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劍
摘 要:漢語拼音的學習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學習漢字的基礎。小學生學好漢語拼音,對未來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教師要認真?zhèn)湔n,總結出拼音教學的有效方法,努力讓學生感受到學拼音的樂趣,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學習。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策略
拼音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幫助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在發(fā)展兒童的語言、促進兒童早期智力開發(fā)方面,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必須要活化拼音教學的課堂,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情況來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選擇適當?shù)慕虒W策略,使拼音教學生動趣味起來。本文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重要性、目前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現(xiàn)狀及其改進策略進行相關探討,以求教于同仁。
一、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重要性
漢語拼音作為漢語的基礎不可動搖,我國存在眾多的方言,拼音教學的意義不言而喻。因此拼音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地位。筆者認為,重視小學階段的漢語拼音教學,具有以下重要意義:一是拼音教學有助于學生識字,掌握了漢語拼音,就能借助拼音讀出生字的音,還能區(qū)別多音字,糾正讀錯的字音,在閱讀注音讀物中借助拼音認字。寫話、作文時,遇到不會寫的漢字,可以利用拼音查字典。二是拼音教學有助于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從低年級說話、寫話入手,從寫一句簡單的話到寫一段話。小學生在寫話時,會遇到很大困難,既不會寫字,要想解決這個困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拼音代替沒學過的字。采用這種方法有助于低年級的說話、寫話訓練順利進行。三是拼音教學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學會了漢語拼音,學生就能借助拼音閱讀漢字注拼音的詞、句、短文,閱讀注音的課文。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識字不多的情況下,閱讀比較豐富的內(nèi)容。這不僅能增加識字量,更能培養(yǎng)閱讀能力。
二、目前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筆者通過對道縣多所縣城和農(nóng)村學校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的田野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影響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主要因素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師方面的原因,筆者這里主要談談目前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與新穎性。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小學拼音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取得了重要的進步,教學內(nèi)容逐漸地創(chuàng)新,新課改背景下多數(shù)教師的共識,但是拼音教學依然沒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依然采取“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缺乏有機聯(lián)系,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欲望不高。
第二,教學反饋不及時,練習跟進不能及時有效。這樣就導致學生進行拼音實踐的能力較差,學生的拼音水平難以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情況與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及時地跟進配套訓練。但是,在當今的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大多數(shù)的教師無法及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強化,教師在布置作業(yè)與習題的時候一般都是抄寫,沒有其他的形式,這種練習缺乏實效性。
第三,教師的綜合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除了受到自己本身的條件與努力程度影響之外,還受教師素質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具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教師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者與傳播者,還是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的引領者。因此,教師的素質與教學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發(fā)展,但是在實際的拼音教學中,許多的教師教學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對拼音教學的教學方法鉆研不夠。
三、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主要策略
小學語文的漢語拼音教學對小學生以后語文以及其他方面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也是整個教學內(nèi)容中重要的一門課程。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特點,結合多方式教學,激發(fā)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筆者以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注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小學拼音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拼音教學。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一種由于機體需要而產(chǎn)生的穩(wěn)定、持久的內(nèi)驅力。如果造成認識結構不平衡的信息輸入,就可引起濃厚的學習興趣。拼音教學講究口形的微妙變化,讀音準確與否跟口形有著直接關系。一年級的孩子天性好奇、好動,樂于模仿新鮮事物,教學中,如果讓他們充分地動起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就會大大提高。所以,在拼音教學中我鼓勵學生“手舞足蹈”、大膽模仿、大聲發(fā)音。
第二,建立拼音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堅持生活化的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拼音的學習和運用是在口語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而人類語言的源泉是生活,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將拼音放在具體的生活環(huán)境中,讓它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展開學生想象的翅膀,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例如,在教學聲母“a”時,出示“阿姨”的圖片,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阿姨”的阿就是“ā”,學會了a的第一聲。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讓學生說句子的方式,將“ǎ”“à”的正確發(fā)音掌握。
第三,努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筆者以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可以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在教室的布置上特設了“拼音樂園”,當孩子用他的眼睛對這個既新鮮又陌生的環(huán)境進行觀察時,不知不覺就“無意識記”了拼音。二是利用多媒體或者圖畫,練習說話,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簡筆畫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如教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ye、yue時,在黑板上畫上一棵美麗的椰樹,又在椰樹的斜上方畫上一輪圓月,然后將分別寫有ye、yue的卡片拿在手上,讓孩子們區(qū)分,激起了孩子強烈的好奇心。三是借助游戲活動進行拼音的復習教學,教學拼音我們就要注重復習,將孩子的短期“無意識記”變成“有意識記”,最后長久地儲存在大腦里。
參考文獻:
[1] 沈蘇英.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4(12).
[2] 仲偉麗.改進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3(4).
[3] 劉建民.小學拼音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求知導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