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紅
一提起“補(bǔ)鈣”,很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吃鈣片。還真不是這樣。成年人推薦鈣攝入量是800毫克,50歲以上和準(zhǔn)媽媽、哺乳媽媽的推薦量都是1000毫克。而我國居民膳食中的鈣攝入量平均在400毫克左右,所以,對大部分人來說,每天需要額外吃鈣片補(bǔ)充上那缺乏的400毫克鈣。但如果平時飲食中奶類充足(300毫升以上)、深綠色蔬菜攝入多(500克以上),再配合其他日常飲食,是可以達(dá)到800毫克鈣的攝入量。這樣,就無需額外吃鈣片了。注意飲食,是更重要也更簡便的補(bǔ)鈣方式。
多數(shù)人都知道,豆制品、奶制品含鈣多,綠葉菜對骨頭的好處,卻少有人知,真是可惜。幾乎所有綠葉菜都是鉀和鎂的好來源,而部分綠葉菜還是鈣的豐富來源。
用數(shù)據(jù)說話。用牛奶作為參考:
100克全脂牛奶中,鈣、鉀、鎂含量分別是104毫克、109毫克和11毫克。
與之對比——
100克小油菜的鈣鉀鎂含量分別是157毫克、153毫克和27毫克;
100克小白菜的鈣鉀鎂含量分別是90毫克、178毫克和18毫克;
100克菠菜的鈣鉀鎂含量分別是73毫克、220毫克和58毫克;
100克西紅柿的鈣鉀鎂含量分別是10毫克、163毫克和9毫克。
可以看出,日常吃的幾種綠葉菜,都可以提供相當(dāng)多的鈣、鉀和鎂元素。有些蔬菜鈣含量是可以和牛奶相媲美的,而鉀和鎂含量超過牛奶。至于番茄、黃瓜、茄子之類的非綠葉菜,鉀含量比較高,但鈣和鎂的含量比綠葉蔬菜差得遠(yuǎn)。
從世界范圍來看,中國是少數(shù)綠葉蔬菜數(shù)量充足又價廉物美的好地方之一。有這么常見、便宜又有效的補(bǔ)鈣食材,應(yīng)該好好利用。
綠葉菜中含有很多草酸,草酸可是會妨礙鈣吸收的!鈣雖然多,不吸收,等于白搭。草酸的確會妨礙鈣的吸收,但是大部分常見綠葉菜的草酸含量并不高。油菜、小白菜、大白菜、芥藍(lán)、芥菜、綠生菜等絕大多數(shù)綠葉蔬菜,草酸含量都很低,因此其中所含的鈣是可以被人體吸收利用的。馬齒莧、菠菜和莧菜等少數(shù)品種,含有較多草酸。如果以牛奶的鈣利用率為1.00來比較,芥藍(lán)和菜心的鈣利用率分別是1.08和1.10。相比之下,菠菜的鈣利用率就只有0.26。當(dāng)然,只要把菠菜放在水里焯過,就能去掉一多半的草酸,而鈣卻不溶于水。這樣一來,菠菜的鈣利用率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鎂元素本身就是骨骼牙齒中的微量成分,而且有利于提高鈣的利用率。而鉀元素供應(yīng)充足能有效減少尿鈣的流失。另外,綠葉菜中富含維生素K。我們知道,維生素D能幫助鈣的吸收,而維生素K能夠參與骨質(zhì)的形成,達(dá)到強(qiáng)健骨骼的效果。雞蛋黃、動物肝臟和一些堅(jiān)果中也含有維生素K,不過它們不是國人維生素K主要的膳食來源。而綠葉菜、豆制品,是維生素K的好來源。用一部分豆制品來替換掉日常的大魚大肉,同時大量吃綠葉蔬菜,是健骨的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