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樂 霞
(山西筑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在城市人口規(guī)模持續(xù)擴張、土地資源貧乏、公眾住房需求增加的背景下,高層建筑工程項目驟增,使得落實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工作愈加重要。就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而言,切實開展工作時需經由先進的消防電氣設計觀念,對設計方案予以優(yōu)化、改進,從而避免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不合理所致的安全事故滋生。
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應當秉持安全原則行事,與建筑消防設計規(guī)定銜接,選擇適宜的防范舉措,以確保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效果與質量。并且,其應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等規(guī)制的引領下,對自身設計能力予以強化,從而確保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不被威脅。
與多層建筑相比較而言,高層建筑不但高度更高,且建筑內部結構更為繁雜,一旦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沒有合理性可言,那么在有火災發(fā)生時,必將對建筑物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因而必須確保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落實到位,以確保高層建筑各大功能可正常使用。就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而言,需與此類建筑結構特征相結合,在室內、樓梯安全通道等位置配置照明系統(tǒng)、電氣設備和消防排水電氣系統(tǒng),對相關設備的運行負荷進行精確計算,選取適宜的供電電源,從而持續(xù)提升高層建筑接地系統(tǒng)的可靠程度。并且,因高層建筑功能較為繁雜,在相應層面對消防電氣設計產生了阻礙,若設計方案缺乏合理性,那么災害發(fā)生時便會對居民逃生構成影響。故而,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需嚴格依據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理念開展工作,規(guī)定時間對建筑物中的所有消防設備進行檢測,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且將其改進,以為居民人身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實質上,高層建筑消防電氣系統(tǒng)存在較強的敏感性,這對其重要性與國家政府對其的關注度具有決定性作用。就消防電氣設計范圍、內容而言,較為寬泛,國家對其有出具相應基本要求,以對消防電氣設計加以規(guī)范。具體如下:
一是國家頒行的建筑消防用電規(guī)范指出,應對高層建筑電氣系統(tǒng)的配電、設備電源、供電線路布置等實施科學、合理的設計,以在災害來臨之際,整個消防系統(tǒng)不被影響,供電不被中斷;二是設定火災應急指示標志,以保障火災出現時建筑物內的居民能依照指示標志進入安全通道逃生;三是配置火災應急照明系統(tǒng),在火災出現之后,應急照明系統(tǒng)需立刻發(fā)揮作用,給災難現場居民疏散、救援工作給予方便;四是設定火災自動報警與自動滅火系統(tǒng),并配置監(jiān)視系統(tǒng),從而盡早發(fā)現火災源頭將其控制,減輕其所引發(fā)的后果。
一般而言,高層建筑物中的火災自動報警裝置應設定在探測報警區(qū)域,該區(qū)域囊括相應數量的防火分區(qū)組,因高層建筑工程消防存在較強繁雜性,在區(qū)分火災探測報警區(qū)域期間,設計工作者應與建筑物各樓層面積銜接進行合理區(qū)分,且確保該區(qū)域面積與相應規(guī)制契合,因報警區(qū)域面積超過限值,那么便會對建筑功能的正常運用構成影響。
因高層建筑工程樓層較多,公共活動場所面積大,故而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應位于公共場所出入口位置設計手動報警裝置,樓梯通道和消防疏散出入口位置亦是如此。依照相應規(guī)制可知,高層建筑物中所有手動報警裝置間隔距離需在30 m以內,故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需與防火分區(qū)占地面積相結合,于適當的位置配置手動報警按鈕,且進行相關標記,對所有手動報警裝備間隔距離嚴加控制。
對火災自動報警裝置設計期間,設計工作者需先對火災警報設備有效設計,且掌握火災警報設備所在位置。通常,高層建筑火災警報設備均應裝置于各建筑樓層樓道口,在火災報警設備發(fā)送警報信令以后,樓梯、走道居民都可接收到報警訊號。因而,為確保高層建筑火災警報設備可以更為高效、可靠的運作,進一步增強報警信號的精準性,則火災警報設備和火災應急廣播便需分開播放,間隔時間以3 s上下最為適宜。
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切實開展工作時,應當采用先進的火災探測器具。就比較常見的火災探測儀有三種,即線性火災、可燃氣體、感煙探測器。因高層建筑工程各區(qū)域功能存在較大差異,故每個區(qū)域配置的火災探測器也應有所不同,消防電氣工作者應與各區(qū)域功能結合進行思考,選用適宜的火災探測器,且與火災類型、樓層高度銜接,把相應火災探測儀器結合運用。一般而言,高層建筑物中,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于常規(guī)場所可選擇感煙探測器,于計算機、發(fā)電機房中可選擇可燃氣體及線性火災探測器。
經由相應規(guī)制可知,高層建筑火災探測器和照明設備的間隔距離需在0.2 m以上,和室內空調安裝口的間距需在1.5 m以上,和消防滅火噴頭的間距需在0.3 m以上。故而,為確保高層建筑火災探測器順利運行,則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便應酌情增加探測儀器和照明系統(tǒng)的間距,以縮減高層建筑火災出現率。此外,切實設計期間,設計工作者需與高層建筑內部結構特征銜接,明確火災報警探測器配置數量,且規(guī)定時間對其監(jiān)測、養(yǎng)護,以增加相應設備的使用年限。
3.3.1自動水噴淋系統(tǒng)的設計
對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時,經由有效應用自動水噴淋系統(tǒng),可確保災情不會進一步惡化,對建筑物內的民眾人身財產安全予以保障。在火災出現時,該系統(tǒng)可以自行噴水,存在較強的降溫功能。處在科學技術持續(xù)發(fā)展的背景下,高層建筑自動水噴淋系統(tǒng)也獲取了較大進步,當前高層建筑物中配置的自動水噴淋系統(tǒng)已具有自動報警功能,能及時發(fā)送信號促使周邊居民疏散、逃離。
設計工作者可把消防設備和自動水噴淋系統(tǒng)結合使用,于相應區(qū)域設定。為確保高層建筑自動水噴淋系統(tǒng)高效運作,建筑物樓頂的消防水箱需一直維持滿水狀態(tài),以便火災出現時,消防水箱內的水能自動噴灑。為避免水資源損耗,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可于水箱出水管位置設定水流量控制開關,且把消防泵和壓力開關合理連接,在壓力開關接收消防泵發(fā)出的信號之后,可啟動水泵,消防水箱內的水便能自行經由管道到達自動水噴淋系統(tǒng),對火勢進行控制。
3.3.2防排煙控制裝置的設計
高層建筑防排煙控制裝置具體通過管井、排風機、門開關裝置構成。為確保此類建筑在火災出現時形成的煙氣有效排放,則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就應嚴格依據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規(guī)范,選擇先進的排煙系統(tǒng),以讓其高效運行。
對防排煙系統(tǒng)設計期間,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應選擇機械加壓送風模式的排煙系統(tǒng),并經由自然排風裝置對排煙系統(tǒng)進行啟動,以改善排煙效果。經由相應研究可知,當高層建筑出現火災,若不具備相應措施將其攔截、排出,則煙氣在1 min以內便能流竄至整個建筑,故設計工作者需設計豎向管井,以確?;馂臒煔馀欧判Ч?。
此次研究對高層建筑消防電氣設計進行了探討,望經由此為消防電氣設計工作者今后開展工作給予相應借鑒,并以此為高層建筑中的民眾人身財產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