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婷
摘要:李斯一生大謀略相伴,大能力作為,運籌謀劃,佐秦王蕩平六國天下歸秦。但“倉鼠”人生觀終使其在歷史的大抉擇面前茍且自私,為鼠目寸光的昏庸之輩所屠戮,慘淡收場。
關(guān)鍵詞:李斯;倉鼠;大一統(tǒng);鉆營
閱覽先秦史,李斯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后世評價也很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千古一相之譽等?!妒酚洝分兴抉R遷單列《李斯列傳》,開篇說“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shù)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①,寥寥數(shù)語,一篇勵志故事躍然而出。說的是出身不高的李斯看見廁所老鼠,吃的是大便,見人和狗來,驚恐而逃;米倉的老鼠,吃的是糧食,肥碩悠然。將廁鼠與倉鼠比較,李斯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出息,無所謂能干不能干,貴賤貧富,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機會和選擇好環(huán)境。
有人曾為此將李斯的感嘆總結(jié)為 “老鼠哲學(xué)”。即自私自利和不擇手段等。(見鮑鵬山《寂寞圣哲》東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183頁)對這種解釋自己不敢完全茍同。但終覽李斯顯赫但悲嘆的一生,終和他的“倉鼠”人生觀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戰(zhàn)國時期人人逐利爭名,士人奔走各國,謀求聞達。李斯為飛黃騰達辭去小吏之職,師從荀子,學(xué)有所成后西行入秦發(fā)展,初追隨秦相呂不韋門下,后抓住機會向秦王獻計獻策,為秦王嬴政所賞識,陸續(xù)晉升為長史、客卿、廷尉。輔佐嬴政一統(tǒng)天下,建立大秦帝國,擁嬴政成始皇帝,因功勛卓著,被任命為秦國丞相。
縱觀其作為,他人生出彩之處有:
——為大秦并六國一統(tǒng)天下運籌謀劃。從制定方略、直言善諫,到分化削弱六國之策。蕩平六國天下歸秦,李斯功不可沒。
——一紙《諫逐客書》,秦王采納,千古稱頌。《文心雕龍·論說》贊之“順情入機,動言中務(wù),雖批逆鱗,而功成計合,此上書之善說也?!雹?/p>
——倡立郡縣制,反對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中央集權(quán)體制此后沿用二千多年有效的保證了地方穩(wěn)定,國家統(tǒng)一。
——建導(dǎo)“書同文字”,創(chuàng)小篆字體。親書《倉頡篇》七章,供人臨摹?!八剐∽肷瘢笞朊?。李斯書,知為冠蓋,不易施乎。”③語言各異,文字統(tǒng)一,對凝聚中華民族功不可沒。他創(chuàng)立的小篆字體與真、草、隸并稱中國書法四大書體。
——建議廢六國舊制,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貨幣,修馳道車同軌。為鞏固國家統(tǒng)一做出了積極貢獻。他還規(guī)定貨幣的鑄造權(quán)歸國家所有,私人不得鑄幣,違者定罪,這有力的從經(jīng)濟上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他所主持鑄造的圓形方孔半兩錢因其造型設(shè)計合理、使用攜帶方便,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
史冊若一直按此節(jié)律展開,善始善終,李斯的人生軌跡該是多么燦爛輝煌,也會彪炳青史。也不枉他在擔(dān)任丞相躊躇滿志時,使人鑄了一個“上丞相鼎”偷偷地埋在上蔡老家的地下,以資紀(jì)念自己的政治功勛④。然而,“鼠目”終導(dǎo)致其寸光,最后悲涼結(jié)局。
李斯為后世詬病的“污點”行為大略有三:
一是、參與迫害同窗韓非,使之蒙冤而死。
二是、建議“焚書坑儒”。許多有價值文化典籍遭到焚毀,造成中華文明、中華歷史巨大損失。
三是、“聽高邪說,廢適立庶”(司馬遷語⑤),也許是腦袋進水了,秦始皇死后,他竟與宦官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昏庸無能的少子胡亥為皇帝 。結(jié)果是自己挖坑埋自己,為趙高所忌,唆使胡亥將李斯下獄,屈打成招,而后腰斬于市,夷滅三族。
出身小吏之家的李斯,桀然投身于戰(zhàn)亂紛紜的戰(zhàn)國時代,竭心盡力,奔忙一生,終致“官倉之鼠”的身位??桃忏@營,功立名遂,位極人臣,連兒子們?nèi)既⒓{了秦室公主,這時的李斯偏又惴惴不安起來,“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當(dāng)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者也。⑥”淫于富貴而又憂心忡忡,持爵祿之重,卻阿順茍合,精于安邦治國,又嚴(yán)威酷刑,集文氣才華與“魔鬼”酷吏于一身。歷史曾有一幕情節(jié)被記錄,說李斯在求學(xué)期間,與同窗韓非一同聆聽老師荀子關(guān)于人性性惡論的慷慨演說,聽到精彩處,一同共鳴,“韓非越席起舞,李斯擊節(jié)長歌。其辭曰:形生有極,嗜欲莫限。達鼻耳,開口眼,納眾惡,距群善,方寸地,九折板。為人作崄易,俄傾成此蹇。多謝悠悠子,悟之不亦晚”。當(dāng)時二人何等豪邁灑脫,文采斐然。⑦
觀李斯一生,大氣魄開場,大謀略相伴,大能力作為,終以茍且自私,陰謀慘淡收場,為鼠目寸光的昏庸之輩所屠戮,真乃悲劇人生。清初文人丁耀亢評價:“李斯嘗為倉吏,見倉鼠而樂之。吾觀斯死生,亦一鼠而已。始而謀飽,終而嚙人,秦之社遂以空。及東門黃犬,仍思顧兔,馳心猶未死也。矯詔殺人而致族滅,不亦宜乎!高則刑余匹夫,死亦不足責(zé)。⑧”
參考書目及備注:
①⑤⑥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中華書局1972年版全十冊本第八冊,第2539-----2563頁)
②劉勰《文心雕龍·論說》(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171頁,中華書局1986年12月出版)
③唐張懷瓘語(見李昉《太平廣記》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9年版第3冊第1573----1574頁)
④(見張中義 王忠堂 王寬行《李斯集輯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117頁)
⑦歐陽詢《藝文類聚》中華書局1965年版上冊385頁
⑧丁耀亢《天史》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