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方淑
教學是一種文化傳承活動,也是一種以理解為基礎的體驗生活和建構生活的過程。教學需要師生共同高度融入,而枯燥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產生倦怠之感?,F(xiàn)代的教學方式更關注的是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形態(tài)、情感心理及其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注重教學的生活化問題,尤其是語文教學,更要與生活相聯(lián)系。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探討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問題。
一、語文教學觀念的生活化
為了樹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老師首先應該樹立新觀念。即在生活的大背景下,本著尊重學生的已知,基于學生的已有生活進行新知體系的建構,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內在要求是回歸教師的教學生活世界、實現(xiàn)教學的生活化、追尋教學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師主體意識發(fā)展的內在要求?!?/p>
樹立語文教學生活化的觀念,首先應該樹立新型教本觀念。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言:“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边@要求老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生動有趣的例子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樂趣,同時,也要求學生多進行拓展型的閱讀。而閱讀,能使學生更廣泛地接觸生活,開闊視野,學會表達,從而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
其次要明確教學技能的生活化。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善于運用教學語言,引出學生的語言,這才有提高學習效率的可能。而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是與生活相聯(lián)系,一位教育專家所言——“語文一旦與生活相聯(lián)系,馬上就能生動活潑起來?!睂崿F(xiàn)教學的生活化,才能有效地建構教學生活的意義世界。生活化的課堂行為要求多元開放,將語言實踐與人文關懷融于教學之中。要實現(xiàn)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學語言感召具有關鍵性的導向作用,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因此,教師語言在引導、過渡、激發(fā)學生興趣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語言的生活化,是樹立生動的語文教學觀的基礎。
二、語文教學方式的生活化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科課程生活化。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把語文教學生活化,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學習的本質是人類個體的自我意識與自我超越,這是教育哲學的視野。因而,它對學生意味著主體的凸顯、個性的張揚、創(chuàng)造力的展現(xiàn);對教師,也意味著享受、欣賞與理解。教師要善于緊緊抓住教材中與我們實際生活相關的內容,課前吃透教材,了解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態(tài)度、方法等方面;在教材中從適當?shù)慕嵌葘ふ覍W生學習的興趣點,捕捉教材中有利于教學的生活元素,進行充分預設;在課堂中隨機應變,捕捉隨時出現(xiàn)的教學“火花”,創(chuàng)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
如教授學生“挨”這個多音字時,如何讓學生從生活中來掌握讀音呢?一位老師給學生編了一個“小蝌蚪與青蛙博士的奇談”的故事:小蝌蚪在河里游泳的時候遇見了青蛙博士,他們開心地聊了起來。天黑了,蛙博士擔心小蝌蚪的安全,便對它說:“小蝌蚪,還不快回去,要挨媽媽屁股的?!边@時,老師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挨字這里怎么讀呢?”學生們紛紛查閱字典,老師相機引導討論,使學生明白了兩種讀音都可以,但不同的讀音表示的意思卻完全不同了。這就是生活化教學的魔術性,給課堂營造了一份創(chuàng)新帶來的驚喜。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為學生呈現(xiàn)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會讓我們的教學獲得嶄新鮮活的生命力,當然,方式不僅僅是故事。我們還可以讓一片綠葉,一束紅花,來到我們的課堂,讓一只不經意間飛進教室來的小小鳥,成為我們與生命對話的契機。
三、語文教學情感的生活化
愛因斯坦說,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東西。那什么是能讓學生終身受益且難以忘懷的呢?新課程教育理念倡導“以人為本”,用人文精神關懷學生,這就能很好地回答愛因斯坦留給我們的問題。所謂人文精神,是指蘊含于人類社會學科中的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和價值的關懷,在教學活動中便體現(xiàn)為老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诖?,教師的教學情感,都要試圖與文本融為一體。在品讀文本的時候,要聯(lián)系到生活,設身處地融于文本呈現(xiàn)的情境中,讓生活中的真情實感來到課堂,再帶著更高級的情感走出課堂,完成一次次情感的洗禮,使學生既習得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又受到美的熏陶,受到情感的震撼。也能讓學生們明白,語文的學習是終身的,保持著情感的閱讀,從生活中學習語文,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
當語文回到生活,我們在城市的綠化帶和公交車上看到詩歌時;當廣告語也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時;當“不許踐踏小草”變成“小草也是生命,愿君足下留情”時,我們自豪,因為我們語文教學的生活化,讓天更藍地更綠了,讓世界更美好了。因此,語文教學的生活化,不僅是語文教學的使命,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它終將會塑造出一座別有洞天的“三味書屋”,一座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處的“百草園”,學生們能品嘗到教學的甘露,感悟語文來源于生活智慧的總結,領悟語文學習的魅力。
【作者單位:內江市東興區(qū)石盤寨小學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