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jīng)濟的全球化,使得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經(jīng)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lǐng)域使用廣泛的語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英語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怎樣才能把《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滲透到英語教學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zhì)量呢?下面我們簡單了解一下。
關(guān)鍵詞:英語課程;信息化;全球化;學生
英語課程的學習,不僅是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更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英語的魅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磨礪學生的意志,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滲透新課標理念,優(yōu)化教學結(jié)構(gòu)。由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做了一些新的教學嘗試。
一、 注重改變英語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熱情
1. 多變的教學方法
(1)隨機應(yīng)變,適當刪除添補,提前推后?!皶臼撬赖?,人是活的?!彼晕覀兘處熢诮淌趦?nèi)容時,可以適當?shù)貙滩倪M行刪除添補,可以把一些內(nèi)容提前和推后。比如說,在學生剛接觸英語時,我們暫且不要急著讓學生去學會什么單詞、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動提前。
(2)在教學中常用各種方法,如“表演法”、“競賽法”、“游戲法”等。
①當“小老師”、“模仿秀”
比如說“Talk about it”這一模塊中,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帶有表情的說英語。如“I am hungry.”(學生可以作饑餓狀);“I am thirsty.”(學生可以作口渴狀);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臺表演當“小老師”,領(lǐng)讀英語句子。讓他們模仿教師平時上課時的表情、動作、鼓勵他們學著使用課堂用語。
②把身體語言帶入課堂
在教單詞或句子時,我們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做動作,甚至做夸張的動作或用夸張的朗讀語調(diào),孩子們特別喜歡?!癰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圓,“small”用兩個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個瘦的動作。學完單詞后,教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
③表演法
在教學中我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就是表演法。讓學生利用每節(jié)課的課前5分鐘表演鞏固已經(jīng)學習過的對話。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對話,針對本單元學習的內(nèi)容,能說什么就說,偶爾說錯也沒多大關(guān)系,重在鍛煉學生的說的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挨批評的壓力。
④兒歌說唱法
針對中學生天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用英語歌曲導入,組織課堂教學效果很好。在學習初一上冊有關(guān)顏色的單詞時選用英語顏色兒歌:“小黑熊,真頑皮,手里拿著大畫筆,畫片天空是藍色,blue blue是藍色,畫朵白云是白色,white white是白色,畫片草地是綠色,green green是綠色,拿起黑畫筆畫自己,black black是黑色,對著鏡子畫自己,黑不溜秋不美麗,哭著鬧著找mummy。”跟著唱兒歌,學生不一會就學會有關(guān)顏色的單詞拼讀和識記。在當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利用兒歌,“Are you sleeping?”引入,學生還自己利用課上學習的新單詞自編了歌曲,盡管唱起來不那么流暢,但是那是他們的杰作,他們也挺高興的。
2. 多樣的教學手段
基礎(chǔ)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wù)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學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針對學生的思想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形象性。應(yīng)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等直觀教學手段,都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英語學習興趣。
(1)多出示實物,貼近學生實際生活
我在教一節(jié)復(fù)習課時,為了避免機械枯燥的復(fù)習,事先我讓學生帶好實物,apple, pear, banana ...,還有學生現(xiàn)成的文具。上課了,我先出示幻燈片,讓學生逐一讀出單詞,然后用show me your ...句型讓學生舉起所說的實物。采用此法操練句型,學生興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2)動靜結(jié)合,提高效率
評價一堂課的好壞,標準在哪里?是不是說學生們一個個坐得端端正正地聽老師講課,當然不是。英語課堂不應(yīng)該只是老師講,老師講的時間不應(yīng)超過15分鐘,英語課堂應(yīng)當活躍起來,在課堂上學生能夠暢所欲言。
二、 注重學生聽說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素質(zhì)
1. 日積月累的強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對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們,可以把句子減縮成詞,就是重點詞教學。當學生了解到“詞”,再用詞擴展成句子。
2. 動作表演化教學
運用肢體語言,逐漸打破學生英語思維空間的局限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聽說英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到表情化,動作化。通過老師的肢體語言,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來演示輔助說明教學內(nèi)容,快速傳遞英語信息,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yīng)用能力。
3. 生活英語化教學
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這就要求老師盡量用英語組織和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從學生剛接觸英語不久,我就開始使用英語課堂用語。首先解決常用的一些句子: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Sit down.以后每節(jié)課堅持使用,并逐步增加詞匯量,日積月累,學生基本能聽懂簡單的課堂用語。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
興趣、知識和能力是現(xiàn)代學術(shù)最需要的,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所追求的,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拉近了課堂與生活距離,學生在類似生活的情境中學習英語,輕松愉快,學生聽說能力的整體素質(zhì),得到了較快的提高,我們只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參與一些積極有效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們快快樂樂的獲取知識,輕輕松松的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陳立云.新課標理念下的有機復(fù)習[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4.
[2]吳久宏.新課標理念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初步探索[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
[3]張宏澤.新課標理念下教改門徑的新思考[A].基礎(chǔ)教育理論研究論文精選(上卷一)[C].2004.
作者簡介:
田秀麗,山東省泰安市,山東省寧陽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