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劍鋒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教授學生美術技能的同時,也應滲透德育到。而美術老師不能把人生道理、價值規(guī)范等硬性地滲透,也不可只做一些板報、條幅等宣傳材料,讓學生們被動地接受。德育的滲透重點是要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和培養(yǎng)明辨是非的能力的形成。在教學美術知識過程中自然地滲透德育。
一、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
美術欣賞課是美術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引導學生進行美的欣賞和創(chuàng)造,提高審美能力,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教師讓學生在觀察欣賞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同時,開拓眼界,豐富想象力,陶冶情操。如今美術教材中基本上都是飽含德育內容的教材,符合小學生階段思想行為特點的美術素材。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去欣賞,而不能讓美術成了“漂亮的插頁”。這就要求美術教師除了能夠從色彩、構圖等技法上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賞析,也要讓學生深刻認識美術作品的內涵、寓意,包括作品的歷史時代背景、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來解析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受到思想的熏陶,提高課堂上學生們學習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熱情。
教師還可在基礎繪畫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來陶冶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優(yōu)良品質。如《我的家鄉(xiāng)》《未來的世界》等課題,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探討和啟發(fā),發(fā)揮小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用美術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二、在美術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實踐活動是美術課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開展實踐活動能使美術教學更具育人性??膳浜蠈W校組織的各項主題活動,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例如:抓住重大節(jié)日、重要活動等契機,適時推進情感教育。寓教育于活動中,愉快和諧地滲透德育。既調節(jié)學生的學習情緒,又溝通師生、生生間的情感交融,一舉兩得。美術學科可成立美術類的興趣小組,定期參觀學習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從中開闊視野,豐富課余生活的同時,使學生縱橫馳騁于藝術的殿堂之中,從中受到審美教育。例如:美術老師在學期一開始,就可以積極組建興趣小組活動??梢远ㄆ诮M織學生進行書畫訓練。為提高學生們的訓練積極性,也為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認識并投入到興趣小組中來,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各種方式進行書畫作品展示,讓學生同其他書畫愛好者切磋技法、取長補短。在每次活動后,組織同學們一起交流,在本次活動中,除了基礎知識外,自己還學會了哪些知識?明白了哪些道理?
三、選擇適合的教學環(huán)境,滲透德育
為了達到美術教學的目的,美術教師要重視美術教學環(huán)境的布置,讓學生能夠進入美術學習的氛圍。根據(jù)各個學校的情況不同,如校園內的黑板報、櫥窗、宣傳板面、電子播放器等宣傳陣地可供利用,分定期、不定期地進行愛國教育、傳統(tǒng)文化、科學衛(wèi)生等為主任的畫展,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進行德育滲透。例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教師可以給學生當前環(huán)境污染狀況的資料,并將資料圖片在校園展出,然后呼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愿望設計或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保護題材的畫作;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領略中國傳統(tǒng)民間工藝的精湛,學??梢哉埵锌h級的書法、繪畫、剪紙、雕塑等民間高手到校園開展作品展覽,并交流成長、成材的經驗;為了讓學生了解社區(qū)深厚的文化積淀,教師可以把他們帶到大街小巷進行調查、了解,用寫生、默寫或融入其他繪畫手法表達自己獲得的認識。
四、美術教學的滲透德育,應尊重事實,客觀公正
對學生錯誤就以點帶面,不可一味否定學生的動機和行為,讓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過度打擊;對學生良好的成績和表現(xiàn),亦不可過分夸大宣傳。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老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币虼宋覀円欢ㄒ萌蕫壑暮蛯捜葜膶Υ恳粋€學生,尤其是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讓每個學生都能抬起頭來走路。
美術教師在評改學生提交的作業(yè)時,針對不同繪畫等級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既要能夠表揚先進,樹立典型,又不能過度批評打擊后進生。在指導學生們完善作業(yè)的過程中,讓學生們領悟哪些是做得好、繼續(xù)發(fā)揚,哪些還要通過自身的努力改進。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要定更高、更合理的要求,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引導他們戒驕戒躁,進一步提升繪畫水平,以實現(xiàn)自我完善。
另外,“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美術教師,除了做好美術的教學任務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已的言辭、舉止來傳遞正能量,真心關愛每個學生成長,杜絕一些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不良行為。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要與學生共同進步。在教育和引導學生們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同時,將德育滲透其中,促進學生們全面、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