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
大江孤涌一峰懸
——懷賴道寄先生
日頭往西去,竹蔭滿地
閣樓冷。你在鷲峰寺看花落
入了溪流,老僧推門就撞上香
去何坑寨的路都是羊腸
路邊亭柱上,停著一只蟬
也沒有鳴叫。你說要更上層巒
要與滿袖的白云一起回
你在銀瓶嶺僧舍住了幾晚
你睡的蓑衣還掛在墻上
滿天星子摘也摘不完
在金山寺。你摸過的斷碣
還有野煙,你聽到的
松聲韻如泉。歸鳥還在送
僧船,大江還在孤涌一峰懸
(注:賴道寄,明代寧化人,著有《甲乙稿》五卷。)
客去月登樓
——懷王躍鱗先生
去溪橋。江鸛在旋風(fēng)中舞
而沙鷗倦了,伏在石上睡眠
遠(yuǎn)樹和霧,早先都在畫里
秋水共長天一色。你說的沒錯
隔溪近水嘯,而遠(yuǎn)寺的
晨鐘還未敲響。再去一趟深山
山腰的木屋,就叫閑云去守好了
客去好幾天了,新月登上高樓
有點(diǎn)不習(xí)慣。你只好
扶起綠竹,又嗅香蘭
你要去百家村。楊柳岸十里的
煙還鎖著,荻花洲的荻花
在村頭已經(jīng)盛開。
(注:王躍鱗,明代寧化人,以賣油自業(yè)。)
暮鴉在松濤聲中飛
——懷丘驥先生
向晚筇竹為杖,跟來的還有
山風(fēng)和暮靄。爬過的山
還沒有幾十座,紫金山上
百草生,還有一座廟
松影動后,眠石也好像
不穩(wěn)的樣子。螢火蟲提著
小小燈籠,山行有了伴
其實(shí)上山是去見一位老僧
破瓦懸,再一聲犬吠
就要跌落下來。臨田寺的曇花
露出春,你或許沒有看見
花香也有聲響,還未沾風(fēng)塵
如果說起石上庵,你會指著
怪石上的閑云給我看
暮鴉在松濤聲中飛
(注:丘驥,明代寧化人)
木待居
——懷曾異撰先生
要等就在千樹下等好了
或許有美人來。柴門也不關(guān)
屋前有清池,七月荷花開
那就枕著荷香入眠
和我一樣也不忍看荷衰
深山一僧人來訪,坐下飲杯茶
可說禪,也可不說禪
那幅大士畫就懸掛在草堂
房梁上雙燕銜著新泥
在山前瞑坐,忘了時(shí)辰
隔著溪水聽梵音
山間的幽事,林下就占了
一半。山歌竹林外
薄暮的風(fēng)又吹起麥浪
?
(注:曾異撰(1590-1644年),祖籍晉江。受聘在寧化泉上授學(xué)多年,著有《紡綬堂集》。)
幾點(diǎn)橫鴉照斜陽
——懷劉坊先生
天臺寺的梅已開。香客未來
飛泉也無人賞,峭壁貼著窗開
你站在向晚的石橋上
澗云冉冉?jīng)]有矮下去
上烈山窠。天下就小了
彭蠡浪里有海鯨,洞庭波中
見落虹。七十二座高峰
所有的山峰都入了碧空
紫霧里藏斑豹,蒼云中
游赤龍。你登上了祝融峰頂
與僧共西望,指點(diǎn)云山
你在木皮殿里避雨,你在
會仙橋上聽鳴禽。你還去了
檀河,幾點(diǎn)橫鴉照斜陽
楊柳寫下的薰風(fēng),也都入了晚蟬
(注:劉坊(1658-1713)號鰲石,原籍上杭,客居寧化多年,著有《天潮閣詩文集》《八家翼》《三才指掌》《前八家》《古詩盼》等。)
你焚香,去捻動手中的佛珠
——懷僧如是先生
暮色覆蓋了冬花。金河岸
影落,水中的魚群四散
披風(fēng)劃霧的大雁已過瀟湘
還未折返歸林。曉霜
還在你眼中,又遇晚雪
玄草和墨云,本是一幅畫
還添你的驚訝。榆林舊是橫戈地
落葉底又傳來廝殺
荻渚,還是由你帶我去
橋邊的烏鵲,又惹上誰的離思?
閑書和偶畫,都是你
你還帶我看殘碑上的字
和天上的寒星。落木蕭蕭
你焚香,去捻動手中的佛珠
(注:僧如是,明代寧化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