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羽
我生長在一個叫蘭州的城市,“兩房兩室”里全都印滿它的模樣。左心房和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處處張貼著從小到大的故事,不論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蘭州。
蘭州不光有“天下黃河第一橋”,有《讀者》,有牛肉面,有南北兩山,有黃河風情線,還有我兒時的軍醫(yī)學校,貪玩的大教梁軍區(qū)大院,度過少年時光的春風大廈,還有引吭尖叫的人文情趣。
蘭州春天比起江南來,總是姍姍來遲。可以理解,要爬上大高原,小腳碎步,走不快。來了,也不散開,在蘭州歡聚成堆。東方紅廣場看草,一坪一坪的,從草色遙看近卻無,到滿眼蒼翠綠景來;濱河路上看柳,看流水,從二月春風似剪刀,到春江水暖鴨先知;安寧看桃花,從含苞待放羞萌時,到人面桃花相映紅;什川看梨花,從忽如一夜春風來,到卷起千堆雪。
老蘭州人常說老土的蘭州方言,新蘭州人則說輕巧的蘭州普通話,這種新方言被民間命名為京蘭話,是進步的蘭州話,說雅了極富特色。曾經(jīng)出了個快板王叫張保和,打著竹板,把蘭州話說上首都大舞臺,和天津相聲、東北小品、陜西亂彈有一拼。可惜這種韭鮮的語言藝術,說到巔峰水準的人鳳毛鱗角,張保和之后,出了個王海,再……很少有人鼓鼓宣宣,把京蘭話送上大雅之堂了。倒是有京蘭話情結的蘭州人,給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連續(xù)劇的經(jīng)典片段配音,蘭州話的趣味揮發(fā)得淋漓盡致,聽者捧腹大笑,前仰后合。
說到特產(chǎn),蘭州最負盛名的要數(shù)冬果梨。梨子的長相平平凡凡,黃中帶綠,青中泛紅,女子小拳那么大,在立冬后成熟。擺在別的水果堆里,并不為人注意。它的妙處就是藏而不露,冬日,富有清肺止咳的功效。吃法與眾不同,與冰糖、葡萄干一起煮了,食盡果肉,喝窮果湯,精神大振。傳說唐王李世民的重臣魏征,因年已九十老母冬季哮喘,一連三日不上朝,百醫(yī)無效,尋來冬果梨的偏方試治,使得老母安泰無恙,逃離病痛折磨。李世民聞知,不僅不怪魏征耽誤朝事,還盛贊他孝道可嘉,醫(yī)病有方。冬果梨,經(jīng)魏征引薦,亦為皇家所眷,成了行俠宮廷的太醫(yī)們開方治喘的獨一味了。蘭州冬果梨有大小之分,小冬果梨的另一種吃法,是埋在青草里,捂成變質的黑軟的樣式,經(jīng)冷凍后,凝為結實的“冰球”,便于運送和攜帶。食時先化冰,不加任何附料,味道絕無雷同,數(shù)九寒天里,有清熱、潤燥、化痰的奇效。于右任曾賦詩大贊:“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軟兒香?!彼鼉r廉物惠,被民親民愛,因此也獲有另兩種親昵的別稱,“香水梨”“化心梨”。
百合,本是一種觀賞性花卉,六瓣的喇叭花型,鮮艷高潔。歐洲人曾把它視為純真少女的象征。法國和智利更顯偏愛,將其嵌入國徽圖案。追溯到我國古代,百合也入大家慧眼。南宋大文學家陸放翁便有題詩為證:“芳林移取偏中林,余地向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笨纯?,有百合花可觀賞,陸老先生高興得返老還童??!這種花相傳甚久,游歷到蘭州,被移植于七里河區(qū)特質土壤,經(jīng)過130余年培育,終成一道佳肴了,由觀賞性變?yōu)槭秤眯?。清光緒時期,培植出來的蘭州百合物以稀為貴,被當?shù)匾獑T獵為朝廷貢品,幾乎被壟斷,久久難入百姓家。時世變遷,科技進步,現(xiàn)在,蘭州百合的培育能力大為增強,已實現(xiàn)了普及和量產(chǎn),蘭州城里的每一個菜市,都能選購到肉肥味甘的百合了。