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 (電子科技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小王子》由法國作家圣埃克佩里創(chuàng)作于20世紀50年代。被評選為法國20世紀最受歡迎的小說。雖然是一部兒童作品,但卻深受各個年齡階段的讀者喜愛。國內(nèi)學者對該文本的研究角度也豐富多彩。但作品中的女性主義這一角度研究幾乎為零,本文將采用女性主義來解讀《小王子》,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作品中的男性與女性角色,以此來看女性角色在這一文本中的壓抑與缺席。本文旨在探索其中暗含的父權(quán)色彩,從而反映當時父權(quán)盛行的文化背景,以期為《小王子》這一著作的解讀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玫瑰,《小王子》中唯一的女主角,小王子在B612的愛人。在以往的解讀中,學者認為玫瑰只是愛情的象征,只是對其驕縱性格的揭露,但卻沒有探究這一女性角色被塑造成此的原因。首先,玫瑰作為愛情的象征,應(yīng)該是美好令人憧憬的,卻被塑造成了一個負面的形象。做作矯情、脆弱需要被保護。在與小王子見面之前,明明一眼就能看出精心打扮了,卻說“啊!我剛剛睡醒……請您原來……我還沒有梳洗打扮呢……’’(29) 。這是玫瑰第一次出現(xiàn)在小王子眼前,也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緊接著,玫瑰開始將自己的出生,用拙劣的謊言夸張化。再往后,玫瑰編造著各式各樣的謊言,給小王子制造各式各樣的麻煩,比如讓小王子給她當屏風,找罩子。甚至耍小手腕兒使小王子感到內(nèi)疚后悔。使其生理和心理遭受磨難。那為何這樣塑造玫瑰呢?將玫瑰這一女性負面化,將其與讀者的距離拉遠,將同情之心更多賦予小王子這一男性??v使小王子離開星球,拋棄他的愛人,也似乎是因為玫瑰的做作,讀者就很難責怪小王子拋棄星球拋棄玫瑰,反而會更多的去同情他。
其次,小王子在到達地球后,經(jīng)過了一個玫瑰盛開的花園,看到了滿園的玫瑰與自己星球上的那支相差無幾。第一反應(yīng)便是玫瑰欺騙了他,并用略顯抱怨的話語幻想出玫瑰謊言被拆穿時的窘迫模樣。將讀者對他的憐憫再次強化。直到遇到狐貍,經(jīng)過狐貍的指點,小王子終于明白B612星球的那支玫瑰依舊獨一無二。小王子認為花園玫瑰“算不上什么……你們長得很漂亮,但是你們卻很空虛”(82)。小王子否定了整個花園的玫瑰,而B612的玫瑰,“只她一朵花兒就比你們所有的花兒加在一起還要重要得多”。(83)這是因為小王子為她付出了心血,因為那朵花兒是小王子的,所以是獨一無二的,它的價值由小王子賦予。也就是說,這朵花兒獨特之處并非在于其自身的內(nèi)在或是外在美麗,而是在于小王子,是小王子的辛苦努力才使其有了價值。
最后,玫瑰無論是自己的生死還是愛情兜始終處于被動的位置。玫瑰這一角色被塑造為一顆植物,無法移動,對于自己的生死完全無自主權(quán)。無法離開星球,也就意味著無法逃離父權(quán)制的壓迫、束縛。這似乎也是對于第一次女性運動,為爭取外出勞動的一種回應(yīng)。B612星球有著猴面包樹這一危險的植物,如若不及時清理,便會吞沒整個星球。玫瑰的生存環(huán)境一直是危險重重的,除了猴面包樹還有蟲子野獸等等。而小王子,則是她唯一的保護者。對于生死,她無法做任何反抗,只能默默等待小王子的救贖。小王子想要綿羊,用于保護星球,但羊卻會威脅到玫瑰的生命。于是他讓飛行員給綿羊加上嘴套從而保護玫瑰,然而飛行員卻忘記給嘴套加皮帶。如果回到自己星球后的小王子沒有照看好綿羊,玫瑰仍會由生命危險。玫瑰的生死似乎被者兩位男性玩弄于鼓掌之間,并且最終,玫瑰的生死仍舊掌握在小王子手上。小王子的離去似乎也是對于玫瑰打破傳統(tǒng)女性形象(如溫柔、沉靜、謙卑)的懲罰,而這種懲罰也是毀滅性的。試想,肆意生長的猴面包樹,在小王子離開后一周年或許早已瘋狂占領(lǐng)了整個星球,而玫瑰可能早已不復(fù)存在。
世俗權(quán)力強調(diào)支配人的行為,話語權(quán)力則強調(diào)教會人如何思考。文中的小王子在與玫瑰的關(guān)系中小王子始終站在話語中心,而玫瑰只是扮演沉默寡言的角色。文中關(guān)于兩者愛情的描述從始至終都是由小王子來講述,玫瑰的好與惡都出自小王子之口,玫瑰無法為自己辯解,喪失了話語權(quán),只能成為被動的失去主體地位的他者。這種把女性置于從屬的地位,而男性處于控制地位,將女性束縛于家庭中,認為女性應(yīng)當順從、無主見,實則是對女性的一種歧視。如果女性選擇老老實實在家庭中做男性的玩偶,迎合男性,重拾傳統(tǒng)女性特征,那么他們就會對她關(guān)懷備至、盡量尊重她,但她們一旦選擇反抗男權(quán),則男性就會撕毀對其尊重的虛偽面具。
