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興
唐立梅,保定蠡縣人,1981年出生,浙江大學地質(zhì)學專業(yè)博士后,現(xiàn)為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我國首位乘“蛟龍”號潛入大洋深處的女科學家。先后榮獲“海內(nèi)外有影響力的《中國婦女》時代人物”、聯(lián)合國婦女署與網(wǎng)易舉辦的“女性傳媒大獎”、“首屆浙江最美科技人”等榮譽或稱號,入展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的“新中國百位女性第一與中國夢”展覽。
2017年11月8日,一艘前往南極進行科學考察的輪船“雪龍”號從上海啟錨出發(fā),進行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船上,一位來自保定蠡縣的女博士唐立梅,成為參加南極科考的第一位80后女地質(zhì)學家。此前,她因是中國首位乘“蛟龍”號下潛深海的女科學家而備受關注,這次,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航行,2018年元旦,唐立梅終于站在了白雪皚皚的南極大陸中山站,開始譜寫她人生的又一篇華章。
鍥而不舍求學路
唐立梅的家鄉(xiāng)是保定市蠡縣蠡吾鎮(zhèn)北南王村。唐家世代務農(nóng)為生,家境并不富裕。上世紀七十年代建起的土坯房,父親唐四啟和母親何桂清一住就是40年。就是這樣一個有點貧寒的農(nóng)家院,卻考出了兩個研究生——兒子唐立建是昆明理工大學的碩士,女兒唐立梅是浙江大學的博士后??恐N地和打工卻培養(yǎng)出了兩位高材生,老兩口幾乎成了村里的神話。
在父母眼里,唐立梅是個抱定信念不輕易動搖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她就立志將來要當一名科學家。母親何桂清回憶:“打小她就特別努力,一回家總是先做作業(yè)。本來都關燈睡覺了,可半夜卻總發(fā)現(xiàn)她還在看書?!背醺咧校屏⒚穼W習成績一直位于全校前列,可高考前連續(xù)三天緊張失眠,讓她發(fā)揮失常,最終,因家里沒錢支持她復讀一年,唐立梅極不情愿地被父親送到了本科二批的一所普通大學。父親唐四啟告訴唐立梅:“上什么學校都不要緊,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碧屏⒚肥莻€要強的人,她懂得父母的艱辛,從上大學開始,她就利用節(jié)假日打工掙錢,暑假也要在縣城里帶個家教,掙的錢貼補家用和供自己完成學業(yè)。
畢業(yè)后,唐立梅在滄州找到一份工作,一個月600元錢。但她卻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才干了一年多,她就瞞著家人備考浙江大學研究生。這一次還是沒能成功,因為微弱的差距,她被調(diào)配到了昆明理工大學。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她一邊讀研,一邊靠給大專生教授英語課程和參與導師項目賺錢,不但搞定了自己的學費,還資助家里蓋了新房。昆明理工的研究生還沒念完,她就對浙江大學的博士發(fā)起了沖擊。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她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浙江大學的地質(zhì)學專業(yè)博士。2010年博士畢業(yè)后,她到位于杭州的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面試,被順利錄取,從此開啟了她的海洋科考之路。
乘“龍”入海奇幻之旅
2013年9月7日,唐立梅有幸被單位選中,與同事乘“蛟龍”號赴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西坡下潛,進行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取樣與結殼分布情況調(diào)查及地質(zhì)取樣。這也讓她成為中國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下潛到2774米深度的女科學家。
雖然有印度洋和北大西洋出海經(jīng)歷,但沒有過下潛經(jīng)歷甚至不會游泳的她還是為這次科考做了最充分的準備:上船時就帶了六大本相關資料,又反復研究之前同事拍回來的采薇海山東側視頻,制定了詳盡的科學計劃。她還從船上找來泡沫板,雕刻出小魚小熊小星星的形狀,綁在“蛟龍”號的外部帶下海底,讓它們經(jīng)受深海壓力,變成“壓縮模型”,作為親歷大洋的紀念。
“蛟龍”號內(nèi)部載人艙直徑2.1米,除了設備,只能容納三人。因為蛟龍?zhí)杻?nèi)部沒有廁所,而整個下潛過程需要9個小時,下潛的前一天晚上,唐立梅就開始停止喝水。9月7日早晨八點鐘,唐立梅干咽下幾塊餅干和一個煮雞蛋,就和兩位潛航員一起登上了“蛟龍”號。這是“蛟龍”號第三航段第72次下潛。主駕駛員在正前方的主觀察窗,左舷右舷觀察窗各一人:一位是潛航員,另一位就是唐立梅。
下潛開始了,漸漸地,艙外越來越暗,艙內(nèi)越來越冷。突然,一道閃爍的光從窗前飄過,是發(fā)光生物!她算了一下,一分鐘能有十幾只飄過去,有時是一串亮光,晶瑩得仿佛雪樹銀花;有時是一個集合體在瞬間散開,估計是被這默默下潛的“神器”驚擾;更多的時候,它們像星星一樣一眨一?!嗝窗察o,多么美麗。她想起國外一位科學家說過的一句話:燦若煙花的海底。
