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溝通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方法,特別是在民辦高校的輔導員和學生之間,國外有位學者曾經(jīng)有過關于“交往(溝通)行為理論”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民辦高校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問題,通過對材料調研、分析,最后使兩者之間可以高效溝通。
【關鍵詞】民辦高校;輔導員;溝通管理
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學校的一部分,隨著民辦高校的數(shù)量增多,其在教育事業(yè)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公立比民辦學校錄取分要高,且同樣狀態(tài)下,學生素質也要高一點,但是民辦校學生的優(yōu)點在于有自己比較擅長的學科。以上所有情況都顯示出,為了使人民成立學校發(fā)展長遠,就要在平時的教育中多進行素質教學,取長補短,在能達到高效溝通的基礎上管理班級。
一、溝通在民辦高校輔導員和學生間的重要性
現(xiàn)在有些學校有師生關系不融洽、冷漠等不正?,F(xiàn)象比較多,這樣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師生沒有很好的進行溝通交流。在教學階段更加合理,有序可以逐漸改善這樣的情況,這也可以和德國哲學家的“交往行為理論”極其相似。文章主要的研究內容向讀者提供了一些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案例,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兩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具體如下:
案例分析:
合肥一所??茖W院(民辦院校),輔導員針對不同心理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可以是直接溝通,電話交流或者是視頻等,學生處于叛逆時期,不喜歡被老師安排,也有一些不喜歡學習,家里條件富裕,排斥和輔導員溝通,但是如果老師經(jīng)常耐心鼓舞他們,也可能慢慢改變這樣的情況。
學生的角度就是,從內心上感覺被老師管的太嚴格,任務量太重。
安徽一所三本學院(民辦院校),老師和學生之間也采取多樣化的方式,面對面、視頻、電話等,但是家里都比較嬌慣孩子,學生就會產生自我主義的想法或者是不能獨立自主,老師要一直督促學生學習等。
學生的角度是,老師管理嚴格,對以后考研,考公務員有很大幫助,能夠理解老師對我們負責,想多和老師溝通交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新華學院,輔導員:我們比較年輕,和學生相差不多,和學生就像朋友,但是關系太近,有些事情不方便直接和學生說,就需要和學生保持距離,學生慢慢就會排斥我們。
學生:比較喜歡和輔導員在一起交流,年齡相差不多,沒有代溝,也能學到很多知識。
綜上所述,輔導員嚴格要求學生,是和學生之間交流的主要障礙。
二、導致民辦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之間溝通障礙的原因
(一)輔導員隊伍年輕化
在民辦學校教師流動頻繁且比較年輕,沒有教學經(jīng)驗,且對學生的管理也缺乏想法,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輔導員的工作,輔導員年齡和學生相差不多,可以比較直接和學生溝通交流,沒有距離感,但是沒有類似經(jīng)驗,不能很好的定位自己。
(二)心理個性差異
輔導員和學生經(jīng)歷不同,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也不一樣。輔導員內心認為學生應該服從老師的安排,但是學生卻覺得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希望自由,不被管理控制,這樣就會在兩者之間產生障礙,不能有效的進行溝通交流。
(三)缺乏“同理心”,不能換位思考
輔導員心理:渴望被尊重,服從老師的管理和安排,使輔導員的工作可以順利進行;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學生沒有達到,有落差。學生心理:老師應該和藹平易近人,但是現(xiàn)實里老師比較嚴厲;我們既然交學費,老師或者是學校其他人員應該是服務者的角色。兩者所處的角度不同,想法不一樣,就會有障礙。
(四)溝通方式和技巧方面存在問題
溝通的場所一般都是在辦公室,這種環(huán)境學生可能有壓力,老師比較嚴厲,所以不能有效溝通。所以,雙方的交流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
三、消除溝通障礙的溝通管理策略
(一)輔導員要了解與學生溝通的形式和作用
輔導員通過網(wǎng)絡和學生交流,能夠隨時隨地進行,通過不斷的溝通,也可以很好的掌握學生的心理以及生活狀態(tài),當面對面溝通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肢體語言看出學生的內心想法,這種方式在如今實際生活中不常用,但是效果顯著。
(二)掌握師生間溝通的原則
(1)主動原則。學生年齡比較小,老師要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2)平等原則。溝通都是兩者進行的,輔導員和學生的地位應當是平等的。(3)信任原則。在交流的過程也是心靈彼此信任的階段,雙方都要坦誠、真實,用耐心細致的語言彼此溝通。(4)尊重原則。溝通交流要互相尊重,不要用嚴厲的態(tài)度去壓制學生,學生也要尊重老師,不能魯莽。(5)差異原則。輔導員講話的內容要因人而異,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后采用恰當?shù)姆绞綔贤ā?/p>
(三)增加與學生家庭的溝通
常言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老師對學生管理時,家長也要主動配合,才能保證溝通的質量。通過家長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后,老師可以因材施教,家長也在教育階段起到了輔助作用。
(四)講究溝通的技巧
聽也是一種學問,輔導員善于傾聽,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后,因材施教,在聽時也要謹記:熱情耐心,學生在良好的氛圍里,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表達最真實的感受;放松友好,讓學生自由的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鼓舞激勵學生不斷進步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學生的尊重,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聆聽;留意言外之意,學生想法比較前衛(wèi),可能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會用其他方式表述給老師,輔導員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表達,細心的體會,從而有效解決。
四、結語
溝通是一門有學問的知識,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要互相尊重,輔導員理解學生的行為方式和心理活動,通過高效的溝通,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工作,使教育發(fā)展更加科學嚴謹。
作者簡介:劉可(1980-)男,漢族,安徽壽縣,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會計學院,輔導員,主任科員。
參考文獻:
[1]任全戶. 民辦高校輔導員和學生間的溝通管理探究[J]. 新校園(上旬),2015,(12):147.
[2]何磊. 民辦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探究[J]. 知識經(jīng)濟,2014,(21):165-166.
[3]朱敏,張琳. 民辦高校輔導員和學生間的溝通管理探究[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02):175-176.
[4]思維. 民辦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溝通的原則與技巧[J]. 教師,2009,(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