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敏,閔仲生,譚城
(江蘇省中醫(yī)院,江蘇南京210029)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種以皮膚干燥,瘙癢以及濕疹樣皮疹為主要癥狀的慢性復發(fā)性皮膚病,近年來其發(fā)病逐年增高。瘙癢是AD的重要特征,瘙癢誘發(fā)的搔抓反應可引發(fā)表皮糜爛、剝脫,以及出血結(jié)痂等繼發(fā)性皮損,誘使病情進一步加重[1]。瘙癢及其不自覺的搔抓反應還會影響患者睡眠,造成生活質(zhì)量下降。因此,控制瘙癢癥狀在AD的治療中尤為重要。
AD目前的治療以口服抗組胺藥及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或他克莫司等抗炎藥物為主[2-3],但這些治療并
不能充分緩解患者的瘙癢[4]。外用保濕劑在改善皮膚干燥癥狀的同時,還可減輕AD患者的瘙癢癥狀[5]。中藥養(yǎng)血潤膚飲在通過養(yǎng)血潤膚改善皮膚干燥癥狀的同時,也可減輕AD患者的瘙癢感覺[6]。但干燥與瘙癢在AD患者的相關(guān)性尚缺乏足夠的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血虛風燥證型多見于慢性特應性皮炎患者,我們通過記錄該證型AD患者的皮損干燥程度和瘙癢程度的數(shù)據(jù),來進一步明確二者的統(tǒng)計學關(guān)聯(lián),從而為瘙癢治療提供新的依據(jù)。
1.1 病例收集在江蘇省中醫(yī)院收集血虛風燥型AD患者,西醫(yī)診斷采用Rajka-Hanifin標準,中醫(yī)診斷參考《中醫(yī)外科學》教材以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濕瘡的診斷依據(jù)及癥候分類。年齡2歲以上,無性別限制。排除重大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糖尿病以及精神異?;颊?。
1.2 皮損干燥程度評估方法研究者對患者皮損干燥程度進行評分[7],0分為皮膚光滑、不干燥;1分為皮膚有輕微干燥,偶有脫屑,分布不均:2分為中度脫屑,脫屑分布略均勻,鱗屑細小,不易揭起;3分為重度干燥,鱗屑廣泛,周邊翹起,皮膚表面發(fā)白;4分為極重度干燥,有大量鱗屑,鱗屑周邊廣泛分離,有皸裂。
1.3 病情嚴重程度評估方法A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評估采用目前廣泛使用的SCORAD法,所有患者的SCORAD評分均由同一研究者完成。刪除其中“瘙癢與失眠”這一與瘙癢癥狀有關(guān)的評分條目,即采用修正SCORAD評分,來分析A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瘙癢的相關(guān)性。
1.4 瘙癢程度評估方法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的瘙癢程度。在長度10 cm的直線上標記刻度0~10,0代表無瘙癢,10代表最大程度瘙癢,由患者自我評估最近24 h的瘙癢程度,記錄瘙癢評分。因年齡較小無法完成自我評估的患兒,由其監(jiān)護人根據(jù)患者最近24 h的搔抓反應進行評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資料分析,皮損干燥性評分、病情嚴重程度評分與瘙癢的相關(guān)性檢驗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guān)分析,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1 皮膚干燥程度與瘙癢的相關(guān)性
2015年01月—2017年01月期間共收集30例血虛風燥型特應性皮炎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齡3~45歲,平均27.5歲。
2.1 皮膚干燥程度與瘙癢的相關(guān)性AD患者皮損干燥程度與瘙癢VAS評分正相關(guān)(r=0.548,P=0.002),見圖1。
2.2 病情嚴重程度與瘙癢程度正相關(guān)AD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修正SCORAD評分與瘙癢VAS評分正相關(guān)(r=0.685,P<0.01),見圖2。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皮膚病,血虛風燥是其慢性期的常見臨床證型。本研究通過對血虛風燥型AD患者的皮損干燥程度和瘙癢程度的相關(guān)性分析,進一步明確了皮損干燥與瘙癢正相關(guān)。此外,本研究采用SCORAD評分中的“紅斑”、“丘疹/水腫”、“滲出/結(jié)痂”、“抓痕”、“皸裂”以及“苔蘚樣變”等6個條目組成“修正SCORAD評分”,以評估AD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筆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AD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也與瘙癢具有統(tǒng)計學相關(guān)性。
Tominaga等[8]通過對干皮癥小鼠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表皮水分丟失的加劇,表皮細胞間神經(jīng)生長因子表達增加,神經(jīng)纖維數(shù)目也進一步增多。其研究結(jié)果提示皮膚干燥在瘙癢的發(fā)生和加劇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其誘發(fā)瘙癢的機制尚不明了,可能與皮膚干燥引起屏障功能受損,外界變應原、病原微生物和其他致癢原更易穿透皮膚,引發(fā)皮膚感覺異常有關(guān)。Van等[5]的meta分析結(jié)果表明,外用保濕劑可有效緩解濕疹患者的瘙癢。提示在治療血虛風燥型AD時,應常規(guī)使用保濕劑,以期同時改善皮損干燥和瘙癢兩大主要癥狀。
圖2 病情嚴重程度與瘙癢的相關(guān)性
然而,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小,血虛風燥型AD皮損干燥和瘙癢的相關(guān)性尚需更大規(guī)模的臨床實驗來證實。在今后的研究中,擬擴大樣本量,并檢測經(jīng)表皮水分丟失(TEWL)值和角質(zhì)層含水量等客觀指標,以進一步明確表皮屏障功能受損與瘙癢的關(guān)系。
[1]Murota H,Katayama I.Exacerbating factors of itch in atopic dermatitis[J].Allergol Int,2017,66:8-13.
[2]Saeki H,Nakahara T,Tanaka A,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2016[J].J Dermatol,2016,43:1117-1145.
[3]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免疫學組、特應性皮炎協(xié)作研究中心.中國特應性皮炎診療指南(2014版)[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4,47(7):511-514.
[4]Chawla V,Hogan MB,Moonie S,et al.Parental perception of efficacy of antihistamines for pruritus in pediatric atopic dermatitis[J].Allergy Asthma Proc,2016,37:157-163.
[5]Van Zuuren EJ,Fedorowicz Z,Christensen R,et al.Emollients and moisturisers for eczema[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7,2:CD 012 119.
[6]劉晶晶.養(yǎng)血潤膚飲治療血虛風燥型特應性皮炎的臨床療效觀察及對血清總IgE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2.
[7]楊雪源,徐麗敏,周愛民,等.含馬齒莧及牛油果樹提取物的醫(yī)學護膚品輔助治療特應性皮炎的臨床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0,39(7):460-462.
[8]Tominaga M,Ozawa S,Tengara S,et al.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s increase in dry skin of acetone-treated mice[J].J Dermatol Sci,2007,48: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