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冉(華北理工大學)
這句詩如曹植本人,一生清高如月,月照高樓,而流光徘徊。
他落不到人間俗世,人們只能如仰望明月般看他,而曹丕是落到人間的清冷,人們可以俯視他的清波,所以曹植不能為王。曹丕是人,曹植是客,是流星,是煙花落,供眾人瞻望與嘆惋。
他為梟雄之子,所以驕狂,所以不知天高地厚,他的《白馬篇》,那泥暖草生的蓬勃青春。他的輕狂,足以讓眾人仰望,然而戰(zhàn)爭瘟疫,伴隨著建安七子中四人離世,如那煙花爛漫了的文學,竟是這般悲劇收梢。
夜夜笙歌喜飲酒的少年郎,終宴不知疲,被曹操認為不堪大任,而失去了承繼儲位的希望。他的不羈讓光芒焚燒到自身,變成煙花熄落。
那一次,曹操出征,他的光風霽月的頌文終敵不過曹丕落下的淚,那“呦呦游鹿,銜草鳴麑。翩翩飛鳥,挾子巢棲。我獨孤煢,懷此百離?!钡挠H情,讓父親看穿了人間所有的矯飾,在如磐石的心上,烙上了印記。
從此,那馬蹄落處,閑了黃昏淡月,曹丕以一個政治家的姿態(tài)和手段,讓曹植醉酒誤事,又屢屢揭穿了曹植幕后主使的楊修那耍得不夠聰明的小聰明,最終贏來了馬蹄歸踏梨花月的君王時代。
“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詩很美,都說是繼往開來,然而把酒歡娛卻被曹丕睥睨,而醉酒的癲狂,讓曹操震怒。那日他癲狂到私自打開王宮的正門司馬門,他縱情的馳騁蔑視了曹操的權威,“始者謂子建,兒中最可定大事者”,從此“異目視此兒矣”。
意氣風發(fā)少年狂的時代已遠逝,“利劍鳴手中,一擊而尸僵”的勇氣變成了“仁虎匿爪,神龍隱鱗”的退縮,從此他只是一個落寞的詩人,而不是又一個君王,或許是曹丕湮沒了自己為詩的光華,成就了曹植做詩人的燦爛。
為王者,終是睥睨天下的孤寡之人,曹丕做了魏王,把眾兄弟趕出了京城,他揮劍斬斷情分。眾人皆有情唯獨他無義,做一馬蹄踏月響空山的孤獨旅客,他不僅狠,狠得決絕。
兄弟相殘,七步成詩。沒想到這一瞬竟化作中國文學史上長空閃亮的流星。
那日,曹植即口占詩,群臣皆驚。那場筆鋒交錯,沒有硝煙的兄弟生死之戰(zhàn)悄然結束,那詩千百年來婦孺皆知。
歷經種種磨難,他終懂得:“金樽玉杯不能使薄酒更厚”。他是一個孤獨于雨中行馳的旅客,詩意悲涼,無人體諒。
美人難嫁,賢士難遇,他的《美女篇》,訴盡怨慕之情。詩文如雕花般精致,哀傷了浮華的美,他的文字慷慨悲壯,婉轉了秋水?!敖ò诧L骨”的文風將那個時代唯美地推上了巔峰,成了樓上的月,成了枝上的風,讓那個時代的畫卷,衍成了“萬里風煙,一溪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