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執(zhí)流年之筆,翩躚于張張素箋,暢游墨香書境,享受生活。生活離不開寫作,寫作記錄了生活。似水流年中,我的青春在歷史的花海中散發(fā)馨香。
——高藝瑄
新生代感言
想賞青山綠水,落日余暉,星光影動。
想聽花開花落,子規(guī)悠啼,云卷云舒。
想尋萋萋芳草,想拾片片落葉,想撫縷縷微風……
墨花在純白的素箋上蹁躚起舞,仿佛在回憶夢幻年華,淺淺講述著生活真諦。
柔柔月光,品一杯香茗,賞一篇美文,寫一封家書,訴說思鄉(xiāng)之J腈。我愿執(zhí)流年之筆,翩躚于張張素箋,暢游墨香書境,享受生活。生活離不開寫作,寫作記錄了生活。似水流年中,我的青春在歷史的花海中散發(fā)馨香。
我喜歡看文字舞于素箋,我喜歡聽心靈流淌的聲音,我喜歡聞墨香溢于筆端。任時間飛逝,我自沉醉于書香;任流年飛度,我自無畏綻放;任世事變幻,我自執(zhí)筆到老!
新生代簡歷
2015—2016學年度被評為市級文明學生、區(qū)級三好學生。
2016—2017學年度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
高藝瑄習作
我們的生活需要綠
綠,是萬花叢中無私奉獻的綠葉;是層巒疊嶂下靜如止水的綠波;是姹紫嫣紅世界里的一抹清新。綠,源于自然,融于生活,藏于心間。我們的生活需要綠。
雨后漫步花叢間,鵝卵石小路散發(fā)著清香。一朵朵、一叢叢、一簇簇,那綠色挨挨擠擠。風兒起,嫩嫩的綠,翠翠的綠,淡淡的綠,淺淺的綠,綠波暗涌,簇擁著嬌艷欲滴的花兒。大自然中的一片片綠色太司空見慣、太微不足道,但它們默默撐起花兒的天空、花兒的世界。綠的姿態(tài)或許普通,綠的顏色或許平凡,但綠的精神在生活中熠熠發(fā)光。
綠水擁抱著連綿的青山,碧波蕩漾。水,靜謐得像一面鏡子;水,碧綠得像一塊翡翠。微風襲來,波光粼粼。幽幽的綠,暗暗的綠,深深的綠,沉甸甸的綠,層層疊疊的綠,一圈圈由內(nèi)至外、由深至淺,呈現(xiàn)出不同的綠:深沉的、清新的、活潑的……這一圈圈碧波,這一片片平凡普通的綠,沉穩(wěn)堅定地陪伴著青山,樸素無華,悠悠綻放。
總能見到來鄉(xiāng)下寫生的年輕畫家。一身青色碎花裙,頭上別著綠色小發(fā)夾,在畫布上調(diào)出淺淺的綠。濃濃淡淡的水彩漾出春天的田野。交談后才知道她為了繪畫獨自漂泊,喜愛綠色,喜歡在鄉(xiāng)間寫生。
我問她為何只鐘愛綠色。她慢悠悠地說:“綠是自然原色,擁有無窮的能量、頑強的生命、坦蕩的性格。綠孕育著萬千生機與能量;綠是重負下的微小生命,不畏惡劣環(huán)境;綠是平凡質(zhì)樸的姿態(tài),坦蕩樸素。我愿意成為自然中一抹驕傲的綠……”
綠,到底是什么?它只是一片葉子、一片湖水嗎?不是,它是一種精神,一種任爾艱險、我自坦蕩的傲骨;就像大多數(shù)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普通人;是一群陪伴在我們身邊,不離不棄的親朋摯友?,F(xiàn)代生活太喧囂,我們需要“陪伴的綠”;現(xiàn)代社會太自我,我們需要“奉獻的綠”;現(xiàn)代風氣太頹廢,我們需要“傲氣的綠”。這個世界需要綠,我們的生活也需要綠。
教師點評
文章前半部分描寫自然景色,語言生動優(yōu)美,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小作者的文學功底可見一斑。后半部分通過青年畫家之口道出綠的內(nèi)涵,隨后利用設問提出自身見解,升華主題。整篇敘述渾然一體,行文層層推進,說服力強,引人深思。
(姚成成)
感悟桂花香 高藝碹