父權(quán)社會剝奪了女性參與生產(chǎn)勞動的權(quán)利,將男性的需求作為其出發(fā)點。在這樣的社會中,占據(jù)在經(jīng)濟上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男性,在政治上也處于統(tǒng)治地位。處于從屬地位的女性則喪失了權(quán)利,其地位被邊緣化。這一現(xiàn)象在圣??颂K佩里的《小王子》中也可見一斑。
小王子離開自己的星球后先后拜訪了六個星球,他們分別是國王、愛慕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地理學家,這些人構(gòu)成了書中的成人世界。而這些人全是男性,雖然對這些人的缺點進行了批評,但國王、商人、地理學家卻分別是權(quán)利、財富、知識的象征。而這些權(quán)富卻全由男性掌握。在諷刺成人世界的同時,卻暗含了女性在社會上層階級中的缺席。而書中的狐貍這一角色也是一位男性,是智慧的象征。也正是因為他,小王子才明白愛情的真諦與生活的本質(zhì)。
文中父權(quán)色彩還體現(xiàn)在對小王子這一角色的塑造上,小王子作為書中的男主角,被高度美化。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他在B612上擔任的角色——星球的唯一守護者,負責區(qū)分良草莠草,清理火山,一旦疏忽,星球?qū)煌虥]。而玫瑰,則只會花時間在梳妝打扮上,給小王子制造麻煩,甚至還因為自己的驕縱逼走了小王子,使星球陷入危機?!霸谖壹依?,我必須遵守嚴格的作息制度……每天一清早,梳洗完畢之后,我就該仔細認真的清掃星球?!保?0)其次,書中所塑造的小王子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即使面對剛認識就很做作,令人頭疼的玫瑰,小王子依舊努力去發(fā)現(xiàn)她的好,努力去照顧她??v使,在離開星球之后,他依然時刻惦記著那朵花,并不斷產(chǎn)生內(nèi)疚感。”我的花兒好景不長……何況她只有四根刺可以保護自己,對付整個世界!而我,我竟然將她孤零零地仍在家里!”(64)類似這樣自責文中出現(xiàn)多次,在作者看來,這樣反復(fù)強調(diào)小王子的自責內(nèi)疚,是為了讓讀者在自責聲中對小王子產(chǎn)生更多的同情,對玫瑰產(chǎn)生更多責怪。在復(fù)述小王子與玫瑰之間的愛戀時,剝奪玫瑰的話語權(quán),給讀者營造了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專一鐘情的小王子這一男性形象,將讀者與小王子的距離再次拉近,從而對玫瑰施與更多責難,玫瑰處于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tài)。這也正迎合以男性經(jīng)驗為主,將女性角色邊緣化這一男權(quán)文化思想。在小說末尾,這一父權(quán)思想發(fā)揮到了極致,以小王子的肉體犧牲為代價,將小王子置于道德的制高點,而玫瑰就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這也是對于玫瑰打破傳統(tǒng)婦女形象無聲的懲罰。小王子的離開是因為無法再忍受花兒的自負幼稚,以死亡為代價來回到星球是因為明白了愛情的真諦,實際上,這一切的選擇都是為滿足自身需求。無論小王子離開星球還是最終選擇死亡,他都始終占有主動權(quán)、選擇權(quán),但其選擇后的結(jié)果卻全都由玫瑰來承擔。
當今世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自由平等,是現(xiàn)代人應(yīng)有的認識境界。嘗試用女性主義理論,站在女性立場上,從女性視角來重新解讀《小王子》,為我們當代女性的現(xiàn)代生活的健康發(fā)展,女性地位的維護,女性話語權(quán)的爭取均帶來了一定的寶貴啟示。我們在鑒賞《小王子》時,可以體味到小說中對大部分的女性形象都是諷刺、挖苦的對象,都是沒有什么優(yōu)秀品質(zhì)的灰色人物。從女性主義角度看,女性在小說中并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尊重。在當時的封建男權(quán)社會,受到壓抑的女性被剝奪了話語權(quán),支配主體性的權(quán)力被剝奪,從一個側(cè)面昭示人們:維持社會和諧,爭取女性解放需要男性與女性的共同為之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