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南山區(qū)第二外國語學校 (集團)學府一小 黃慶江
小學是學生長身體、學知識、養(yǎng)習慣的好時間,體育活動課因充滿競技性、趣味性,深受學生喜愛,是對學生進行寓教于樂、進行德育滲透的好時機。如何在課堂中實現(xiàn)有效滲透,是廣大體育老師一直努力探索的教育目標。
小學體育活動課中德育教育的內容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勇敢自信和拼搏向上的教育,等等。筆者認為,在小學體育活動課中德育滲透有以下途徑:
1.理論課滲透教育。一是利用每期開學第一課,對學生進行一次全面的德育教育,講解與學生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校規(guī)校紀、安全防范、行為常規(guī)、活動須知等,動員與組織學生認真上好體育課,提出本學期體育教學任務、要求、教學內容、考核項目與標準等,使學生心中有數(shù),明確學習的任務,以激發(fā)學生上好體育課和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二是下雨天室內體育課,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要講授我國體育事業(yè)的偉大成就,介紹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等,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把所講知識系統(tǒng)性、科學性、思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講課質量,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把知識與技能訓練相結合,克服枯燥乏味。
2.實踐課滲透教育。根據(jù)不同教材的項目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如通過球類、游戲、接力跑、拔河等教材,進行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維護集體利益、自覺遵守紀律、勝不驕敗不餒的思想教育;通過隊列、隊形練習,進行組織紀律、集體觀念教育等。
3.結合課堂常規(guī)、學生表現(xiàn)滲透教育。課堂常規(guī)是把體育教學中必須遵守的要求和措施加以規(guī)范和制度化。常規(guī)是對師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內容包括課前、課中、課后種種常規(guī)。這些常規(guī)內容和講文明禮貌、講思想品德、組織紀律、安全教育結合在一起的。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組織紀律性,我建立了課堂 “四安靜、四不準”的評分制度,并通過每天的強化訓練,形成了學生的自覺行為,這對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調動學生自覺遵章守紀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里,更有助于正確思想品行的形成。
1.注重情感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人師表是體育教師最基本的師德規(guī)范,所以,體育教師首先應是一個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注重儀表,以良好的教態(tài)、文雅的評論、強烈的事業(yè)心、忠誠的愛國心、認真的工作作風去影響、感染學生,使之成為一股感性的、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從知、情、意幾方面影響學生的成長。
2.堅持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認真?zhèn)湔n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如果課前場地布置井井有條、器材美觀大方實用,不僅便于教師組織教學,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場地布置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高年級的學生參與其中,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習慣。
3.抓住教學的動態(tài)性,注重賞識教育。體育活動課一般在室外進行,室外活動空間大、組織工作復雜、干擾因素與偶發(fā)事件多,教學難度大,小學體育課堂的德育,更多是在動態(tài)中進行的。教師選用的活動項目不同,其教育目的也不一樣。例如,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長跑可磨練學生的意志和培養(yǎng)吃苦耐勞精神,各種球類運動可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精神等,體育運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其育人的作用也各有所長。在體育活動中,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行為特征,其思想、觀念、情感、意志、道德很容易表露,我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對不良行為,及時制止和開導,以達到了育人的目的。對學生好的行為,配合恰當?shù)?“賞識說教”,在評價中進行滲透教育。在運動中適當?shù)恼Z言鼓勵和表揚,使學生身心愉悅,輕松完成運動,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進步學生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榮譽感及自覺學習、刻苦拼搏的精神。
總之,只要體育教師勤于動腦、肯于鉆研,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著力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有機滲透于教學過程中,定能達到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