院前的幾株桂花悄然開了,秋天為她鍍上了一層金黃色。我剛踏出院子,就與一股濃郁的花香撞了個滿懷。幽幽的桂花香氤氳在四周,隨風飄蕩,令人神清氣爽。在陣陣花香中,回憶的浪花襲來。我仿佛又回到從前的那片桂園,那片故土。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記憶中的我正用稚嫩的童聲吟詩,晚霞中那片桂園歷歷在目。我老家的山坡上,有一片自家種植的桂園,一棵棵桂花樹整整齊齊的。盈盈月光下,一朵朵花仙子閃爍著銀白色的光輝,暗香襲來,那是家的味道,溫暖親切。
而眼前的幾棵桂花樹散亂地、熱烈地綻放著金色的花朵,好似天上閃亮的星星,在陽光下,投來斑駁的光影。濃郁的花香中,好似多了些陌生的氣味;盛開的花里,好像多了些疏遠陌生的感覺。城市里的桂花也很漂亮,可在我心里,她比不上家鄉(xiāng)的桂花。她本來是親切的、溫暖的,像親人一樣和藹,然而眼前只剩下這些清冷的、高傲的桂花了……物是人非,桂花與童年都隨風消散了,只留下淡淡的香……
一場秋雨一場涼。秋雨綿綿,花落了,香散了,心涼了。落花遍地,這些“金黃枯蝶”令人神情黯然。家鄉(xiāng)的桂花,你還好嗎?你是否還是記憶中的模樣……那個小孩子使勁兒搖著桂樹枝,叫喊著:“下桂花雨嘍,桂花糕出鍋啦……”家鄉(xiāng)的桂花,你還好嗎?在你的桂花雨中,我成長了;在你的桂花糕中,我離開了。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到了,咬一口家鄉(xiāng)寄來的桂花月餅,舌尖立刻縈繞著久違的味道。那種味道叫“家”,那朵桂花叫“童年”。時光流逝,我成長了,桂花仍是童年家鄉(xiāng)的味道。感悟桂花,感悟桂香,感悟童年,我的心中有一份回憶叫“桂花”?!叭碎e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痹谕晗诺臅r光里,桂花落了,只留下一縷桂香。桂花落了,落在心頭;桂香散了,散在心房。朵朵桂花般的鄉(xiāng)情綻放在心間,成為生活中的烙印,成為我一生的感悟……
教師點評
小作者是一個細心觀察生活、認真思考的女孩。在這篇文章中,眼前的“桂花樹”令她想起了童年的自己和家鄉(xiāng)的桂樹園?;ㄩ_花落,故鄉(xiāng)的人和物永遠是心中不變的真情。文章立意深刻、文辭優(yōu)美、體悟深刻,令人回味無窮。
(姚成成)
茶香縷縷伴我行 高藝瑄
深秋如期而至。盈盈月光下,我擁一縷秋風,拾一片紅葉,摘一根芳草,捧一杯綠茶,回味縷縷茶香伴我走過的童年歲月。
我的童年是在家鄉(xiāng)四川度過的。在那里,我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對茶的喜愛源于奶奶的一段話。奶奶常說:“茶同人,有道、有心、有靈。茶道是‘真之道,茶心是‘怡之心,茶靈是‘和之靈。人生好似這竹葉青茶葉,先苦后甜。孩子,你要知道苦是必經(jīng)的歷程,甜是飲后的饋贈。沏茶要用開水,茶才會清醇爽口,飲后余甘;人生要奮斗,才會有滋有味,苦盡甘來。沏茶若用溫水,茶便平平淡淡,索然無味;人生懶散,就會虛度光陰,碌碌無為?!蹦棠潭酥潜K茶香四溢的竹葉青,先嗅嗅茶香,瞇上眼睛輕呷一口,咂咂嘴又說:“孩子,奶奶希望你的人生會像一杯好茶……”當時的我似懂非懂地聽著。
奶奶贊美茶的那些話一直縈繞我心,可其中的內(nèi)涵我并未完全領悟,但茶香一直伴隨著我。每到清明時節(jié),便是竹葉青收獲之季。我放假返鄉(xiāng),奶奶總會用精挑細選的上等茶葉為我沏一杯熱茶。碧綠的茶針在滾燙的山泉水的沖泡下,根根直立,上下沉浮,茶芽朵朵,葉脈嫩綠,似片片翡翠在舞蹈。奶奶讓我觀察茶的變化,待到浮起的竹葉青沉淀時,頓時滿屋生香,茶香四溢。奶奶說:“孩子,你看,只有歷經(jīng)磨難,茶香才能濃郁,茶水才能透亮,茶葉才能舒展?!蓖啻淠劬G的茶葉,我點點頭。此時,像奶奶一樣擁有如茶般的性格、如茶般的人生的愿望在心底萌發(fā),這顆種子在奶奶的悉心培育下生根發(fā)芽。
