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蓉
新絳縣新紡學校 山西運城 043100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在正常情況下,注意力使我們的心理活動朝向某一事物,有選擇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動和其它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會提高我們工作與學習的效率。專注力不足會為一個人帶來巨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三方面:
專注力是學習的前提,特別是其選擇、維持功能是學習所必需的。專注力的長短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記憶過程。記憶先是短期記憶,然后是長期記憶,短期記憶能否轉為長期記憶,專注力是關鍵。而專注力不足,會直接影響大腦對事物的認知和吸收,因此在學習中常常會出現似懂非懂、粗心馬虎、丟三落四的現象,長此以往,不僅嚴重影響學習積極性,而且很容易導致自卑心理。
專注力不足小孩,會給人“沒家教”、“沒規(guī)矩”的印象,常常對自己的行為不能自控,摸摸這兒、動動那兒,未經思考話語就沖口而出,往往詞不達意或表達錯誤,會被誤解為愛搗蛋等,容易引起人的的反感。
此外,專注力不足的孩子情緒波動比較大,他們的挫折容忍度會比一般人低,脾氣亦比較急躁易怒,其他孩子的父母或小朋友都因此不愿與他交往甚至斷絕交往,久而久之,會被孤立,這會使得他們的行為問題更加惡化,最差的還會產生攻擊行為、反社會行為。
自我形象及自尊心的建立,是從自己的經驗及別人對自己的反應中逐漸形成的。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常常因被人孤立、取笑而感到不安,自尊心嚴重受損,這會影響其正在發(fā)展的自我形象以及價值觀的建立,會形成負面的自我形象及無價值感。加上因專注力不足造成的學習上的無力感,導致成績不理想,自信心會越發(fā)低落,時間久了,就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心理研究發(fā)現,人都渴望被注意被肯定,孩子喜歡引起父母正面的注意,而不是反面的注意。但成人的價值觀和傲慢往往對孩子的正面行為視而不見,對孩子的反面行為卻過分敏感,立馬就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對孩子而言,如果只有反面的注意或根本不注意,孩子的選擇通常是反面的注意,因對他們來說,反面的注意也比毫不理會好。結果,許多父母教給孩子的恰恰是他們所不想的。他們對孩子反面行為的緊張和注意,其實是給孩子反面行為的肯定和支持。
綜上所述,專注力對于小學生是如此的重要,所產生的意義也非常深遠,引起我極大的關注,因此,我便開始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們的專注力,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始實施:
要想讓學生專心的聽你講課,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涉及好幾個方面,最主要的是語言的溝通和情感的交流。
在課堂上盡量讓每一個同學都回答問題,而且給予肯定,并且多給那些不愛回答問題的同學一些鼓勵和機會,下課后我還主動和他們一起做游戲,一起談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以后,我發(fā)現同學們上課的狀態(tài)改變了,大家都能聚精會神的聽我講課,專注力提升了,理解力增強了,成績也越來越好,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師生關系有了質的變化,我真是感到無比的欣慰??!
所有的教師都希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仔細地聆聽自己講課,傾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在老師講課與其他同學發(fā)言的時候,課堂內能夠安靜,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學生能夠積極應對。例如在《玲玲的畫》這一課,讓大家來思考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呢?讓學生們在經過討論后積極發(fā)言,同時引導孩子們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再加以補充或提出不同的看法。在這樣的活動中,通過動靜有序的互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對別人的尊重,而且還可以對孩子的定性進行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注力。
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習慣。歌德曾講過:“一個人不能同時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會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分散精神的要求置之度外,一次只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做一件事就把它做好。”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做這樣的試驗:讓學生一次只做一件事和一次做兩件事。發(fā)現其結果差別很大,前者有90%以上的學生能把一件事做好,后者幾乎沒有學生把兩件事情都做好。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是培養(yǎng)學生專注力,提高其做事效率的重要舉措。
專注是最美麗的,專注也是滿有能力的,一顆真正專注的心可以無視任何的干擾,在最嘈雜的環(huán)境如一朵小花靜美的開放,無聲的散發(fā)著生命的芳香;也如同一粒種子,心無旁騖,不斷向上、向上,因為在它里面所蘊含的是參天大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