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瑩(清遠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校,廣東 清遠 511500)
學生是未來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良好的歌唱水平,就不能給小朋友從小形成好的聲音概念,沒有一種美的聲音聽覺,就不能給陶冶他們良好的性情,對小朋友的性情發(fā)展帶來一定的影響,本學期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學好唱歌這門課程,我大膽地嘗試運用各種教學法。
(1)為了能讓學生清楚掌握歌唱的環(huán)節(jié),揭開歌唱神秘抽象的面紗,消除歌唱緊張的情緒,讓學生觀看VCD,歌唱家的演唱會,例如:宋祖英在維也納的演唱會,讓她們懂得欣賞,然后讓她們知道要擁有那么迷人的歌聲是來之不易的,要經(jīng)過科學的發(fā)聲方法,不斷的練習、摸索才能獲得良好的歌唱聲音。有些學生上課不積極進行發(fā)聲訓練,覺得很難聽,以為直接學唱歌就可以,有些學生一唱歌就緊張得開不了口,或者一張嘴唱就笑。通過欣賞,使學生明白這些道理,所有的發(fā)聲練習都是必要的,只要掌握這些方法就能揭開歌唱神秘的面紗,消除緊張的情緒。
(2)認識歌唱器官。凡是學唱歌的人,都應該對歌唱器官的構造和發(fā)聲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根據(jù)發(fā)聲器官的運動規(guī)律有目的地進行訓練,獲得良好的聲音,清晰告訴學生,歌唱器官主要有:①呼吸器官,也可稱為動力器官;②喉頭聲帶,就是聲源;③共鳴器官,就是擴大與美化聲音的器官;④咬字吐字器官;⑤聽覺器官,能辨別聲音的好壞及音準、節(jié)奏等;姿勢正確。對于初學者來說,歌唱姿勢正確至關重要。歌唱時,頭要正,下巴微收;身體直立,兩肩自然放下,微后展;胸部保持高而穩(wěn)定的位置;腰要立,腹微收;兩腿堅實穩(wěn)定地站立。此時,可明顯地感到一種具有合理緊張度的、向上的、舒展的并充滿興奮感的狀態(tài)。教師還要讓學生知道,人的身體就是樂器,在歌唱前自我調(diào)節(jié),不能機械,僵硬強調(diào)姿勢。需要花時間在“制造樂器”上。在練習中還要糾正學生常見的如低頭、仰頭、哈腰、鼓肚、彎腿、伸脖子、手勢動作僵硬機械不協(xié)調(diào)等不好的姿勢,及演唱時面部閉眼、瞪眼、歪嘴、包牙、皺眉頭、看地上、翹嘴唇等;呼吸靈活。歌唱的氣在歌唱中是十分重要的,被稱為歌唱的動力、生命。我國戲劇中有“內(nèi)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的說法。歌唱的呼吸與平時的呼吸不同。歌唱時的呼吸包括吸氣和呼氣。這是由于前者較之后者要深和復雜得多。歌唱時的吸氣要迅速,深而飽滿,歌唱時的呼氣則要均勻平穩(wěn)而有控制。筆者除常用“聞花”、“喘氣”、“吹蠟燭”、“打嘟?!蓖?,還用“平躺在床上”感受吸氣自然、柔和、深入,呼氣平穩(wěn)、均勻、節(jié)制;“大聲斥責或唾棄”對方,發(fā)出“呸”字,感受呼吸富有彈性;“低聲抽泣”,感受吸氣部位快而準;“隔岸喊人”,感受氣息控制慢而穩(wěn);樂理知識。節(jié)奏、旋律、音樂符號是歌曲的基本組成部分,只有把這些內(nèi)容全部搞清楚,才能對聲音進行統(tǒng)一的訓練。對于這些訓練,學生起初會感到很有意思,既新鮮又不適應,從抽象到具體,同學互相檢查,看誰做得有錯誤。這樣就造成了一種活躍的課堂氣氛。
聲音的連貫性對演繹音樂作品時非常重要的,持續(xù)樂音的能力是嗓音的一種獨特特質(zhì),然而對于我校沒有音樂基礎的學生來說,要求她們一下子做到就絕對困難,我采用比喻法,啟發(fā)她們想象,然后引導她們分析學習,學中教,教中學。例如在講述氣息控制時,引導學生想象放風箏時對線的控制,線總是直的有牽引力的,我們要拉住風箏手沒有力量肯定不行,否則風箏會飛走。因此我把氣息比為會飛的風箏,聲音為線,氣息一定要牽住聲音的,慢慢的放線,不能放太快,否則風箏飛不起來。這樣不僅可以保持聲音的連貫性,而且可保持氣息對聲音的控制力。或者可以想想我們在吹氣球的時候,不能把腹部的氣全部放掉,這樣既吃力又無法把氣球吹起來。應當把氣吸到丹田,然后慢慢的將氣息釋放出來,而且不能全部把氣放完,要留一些等待吸下一口氣來繼續(xù)完成這項任務,這樣就輕松多了。比喻完后讓學生分組進行學習分析,體會老師剛才的比喻。
布置前置作業(yè)讓學生先學習,讓她們能學多少就多少。例如在歌曲教學《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中,給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所唱的版本給學生聽,要求她們在晚自修時間分小組進行,然后在上課前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首先看哪個小組學會的上臺演唱,使課堂充滿熱烈的掌聲,營造氣氛,激起她們的音樂興奮感。無論學生唱得怎么樣,我都用鼓勵的語言,巧妙的進行表揚,使她們有自信心,然后給學生進行范唱,在降低調(diào)彈伴奏讓學生練唱。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使學生心理想:“原來我們也可以唱歌唱家演唱的歌曲,終于可以知道怎么唱好高音了……”
在唱歌學習中采用小組比賽形式,包括預習分數(shù)、課堂表現(xiàn)分數(shù)、演唱分數(shù)等。讓她們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的歌唱水平明顯提高了很多。還有我在教學中善于抽中層學生在班上進行示范教學,然后要求小組討論,評價這個同學演唱的優(yōu)缺點,通過評價,鞏固了學生對歌唱方法的理解,從而對練習歌曲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我在唱歌教學中還進行“我喜愛的一首歌曲”活動,要求學生說出喜歡這首歌曲的原因,并且分析歌曲的結(jié)構、音域,最后完全憑自己想辦法學會這首歌曲,通過這個活動,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她們選擇歌曲的過程中接觸更多的歌曲,開闊了視野,無形中加強了音樂的修養(yǎng),更重要是培養(yǎng)她們主動學習的習慣,效果很好。
唱歌課通過引進生本理念,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體現(xiàn)教中學、學中教。使這批原來沒有音樂基礎的學生有了較好的音樂修養(yǎng),為將來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園老師而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