離鄉(xiāng)前,我與奶奶依依惜別。奶奶說:“孩子,不要不舍,去天津那樣的大都市實現(xiàn)你的人生理想。只要心中有茶的種子,無論走到哪里,茶香都會伴你成長!”
我的心仿佛停留在縷縷茶香的童年歲月。奶奶如茶的性格澆灌著茶的種子,讓縷縷茶香伴我一生!
教師點評
童年的小作者生活在異地,因奶奶對茶的偏愛,便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叭松撇琛?,在奶奶的教導下,她也悟出了這些成長的道理。思念茶香,想念奶奶,成為文章的線索,優(yōu)美的語言、清麗的文字,彰顯小作者敏銳的才思。
(姚成成)
我看高藝瑄
你是同學們心中的榜樣,你是大家眼中的溫婉才女,你用自己優(yōu)美的語句、新穎的視角描繪出一個個新世界。加油!我相信你的文章會越寫越好,你也會越來越棒!
——同學 王雨陽
你總能用準確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真情實感,閱讀你的文章就是美的享受!你的作文融入了你所有的感情,每次閱讀你的文章,我都會沉浸其中。
——同學 鄒可名
你的文字有一種不尋常的魅力,又具有強大的穿透力,能夠觸及人心中柔弱的地方,其中蘊含的情感更能打動人心,閱讀之后讓人久久不會忘記。
你成績優(yōu)異,積極向上,是同學們的好榜樣,相信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你會更上一層樓!
——班長 趙晉豫
高藝碹性格文靜,才思敏捷,總能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見解。她樂于助人,尤其在學習上幫助大家,分享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愿她不驕不躁地度過美好青春。
——同學 沈致霖
高藝碹感情豐富,豐富的情感來自成長,更來源于閱讀書籍。她從小就愛看書,兩三歲時,每晚睡前都要聽我講故事,我經(jīng)常讀得口干舌燥,嗓子都啞了,再看她眼睛瞪得溜圓,還不斷地催促我:“媽媽快講,快講?!?/p>
隨著一點點長大,她開始獨自看書,漸漸閱讀了很多名著。升入中學后,在姚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她愿意將心中的感動、對現(xiàn)實的思考,寫成一篇篇作文與大家分享?,F(xiàn)在的女兒,開朗自信,樂于助人,性格陽光,內(nèi)心充滿正義感和責任感。她愛文字,更愛大自然。
希望她能合理安排時間,讓閱讀變成涓涓細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讀書快樂,練筆也快樂。孩子,祝你早日實現(xiàn)理想,夢想成真,你是最棒的。
——高藝瑄的媽媽
生活中的高藝瑄是個安靜靦腆的女孩,專心致志做好每件事情,努力不張揚,隨和卻有主見。一年多的初中生活,伴隨著成長,她筆下的文字也越來越深入人心。
歲月無痕,年華有聲。
高藝碹細心觀察生活,將自己的所感所思融入文章里,以詩意的語言營造唯美的意境,用意蘊深遠的句子表達獨到的見解。在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里,相信她會用絢爛的畫筆,勾勒美妙的文學花園!
——語文教師 姚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