下潛一小時二十分鐘,接近海山斜坡,深度2774米?!膀札垺碧枒彝T诤I轿鱾?,探照燈打開,一片白色的細沙在艙外騰起。“蛟龍”號慢慢向上攀爬,她瞪大眼,追著燈光搜尋,眼前是大塊分布的結殼、巖石,大片的沉積物,還有各種色彩絢麗奇形怪狀的生物:有像透明絲襪一樣的玻璃海綿,有像蝦一樣爬、長著六個觸手的???,還有兩米高的冷水珊瑚,柳條一樣纖細搖擺,被粉紅色的喇叭狀小花朵圍簇著……
來不及細細欣賞,唐立梅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拍照、觀察、記錄、讓潛航員取樣,水樣、沉積物、磷塊巖、結殼、冷水珊瑚、???、海膽、海綿、海星、海蛇尾、寄居蟹……整個作業(yè)過程,她都跪在窗前,忘記了工作外的一切。
9個小時很快過去了,從海底上來,完成下潛匯報后,她放松下來,才發(fā)現(xiàn)膝蓋酸痛,精疲力竭。而海底經(jīng)歷則像放電影一樣不斷在她腦中回放。
成功永遠沒有止境
在唐立梅看來,“蛟龍”入海只是短暫的奇幻之旅,伴隨科學研究更多的是枯燥、乏味和艱苦,尤其遇到研究瓶頸時更需要耐心和執(zhí)著。參加工作7年來,唐立梅有數(shù)次出海科考的經(jīng)歷,每次會持續(xù)兩三個月?!拔覀円粋€課題要盯3年左右,隨時隨地都在給自己加班?!碧屏⒚氛f,“科研工作者一般做的都是前瞻性工作,現(xiàn)在做的研究,可能50年后才會用得上?!?/p>
肯付出、愛學習的唐立梅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子課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海洋局青年基金等多項基金項目,在《EPSL》《GCA》等國際國內(nèi)一流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唐立梅參與錄制電視臺科普節(jié)目,撰寫科普文章,為小學生作海底科考之旅的報告,她寫的海洋科考知識文章生動有趣,知識性強,深受讀者喜愛。她榮獲2013年度“海內(nèi)外有影響力的《中國婦女》時代人物”,成為2014年第2期《中國婦女》封面人物。獲得聯(lián)合國婦女署與網(wǎng)易共同舉辦的“2014女性傳媒大獎”并榮膺“年度女性榜樣”“2015首屆浙江最美科技人”“最美浙江人——2015青春領袖”“2017浙江向上向善好青年”,入選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的“新中國百位女性第一與中國夢”展覽。
2017年8月,央視6套《國片大首映》中,唐立梅作為嘉賓參加了節(jié)目,與電影《戰(zhàn)狼》的兩位主演吳京和盧靖姍進行了交流互動,并向兩人贈送了禮物——“蛟龍”號潛水器模型和來自海底3000米深的大洋礦石標本。
對于今天的成績,她覺得并非因為自己特別聰明,而是因為刻苦和堅持。唐立梅的大量時間是在閱讀專業(yè)書籍和在實驗室里度過的?!霸脚υ叫疫\,我相信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碧屏⒚氛f。她的勵志事跡在家鄉(xiāng)蠡縣被制作成展板展示在蠡縣博物館和蠡縣中學,鼓舞和影響了一屆又一屆學子。
搭上“雪龍”去南極
如今唐立梅已當了媽媽,肩負著事業(yè)、家庭的雙重重擔,但對于攀登科學險峰的渴望與激情,比起前往大洋深處的那一刻沒有絲毫消減。對她來說,地球的南北極同樣有著迷人的魅力。2017年,唐立梅主動報名要求參與海洋二所在南極的科考活動,希望圍繞極地海洋地質(zhì)學開展一些研究工作,豐富自己的科研工作經(jīng)歷。
2017年11月8日,唐立梅從位于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nèi)基地碼頭乘坐“雪龍”號出發(fā),參加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把垺碧枌⑼窘?jīng)新西蘭、南極羅斯海到達南極中山站,隨后進行南極普利茲灣、戴維斯海和羅斯??瓶甲鳂I(yè),并啟動建設中國第5座南極考察站。根據(jù)計劃,此次南極考察總航程約3.7萬海里,預計于2018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碼頭。
啟航頭幾天,風大浪大,唐立梅暈船吐了三天,才終于可以坐下來寫點東西,她馬上拿起筆寫航行日志,等待在有信號的時候發(fā)回國內(nèi),與小朋友們分享旅途趣聞。11月14日,“雪龍”號上的“中國南極大學”舉行開學典禮,這是一所特殊的大學,學生是各個考察隊員,老師也是考察隊員,定期邀請不同專業(yè)不同領域的科考隊員授課,課程內(nèi)容上天入海,包羅萬象。唐立梅作為特聘教授講了第一堂課。她說:“我所理解的青春就是奮斗,無論命運怎樣坎坷,永遠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以滿滿的正能量努力實現(xiàn)自我?!?/p>
2017年12月2號,“雪龍”號進入南極圈破冰前行。克服暈船嘔吐、冰雪飄打、紫外線輻射等困擾,2018年元旦,唐立梅終于站在了處于極晝的南極大陸中山站。她極其珍惜這難得的科考機遇,沒日沒夜地工作著。在那里沒有網(wǎng)絡,也沒有手機信號,只有在隨行采訪的央視記者往回傳稿子的幾分鐘里,她才能順便給國內(nèi)的親朋發(fā)個信息。雖然南極的生活很艱苦,但她心里明白,一路的努力與堅持都沒有白費,她知道將來的自己會走得更遠。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安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