,所以老師決不能采取冷漠和歧視的態(tài)度,用過分的語言去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不能簡單粗暴,更不能蠻橫訓斥、懲罰。應用母親般的情懷去關心、愛護每一個后進生,用和風細語的語言、循循善誘的態(tài)度、誨人不倦的精神去教育、感化他們。對他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相信他們能夠改掉缺點,彌補不足。有言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達到心理相容,后進生那緊閉的心扉才能向老師敞開、和老師坦誠相待、放心地交流與溝通,燃起他們的希望和熱情之光,達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很多后進生智力并不差,差就差在自信心、進取心、責任心和自控力上。培養(yǎng)后進生的自信心是轉化后進生至關重要的一步,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讓學生獲得不斷成功的體驗。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與贊美,那些正在轉化過程中的后進生更是如此。所以我們應杜絕在大庭廣眾面前指名道姓地揭發(fā)、批評,甚至惡語傷人,這樣對于后進生的轉化只能適得其反。只要老師真正地走進學生的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再頑劣的學生也有他可愛的一面。所以只要我們把眼光放在這些閃光點上,就會使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越來越多。“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
教師不僅要用愛心去點燃每個后進生心中的希望,而且要努力引導他們把希望化成一個個可以達到的目標。要指導后進生制定切合實際的奮斗目標,一個目標實現(xiàn)了,再確定新目標,激勵學生不斷奮進。這樣,學生就會在目標的實現(xiàn)中進行自我監(jiān)控,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形成良性循環(huán)。對后進生的要求要一步一步提出。開始要求要低,讓他們每前進一步都得到及時表揚,產(chǎn)生成功的情緒體驗,從而更加信心十足地實現(xiàn)老師提出的更高要求,這樣利用及時表揚,喚起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克服 “恐懼、猜疑”心理,逐步形成變后進為先進的內驅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后進生”是教育對象的一處特殊群體。針對 “后進生”這一不良心態(tài),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來探究其心理健康狀況,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健康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