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北宋文豪蘇東坡曾得友人寄送一包好茶,即興賦詩道:“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東坡的學生秦觀就大發(fā)感慨:“杯中佳茗淡如菊,懷里佳人靜如蕾。”意思是蘇東坡美哉開懷,舉杯有好茶,相依有賢妻。茶于中國人來說,成為一種普及性的文化。在蘭州地域,品茶要品三泡臺,也叫蓋碗茶。這種茶承于盛唐,興于當代,頗具皇家貴族氣質。茶的講究分兩部分,一部分為茶具,薄胎細瓷、精工彩畫燒制而成,呈喇叭型開口,玲瓏小巧,典雅脫俗,由茶蓋、茶碗、茶托三件一體構成,此茶也因之得名;一部分為茶,由浙江杭菊、福建桂圓、新疆葡萄干、甘肅臨澤小棗、云南荔枝干、天津冰糖等佐料配制而成,為茗中佳品。夏日,芳園間,泊船上,濃蔭下,天帳中,人們三五成群,品茶納涼,搓麻贏牌,低投資,高享受,好不自在。
蘭州大板瓜子,我小時候總叫它“大板牙瓜子”,個大、仁厚、皮黑亮,佐以香料炒之,味道老好了。得閑余,從早嗑到晚,越嗑越香,越香越嗑,燥潤適度,嘴不起皮。我原以為蘭州是種瓜之地,后來被行家?guī)ヒ豢?,瓜地都在郊區(qū),輻射至皋蘭、永登、靖遠等縣,蘭州只是加工和出售大板瓜子的集散地,以正林、林歌、烏麻園為代表的品牌占據(jù)上風。我還以為所有的西瓜籽都可以加工成大板瓜子,又錯了,蘭州大板瓜子是專產(chǎn)專用的,來自于一種叫籽瓜的西瓜分支品種,它有個有趣的乳名叫打瓜,是瓜農(nóng)給起的。因為它賴兮兮的欠揍,吃一拳才張嘴,供出瓜瓤和瓜籽。籽瓜與西瓜的本質區(qū)別在于西瓜是供人享用瓤兒的,捎帶享用籽兒;籽瓜是供人享用籽兒的,捎帶享用瓤兒。西瓜是寒性的,瓤兒有紅、黃、白,瓤多籽少,越沙越可口;打瓜是溫性的,瓤兒只有白中泛黃一種,籽多瓤少?,F(xiàn)在的人們越來越會吃,講究營養(yǎng)配餐,天然醫(yī)療。打瓜的食用不再單一。每到秋風掃地,西瓜下市,打瓜隆重登場,一直賣到大雪紛紛下,有肺熱的人兒抱回家。打瓜的瓤兒雖少,味道微甜,口感滑溜,食之如醫(yī),祛火退熱,利喉潤肺,何樂而不為?
蘭州是開放型的內陸高原城市,有青藏高原氣候、黃土高原氣候與裸質河川氣候交織,是中國稀有的避暑勝地之一。因為地理位置重要,自古是兵家看護國門的塞要重鎮(zhèn),而今亦是華東、華中聯(lián)系西部地區(qū)的橋梁和紐帶。蘭州人起地名,便不再局限于本土守勢,開闊眼界,賦予一些洋氣。比如芳草園,其實就是市中心地段上,林立的高樓擠夾的狹小的一處公園,原是一處老年大學,垂柳、翠竹、青松、蒼柏和一些別的喬木、灌木組成交錯在一起的兩三道回廊,傍著人工水塘,讓遲暮的腳步與嬌氣的金魚一起結隊暢游。許多時候,人們不是沖著小小公園的空間去游玩的,是沖著這芳香四溢的名字。
天下最美是西湖,連古人都贊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钡靥庪]原的蘭州,若不是黃河穿城而過,會缺水缺到石頭干裂,涸地冒煙,良田變沙土。一條水黃乎乎地擺在面前,不能讓它直直地流走,吸一些到市心子,注入較大的人工池中,沉淀成幽幽嫣嫣的明水,白日碧波蕩漾,清涼送爽;夜晚對鏡皓月,私語嫦娥。這池水于蘭州來說,算是臉面寬宏的大家閨秀了,可以謂之湖。于是蘭州人繞湖一周,沿岸修道,種柳栽花,積蔭攢香,引人納閑。湖中劃小舟,湖堤坐清雅,經(jīng)年修護,越來越景色連片,奪人所愛,名聲在外。蘭州人參見杭州西湖,拜了干親,喚大西湖姐姐,必然謙謙而稱蘭州湖為小妹,取親近的名字:小西湖。這名兒金巧,有逛蘭州城的外鄉(xiāng)人,傾慕而游,實在大開眼界!過后若干年,蘭州的其他物象不一定記住,小西湖清晰刻在心柱上,總是與大西湖相提并論,不失為一件美事。
