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新聞學院
本文以“瓜子二手車”(車好多舊機動車經紀有限公司)訴微信公眾號“互聯(lián)網(wǎng)一些事”(北京知為思科技有限公司、楊世界)侵犯名譽權勝訴及“摩拜”訴自媒體“磐石之心”侵犯名譽權敗訴為例,簡單闡述自媒體言論自由與商譽侵權的法律邊界,為自媒體行業(yè)言論表達提供一定參考。
2017年2月20日及2月27日,楊世界以網(wǎng)名“獨孤依風”在微信公眾號“互聯(lián)網(wǎng)一些事”和知為思公司運營的深喉網(wǎng)站及搜狐科技分別發(fā)布題為《Beepi倒閉為C2C模式敲響喪鐘看瓜子二手車等如何破局》和《二手車電商熱戰(zhàn)背后的冷思考》的文章。車好多公司認為文章存在惡意誹謗及中傷,對其商譽造成了惡劣影響,故對楊世界及知為思公司提起訴訟。
6月28日,北京市豐臺區(qū)人民法院判定,楊世界發(fā)文行為由知為思公司承擔責任?!禕eepi倒閉為C2C模式敲響喪鐘看瓜子二手車等如何破局》一文不構成對車好多公司名譽權的侵犯。但《二手車電商熱戰(zhàn)背后的冷思考》一文中的部分言語確有不當,故知為思公司應當對其發(fā)布的文章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停止侵權,向車好多公司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
2017年7月,摩拜認為自媒體“磐石之心”在多家網(wǎng)絡平臺發(fā)布的名為《摩拜融資6億美元仍是“水蛭”的命,一旦投資斷檔立即死掉》的文章,侵犯了其名譽權,故以名譽權糾紛為由將“磐石之心”運營者王斌訴至法院,索賠100萬元,律師費20萬元。
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摩拜融資6億美元仍是“水蛭”的命,一旦投資斷檔立即死掉》一文通篇是對“摩拜”共享單車此類新經濟形式的帶有個人色彩的分析和評論,并無對摩拜公司貶損的惡意,也未達到侮辱及誹謗的程度,對社會評價的降低,也無相應的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認為涉案文章未構成對摩拜公司名譽權的侵害,故對摩拜公司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駁回原告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以上兩個案件都是企業(yè)起訴自媒體商譽侵權的相關案例,但最終審判結果并不一致。仔細審視相關法院判決書,可以發(fā)現(xiàn),自媒體言論是否造成商譽侵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界定,我們可以此把握自媒體言論自由與商譽侵權的邊界。
實際是惡意指“明知其言虛假或罔顧其言是否虛假”的心理狀態(tài)①。在“瓜子二手車”與“互聯(lián)網(wǎng)一些事”的案件中,法院判定《Beepi倒閉為C2C模式敲響喪鐘看瓜子二手車等如何破局》一文并不構成對車好多公司名譽權侵犯的原因,就在于法院認為此文主觀上不存在詆毀車好多公司故意,客觀上沒有詆毀車好多公司的行為,只是對二手車電商市場的評論和分析,即不存在實際惡意。在《侵權責任法通論》中也提到:“名譽侵權中的過錯應當是指被告對不實聲明的主觀認知,即明知或應知不實卻仍然發(fā)布,而不應以不實的結果反推被告存在過錯,否則,即有違過錯責任歸責原則,而滑向久已淘汰的結果客觀歸責”。
過錯要件是判定商譽侵權是否成立的“四要件”之一。一些學者認為,侵權行為法上的過錯可以分為不同層次上的過錯,即構成要件上的過錯,違法性的過錯,本質的過錯②。在自媒體商譽侵權案件中,我們可以根據(jù)過錯的層次來確定相關的賠償和規(guī)范行為標準、協(xié)調利益沖突。如“瓜子二手車”事件中,“互聯(lián)網(wǎng)一些事”直接抨擊瓜子二手車“所謂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就是最大的營銷謊言”,已超出正常評論范圍且具有誹謗性質,而“磐石之心”雖然使用了“狐假虎威”“水蛭”等貶義詞形容“摩拜”,但由于不同語境詞匯的含義并不能一概而論,故其雖存在詞語過激行為,缺乏必要的良善,但并未達到侮辱及誹謗程度。
民事主體對其在工商業(yè)活動中所創(chuàng)造的商譽享有利益而不受他人非法侵害的權利③,公民的言論自由亦為法律所保護,公民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自媒體言論自由與企業(yè)商譽權具有同等位階,誰也不應該讓步于誰。公眾企業(yè)需要社會的監(jiān)督,每個人都有行使監(jiān)督的權力和義務,但自媒體不是法外之地,我們在行使言論自由權的同時,也應注意確認信息來源的準確性,本著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進行評判,而不是以謠博利,惡意中傷。
注釋:
① 賀文發(fā),張麗娜.兩起“誹謗”訴訟中“實際惡意”原則的適用比較研究[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3,35(12):151-152.
② 過錯的構成(2)-民事訴訟法論文-法幫網(wǎng) http://www.fabang.com/a/20111109/456505_2.html.
③ 吳漢東.論商譽權[J].中國法學,2001(03):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