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玲
我國是水稻種植大國,全國范圍內都有水稻種植。水稻同時也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據我國種植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水稻高產的主要原因,是先進的栽培種植技術??茖W的生產技術能夠幫助水稻獲得最好的生長條件,本文將對高產優(yōu)質水稻栽培生產技術展開討論和分析。并提出有關生產技術的一系列方法作為參考。
1 秧田地的選擇
除了水稻自身,水稻的生長環(huán)境也非常重要,這就涉及到秧田的選擇問題。土壤是植物生長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在選秧田時我們首先考慮土壤的狀況。優(yōu)質的土壤能夠給秧苗提供更豐富的養(yǎng)分,在選擇秧田時一定要應選擇“底子”好的秧田,應選擇在背風、向陽、灌排水條件好、便于運輸的能連片建設育苗大棚的旱田地育苗。除此之外,還要選擇土壤平坦土質疏松的秧田,這樣秧苗種植之后才能更好的接受陽光照射進行光合作用。由于水稻需要生活在水源豐富的地區(qū),因此在選擇秧田時也可以適當找尋離水源近的秧田,方便灌溉。
2 種子處理
在優(yōu)質高產水稻的栽培過程中,壯秧是基礎,它可以有效地節(jié)省大田的用肥量,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提升秧苗抗倒伏的能力。 在培育壯秧過程中要注意浸種催芽和播種。合理對育秧的種子進行選擇和消毒,并在適宜的溫度上進行催芽,堅持高溫破胸、適溫催根以及保濕催芽、攤涼煉芽的原則。在播種時,要充分考慮外界的氣溫條件,及時關注天氣狀況。
3 高產優(yōu)質水稻栽培生產技術的注意點
上文我們對水稻栽培的事前準備進行了簡單的分析,那么下文我們將對水稻栽培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我國當前的水稻栽培技術已經趨于成熟,但是部分地區(qū)的水稻還達不到高產,原因就是缺少對技術層面的重視,下文我們將從幾個方面簡單闡述水稻栽培生產技術的注意點。
3.1 合理移栽
高產優(yōu)質水稻移栽的適齡通常是3.0-3.5葉,此時秧苗達到理想狀態(tài),葉片直立,白根多,秧苗富有彈性,最好要帶分蘗,同時具有抗旱抗寒的能力。在水稻的移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移栽的密度,以保證水稻的質量。
3.2 適時育秧
每個地區(qū)的緯度環(huán)境條件都不相同,因此把握好育秧的時間很重要。東北地區(qū)緯度較高,較為寒冷,播種過早,易產生凍害,進爾導至僵苗,播種過晚,導至插秧過晚,錯過最佳插秧期,導致產量降低,并易出現(xiàn)貪青晚熟。最佳播種期在我縣第一積溫區(qū)在四月10日開始,第二積溫區(qū)在4月15日開始。以此來確保第一積溫區(qū)在5月20日插秧,第二積溫區(qū)在5月25插秧,堅決不插6月秧。
3.3 合理密植
很多農民為了提高水稻收成會選擇增加單位面積內的秧苗數量,密植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合理,超出了密植的數量很有可能會導致秧苗爭搶養(yǎng)分,很多秧苗也容易被遮擋,難以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最終只能適得其反,我們建議在進行種植時根據農科院的建議,選用最合理的數量。其次,過于密植很容易造成植物病害,植物病害常常是大片傳染,密植過渡病害的傳染速度會更快,大片的稻田會受到侵害,難以控制。另一方面,種植的過于稀疏也不行,水稻過于稀疏且不說產量跟不上,田地的保溫能力就會退步,無形之中也影響了水稻的產量。當前均采用機械插秧,規(guī)格為9*4-4,平方米插秧26穴,100株左右。
3.4 田間施肥注意事項
肥料雖然有利于農作物成長,但是肥料的施用也要有一定的限度。肥料過少很多秧苗養(yǎng)分不夠生長過于緩慢,肥料過多容易造成秧苗灼傷。肥料的種類也比較多,根據水稻不同時期的要求我們也應當選擇不同的肥料,這個需要農民多進行學習對肥料使用有一個把握。灌溉時也有一定的注意實現(xiàn)和要求,水稻喜水因此插秧后要立即進行灌溉,以免水稻旱苗,在水稻成長的過程中都不能停止對水稻的灌溉,特別是水稻抽穗時,如果減少灌溉那么會大幅影響到水稻產量,而灌溉過多也會影響水稻結實,這都是水稻種植中的細節(jié)部分的把控。
3.5 做好除草,防病蟲害
在高產優(yōu)質水稻的成長過程中,雜草和病蟲害是主要威脅。其中雜草會爭奪水稻的生長養(yǎng)分,造成水分、陽光等的缺失。因此除雜草是保證水稻生長的關鍵。對于優(yōu)質高產水稻來說,除雜草的方法最好選擇人工耕除,以防止因化學藥物造成的破壞。同時也可以采用稻鴨共養(yǎng)的方式,減少雜草的出現(xiàn)。另外,病蟲害的防治也不容小覷,可以采用耕作、栽培、化學、生防等的綜合治理方法,因地制宜的開展稻田中病蟲害的防治。通過在稻田中設置殺蟲燈,誘殺水稻害蟲,同時飼養(yǎng)水鴨,利用食物鏈的原理抑制病蟲害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想要培養(yǎng)高產優(yōu)質的水稻需要熟悉方方面面的技術,生產過程不是一個單一的步驟,而是多個方面的組合。從育種、選苗、種植再到施肥等多個方面都會影響到水稻的產量。這就需要農民對水稻的生活習性、生產環(huán)境要求、栽培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只有做好每一個點的工作,才能夠培育出高產的優(yōu)質水稻。我國當前的水稻培育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國的水稻產量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