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惠紅
廣州市花都區(qū)炭步鎮(zhèn)第二小學 廣東 廣州 510820
現(xiàn)階段社會對個人與他人的協(xié)調(diào)合作能力十分看重,比較重視群體中個體是否能夠準確表述自己的觀點、能否吸納概括他人的想法見解、能否在群體中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從一個人的合作意識、能力中便能看出其的基本素養(yǎng)。目前,小組合作成為了廣大語文教師十分推崇的一種學習方式,小組合作中學生心情愉悅,共同進行探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新課改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廣大語文教師應將小組合作學習積極應用到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性發(fā)展,引導學生形成和諧共處的思想意識,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小組合作第一個前提就是要確保分組合理,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在分組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應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注重分組的平衡性。首先,要確保小組成績上的平衡,每個小組內(nèi)既要確保有好成績,也要有成績一般、較差學生的存在,以此來確保各小組綜合實力相當。其次,要確保小組成員性格上的平衡,將課堂上表現(xiàn)活躍積極、表現(xiàn)沉默寡言的學生分在一組,讓表現(xiàn)活躍的學生去影響沉默寡言的學生,進而增加課堂的活躍性。第三,要確保小組內(nèi)紀律的平衡,將平時愛搗蛋、破壞課堂秩序的同學與遵守紀律的學生放到一組內(nèi),將愛搗蛋學生分開,沒有一起破壞課堂秩序的同伴,便會失去興趣,只能選擇通過學習來大發(fā)時間,從而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此外,教師在分組時還應加大對學生性格互補的重視,應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擅長領域的優(yōu)勢。[1]比如,教師在分組時將兩個偏科的學生放到一組,其中一名同學語文成績好、數(shù)學成績差,教師便可以將數(shù)學成績好、語文成績差的學生與其分到一組,以此來一定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不管是什么教學組織形式,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教學目標所服務的,對此小組合作同樣不能只注重形式,還應加大對教學內(nèi)容的重視。積極借助小組合作學習來提升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技能、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小組內(nèi)建立起平等互助的合作關系,讓每個組員對小組學習任務都能夠建立起一種責任感,保障小組合作學習不會僅僅只是一種形式。雖然小組合作學習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但也并非萬能,教師在借助小組合作開展學習時應確保選擇的學習內(nèi)容合適。對于一些學生閱讀課文、獨立思考便可以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傳統(tǒng)的全班教學,或是學生獨立自學就可以了。對于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探究性、開放性的問題,學生獨立學習有一定的困難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質(zhì)量遠遠高于學生個體學生。[2]
比如在教學“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文中“小鹿的玫瑰花有沒有白栽”這個問題小組展開討論,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在認知層面產(chǎn)生矛盾與沖突,從而全班進行交流,進而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這樣一來,不僅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還大大提升了小組合作的質(zhì)量。
小學語文這門學科,在大部分教師看來都是十分簡單,其實不然語文學科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學生需要下大工夫才能學語文這門學科。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同時加大對學生合作學習過程的關注,確保對學生們學習情況的評價及時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保障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基礎。[3]
比如在“鹿和狼的故事”這篇文章,文章主要講述了20世紀初,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因為一項錯誤命令的發(fā)布從而導致了凱巴伯森林生物鏈失衡而引起的巨大后果。文中羅斯福提出了人類如果只參照片面的認識便對動物的善惡益害進行判斷,有時也會導致嚴重錯誤的發(fā)生這樣一個道理,教育人類應尊重、遵循自然規(guī)律,保護生態(tài)平衡。六年級的學生對于文中的內(nèi)容理解上不存在多大的難度,但是要確保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意義,卻有一定的難度存在。對此,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指明方向,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指明文中羅斯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的鹿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效果如何?到底是什么導致了凱巴伯森林變成如此這樣?……引導學生通過以上問題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思考探究來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應適時加入學生討論,關注學習的方向、進度,并及時給予指導、鼓勵,通過及時的反饋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借助師生交流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之一,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自身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學生中肯的評價,以此來為打造高效語文課堂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