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路寧
摘 要:縱觀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各種改革進行的聲勢浩大,而且“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著??傮w上看來,主要有兩種教學方式,一是沉悶、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另一種是追求刺激、花樣繁多的教學模式。語文課堂教學是語文課程最主要的陣地,直接決定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參差不齊,教學效果也長短不一。2011年《語文新課程解讀》中指出:“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加強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統(tǒng)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币虼?,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是語文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轉(zhuǎn)型;讀寫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作為語文課程最主要的陣地,直接決定著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對閱讀和寫作能力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課改的轉(zhuǎn)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讀寫能力將決定學生的應試考試成績,以及整體素養(yǎng)的提升,意義非凡。
1針對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在讀寫方面存在的問題
1.1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聽講為主
課堂教學仍然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聽講為主,沒有體現(xiàn)新課改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填鴨式”教學方式盛行,教師成為了知識的灌輸者,學生是被動接受者。教學形式固化,沒有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多語文老師在課前認真?zhèn)湔n,積極查閱相關(guān)資料,做到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了然于心,接著要在一節(jié)45分鐘左右的課堂上大展身手,大講特講,而學生則變成了灌輸?shù)慕邮苷?,在一?jié)課里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著當聽眾、受眾,看著老師講解,知識接受了多少就因人而異了。
1.2課堂教學功利化,知識被分揀,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讀寫能力
由于教育考試制度的原因,許多學校和老師為了贏得家長的歡迎,取得中考、高考的高升學率,課堂教學急功近利,對于考試要考的內(nèi)容大講特講,不考的內(nèi)容少講會純粹不講。重視課本和試卷固化知識,輕視實踐操作知識。使得學生所學知識僅僅只是停留在課堂上。重答題方法的套路講解,輕語文讀寫實踐感悟;重議論文和記敘文知識的學習,輕說明文和應用文的訓練;重方法的指導,輕實際讀寫感悟。
1.3課堂教學模式固化、單調(diào),缺乏創(chuàng)意
不少語文教師上課的教學步驟總是:①導入;②預習檢查(生字生詞、作者簡介)教學;③初步感知,段落劃分、分析、歸納;④概括文章主題;⑤歸納寫作特點。語文課堂教學程式化,缺乏創(chuàng)新,導致對學生讀寫能力的輕視與擠占,丟棄了語文的本質(zhì)和本真——閱讀感悟,讀出個體真實的感受,而這種感受因人而異。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讀寫能力只能是停留在一些方法和套路上,達不到咀嚼、品味、感悟的效果,也寫不出具有真情實感、發(fā)自肺腑的語言。
1.4對教學設備的使用走極端
或者仍然是傳統(tǒng)“一支粉筆走天下”的模式,或者整堂課都在多媒體上操作,黑板空空如也。前者沒有或拒絕使用新的教學設備,教學方式太單調(diào),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后者一味注重多媒體的使用,輕視了語文教學重視寫的本真。
2提高中學生的讀寫能力應該采取的措施
2.1邊讀邊積累,做好讀書筆記
針對當前學生閱讀量少,腹中無物的現(xiàn)狀,要鼓勵和要求學生大量提升閱讀量,在讀的同時做好讀書筆記,將好的詞句片段摘抄下來,不時翻看,從而加強記憶,以達到閱讀積累的目的??上葟闹袑W語文課本開始。例如《春》中景物的描寫,《貝殼》中哲理名句。文學大家冰心、錢鐘書等在青少年時期就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堪稱典范。
2.2掌握讀書方法,真正走進文本
常見的讀書方法有泛讀、精讀、通讀、跳讀、速讀、略讀、選讀等方法,而對于不同的文章,教會學生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在課堂上作示范講解。例如對一篇文章整體把握可以采用泛讀法,針對具體的問題可以跳讀到某一段,對特定的句子進行精讀賞析。在課堂上,教師絕不能代替學生自身的閱讀,要讓學生靜下心來讀進去,采用提問法和分組學習法,將學生的閱讀感受說出來,甚至寫下來,這是學生個體化的行為,老師應及時進行鼓勵和評判。
2.3多讀多練,讀經(jīng)典作品
當下各種流行書籍盛行,大多以反映青春期男女生故事的居多,這些書籍語言粗糙,嘩眾取寵,不利于中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要引導學生閱讀經(jīng)典作品,不僅要在課上做足功課,而且還要在課外布置相應的閱讀篇目。例如上《楊修之死》一文時,老師講解《三國演義》中曹操其人其事——“曹操誤殺呂伯奢”“曹操夢中殺人”等故事,定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從而走進名著,從語言到價值觀,受益匪淺。
2.4掌握一定文體文章的閱讀和寫作答題方法。
為了切實提高中學生的讀寫能力,掌握各種文體的基本知識和答題技巧勢在必行。例如記敘文題目和含義的作用、景物描寫的作用、品讀句子和字詞、尋找行文線索、分析人物形象等;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論證方法及其作用、論證思路、補充論據(jù)等系統(tǒng)性的知識;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應用文的寫作。
2.5運用多種寫作手法增強藝術(shù)性
大量的閱讀積累無疑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但同時,寫作上還得運用一定的寫作手法,才能使文章波瀾起伏、更有藝術(shù)性,讓學生掌握常見的寫作手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注入常見的寫作手法:懸念、照應、聯(lián)想、想象、抑揚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敘議結(jié)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側(cè)面結(jié)合、比喻象征、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3總結(jié)
中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閱讀和寫作水平,但是參差不齊,于是課堂教學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必須向45分鐘要質(zhì)量。在處于教學轉(zhuǎn)型期的今天,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利用轉(zhuǎn)型期的有力因素,使真正的素質(zhì)教育落到實處才是語文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