在牛肉面行當,牛大碗顯得老土了許多,“一碗蘭”就充滿很多想象了。一碗藍天?一碗蘭花?一碗青花瓷?一碗藍格盈盈的民族小調?任你遐想,你的想象有多豐富,這店名就會乘長風破千里浪,不遺余力展翅翱翔?!敖鸲εH饷妗保欢χ?,身著金鏤衣,放言三界外,美食在我府,穩(wěn)奪天下客。這名赫赫在目,豪氣逼鄰,目標直指極致,不屈第二,讓人想到金鑾殿、金嬌屋、金頂子……有稀罕之氣,帝王御用之派。
蘭州燒烤也不輸彩頭?!按蟊砀鐭尽?,聽起來親切,有一種倚仗的含意,似乎在一雙如房梁一樣體現(xiàn)保護主義的大臂膀下,吃的踏實?!靶○捸垷尽?,凸顯輕松調皮色彩。你是流哈喇斯的小饞貓嗎?那么請來吧,這里為你準備了滋滋冒煙的各種美味,讓你一次饞個夠。“孫子燒烤”呢,讓人覺得特別小乖乖,進店享用的都是爺,您坐好嘍,點啥烤啥,羊腰子羊肚子羊肉羊筋白蘑菇,任你點,走起。
酒店賓館,好聽的名字就不勝枚舉了?!瓣柟獯缶频辍?,燦爛向陽,紅日當頭;“萃英大酒店”,人間精英,四方豪杰,聚之相映,離別相惜;“皇冠”“金冠”,一個是吾皇之冠,一個是尊身之冠,來者何方神圣?受此等大禮之遇,當人以物貴了;“藍蓮花酒店”,蓮花本圣潔,白質天成,偏偏有藍蓮相媲,獨絕品性,傲然入林,遇水則若宋詞,遇風則賦唐詩;“虹云賓館”,讓人想到“紅霞萬朵百重衣”,吉祥在上,福祿在下。
在蘭新市場正街出口的一個地方,霓虹閃亮著“領異賓館”。話說某位外地人乘公交入蘭,在人山人海處雙腳接了地氣,舉目一瞥:“噫,領導賓館,多有身份的一處下榻佳地,對,就它了,感受一下當冒號的感覺。”三下五除二辦了手續(xù)。在賓館住的也舒服,在蘭州玩的也嗨。臨走,開具住宿發(fā)票,接過一看,跳了起來,質問前臺服務小生:“外,外外,你什么文化程度?”回曰:“交大畢業(yè)?!薄澳闶峭馄沤檀蟮陌桑款I導的導不會寫?導的下面是一點,你搞成啥啦?一撇!這一撇撇哪去啦?撇到怪異的異處去了!領導賓館什么感覺?高大上!領異賓館什么感覺?俗凡曠!”服務小生指著身后照壁上的金字:“先生,您再仔細看看,誰錯了?”客人揉揉眼睛,可不嘛,弄了半天,我錯了!人家斗大的燙金漢字貼在那里,是領異賓館??!客人長嘆:“怪我看得太籠統(tǒng),一直以為住在領導賓館!”服務小生歉意地向客人鞠一躬:“我們雖不是領導賓館,但我們一直把顧客當領導,不敢怠慢。”客人不悅的眉頭舒展了:“罷了罷了,何必計較領導賓館還是領異賓館呢,享受優(yōu)質服務就行?!狈盏搅酥艿教帲€在乎什么呢,客人滿面春風迎來,春風滿面送去。
在雁灘區(qū)雁灘路上行走,即至末端,忽見一桿旌旗在道南站立高處呼啦啦地飄,基座略顯素養(yǎng)苗條,上批金書:“根地賓館”。大喜:“哇,這里有根據(jù)地賓館??!”由此想到烽火歲月,紅米飯那個南瓜湯啰的井岡山根據(jù)地,小米加步槍的陜北根據(jù)地,多么紅色,多么有勝利感、安全感!孤旅在外的人兒,舉目無親,一頭闖進這個賓館,那還不相當于找到組織,回到蘇區(qū),擺脫恐懼,溫暖生心頭,四體無危憂。根據(jù)地,故名思義,就是生根之地,依據(jù)之源,誰不向往?。∧矫膭?,想進去看看。再念一遍,噢,中間少了個字,有根沒據(jù)。游逛蘭州,幻覺與視覺觚籌交錯,區(qū)別就在于激動與冷靜之間。
兩條至關重要的大道,值得銘記。一條是佛慈大道,在黃河北;一條是讀者大道,在黃河南。黃河把蘭州城南北兩岸緊緊地穿在身上,盡管你畢生向它傾情,因不諳水性,依舊被它擋在一邊,等待橋的對接。
佛慈大道是為紀念佛慈制藥廠落戶蘭州,發(fā)揮了建設性的巨大作用而設。因為有了佛慈制藥廠,蘭州的中醫(yī)藥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時至今日,成為全國重要的傳統(tǒng)中醫(yī)藥基地。這得感謝1956年,上海佛慈制藥廠響應國家號召,以實際行動支援大西北,連人帶設備舉家遠遷荒貧的蘭州,使蘭州在中成藥制造業(yè)一躍而起,雄踞一方。你不能簡單地想成這是一個廠子的搬移,那些習慣于上海繁華大都市生活的技術員工,突然從天堂到苦旅,這得多大的勇氣和承擔?現(xiàn)代文明熏陶下的我們,為什么寧愿當北漂,當啃老族,當宅男宅女,也不肯到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貢獻才智?沒有比較就沒有高尚,沒有參照就沒有贊嘆。一條佛慈大道,讓我們徜徉在回想與敬仰里,知道什么叫歷史,什么叫以實際行動帶動和引領。
讀者大道廣為人們熟知,因為《讀者》雜志太負盛名,“天下誰人不識君!”它生于1981年,個兒長得出奇的快,曾經(jīng)月發(fā)行量突破一千萬冊,高居中國第一,世界綜合類雜志排名老三!這是一個多么令人頗費琢磨的奇特現(xiàn)象?。【哂修Z動效應的一本追求高品位的“中國人的心靈讀本”,為什么沒有出在政治中心的北京,經(jīng)濟中心的上海,前沿發(fā)展的深圳?在大西北的一座陌城,被幾個年輕人拿了下來。敢想、敢闖、敢干,付諸實踐,再遙遠的夢想也會變成唾手可得、殷殷觸摸的理想。人可以生活在不夠富裕不夠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心靈一定不能枕戈在絕望和嘆息中,精神的利器不能入庫,要時時擦亮,說不定就照耀了自己的世界和別人的世界,驅走了不堪回首的悲情。
蘭州的橋越來越多。古老的黃河鐵橋不再孤單,但它也暮氣重生,很不適應現(xiàn)代化的進程。1954年被國家撥款加固;1989年又全面大修;2004年再次大面積整修,結束通車歷史,改為永久性步行橋;2010年橋體完整抬高1.2米,增強泄洪能力。與它毗鄰的,有11座氣派宏偉的各式現(xiàn)代化大橋,有的似彩虹,有的似鋼琴,有的似琵琶,有的似波浪,有的似箭矢……
最讓人牽心的,要數(shù)黃河中立大橋了。據(jù)悉,早年,居住在北岸的農(nóng)民們要進城,得繞道很遠,從上游的一座橋上通行,常常花去他們很多時間。他們立志改變現(xiàn)狀,1996年自籌資金,用時一年半建起懸索式自用橋,命名黃河中立橋。2010年,蘭州市委市政府投入近兩億,在原址重建。一年后,新橋拔地而起,橫臥江上,暢通南北。新橋的氣派程度與壯觀程度比翼雙飛,讓人贊嘆。車流飛馳,游人摩肩,月掛橋上,影描水間。隨著大橋的開通,橋南橋北的建設也加快了步伐。橋南建起開放式的超大型體育公園,設施俱全,泳池、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鍛煉器材場、街舞場、廣場舞場……應有盡有,供人們強身健體;橋北建起以甘肅國際會展中心為軸心的龐大建筑群,附以開放式的奧林匹克公園,與橋南體育公園對應。昔日的荒蕪之地,今日的新興之所。
蘭州轄五區(qū)攬三縣。三縣乃永登、榆中、皋蘭。外地鐵桿同學戲言:永登,就是永遠被人蹬了。這解釋多有心里負擔,沉重,悲愴,沒有向陽之觀。我說,此言謬矣,永登,永遠攀登,無窮止境,是為本真之理。榆中,同學說,就是榆樹的中央。我道,太狹小啦,再大的榆樹也是獨木,它的中央能有多大?榆中,榆林的中央,廣袤繁榮的一片,顯得無比開闊,居于其中,大而富有,美不勝收?。「尢m,同學說是牛皋之鄉(xiāng)。我說南轅北轍了,抗金英雄牛皋是河南人。這里的皋蘭,皋是水邊的高地,蘭是讓敵人死于美麗夢幻之中的性感女士。也就是說,黃河之南,皋蘭山現(xiàn),皋蘭山下,皋蘭縣現(xiàn),這里女子皆如男,托舉太平鼓,敲紅蘭州城。
吾心偏向蘭州,它養(yǎng)育了我,我永情于它。蘭州從川道里崛起,越來越被外界清晰地看見,看見它的發(fā)展,看見它的變化,看見它的潛質,看見它的文化。身在外地,也是不折不扣的蘭州人,念起蘭州,也是別有一番滋味涌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