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安全撲救山區(qū)林火的措施探討

      2018-03-19 15:49:57馮玉元
      森林防火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火線林火火勢

      馮玉元

      (玉溪市紅塔山自然保護區(qū)管護局,云南 玉溪 653100)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云貴高原,山多地少,地勢復雜,道路崎嶇,谷深林密。風向和風力因山形地勢而變化莫測,一旦發(fā)生林火,具有云南山區(qū)林火復雜性、多變性、反復性、危險性的特點。山區(qū)林火復雜性,指林火立體燃燒且推進速度極快;多變性,指火頭變化多端且變化急??;反復性,指死灰復燃頻率高且強度大;危險性,指火勢跳躍傳播發(fā)展且險情驟然出現(xiàn)。由于云南山形地勢的千變?nèi)f化,林木分布情況的千差萬別,道路交通的迂回曲折,一旦發(fā)生林火,撲火人員難以立即到達火場、難以抓住最佳滅火時機、難以迅速開展林火撲救,造成林火撲救工作困難重重。即使撲火人員到達火場,因地形復雜和交通不便,也時刻處于高度危險環(huán)境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研究和探討安全撲救山區(qū)林火措施,確保撲火人員安全和森林資源安全,作用大,意義深遠。

      1 林火對撲火人員生命安全的危害

      燃燒的林火釋放大量熱量,產(chǎn)生高溫,熱烤或燒傷、燒死撲火人員;同時,產(chǎn)生CO、CO2和煙塵等氣體。撲救人員吸入一定量的CO會引起中毒死亡,吸入大量的CO2則會引起頭暈目眩,渾身乏力,甚至喪命。濃煙彌漫的火場,令人迷失方向,辨不清逃生路線;同時,濃煙造成呼吸困難,嗆倒人員,火焰則會燒傷、燒死人員。

      2 選擇與山區(qū)林火相適應的滅火方法是安全撲救林火的基礎(chǔ)

      撲救山區(qū)林火有直接滅火和間接滅火兩種方法。直接滅火法有:撲打滅火法、覆土滅火法、澆水滅火法、風力滅火法、化學滅火法、爆破滅火法等,適用于撲救強度適中的地表火等。間接滅火法有:開設防火溝、防火線、防火帶、利用自然障礙物、火燒可燃物等方法阻隔林火的蔓延,適用于阻隔一定強度的林火,包括樹冠火、飛火等。

      2.1 直接滅火法

      2.1.1 撲打滅火法

      撲火人員站在火線外側(cè),利用手工具或樹枝,與火焰成45度斜角,朝火燒跡地內(nèi)撲打火焰底部。打一下,可減小火勢;拖一下,能壓制火頭;切忌直上直下?lián)浯颍赡軐е略酱蚧鹪酱螅?。此方法簡單易行,效果顯著。

      2.1.2 覆土滅火法

      撲火人員使用鍬、鏟、鋤、鎬等手工具,或推土機、挖掘機等機械設備,將林內(nèi)土層翻起覆蓋火線,迫使火線缺乏氧氣而熄滅。人工開挖土層勞動強度大,而機械設備受道路交通限制,實施難度大。

      2.1.3 澆水滅火法

      撲火人員使用滅火水槍、滅火水炮、滅火水泵等裝備澆水滅火。此方法滅火效果最好,多數(shù)情況下因水源問題難以實施。

      2.1.4 風力滅火法

      撲火人員用風力滅火機產(chǎn)生的高速氣流將火區(qū)可燃物吹散開,同時,風力滅火機產(chǎn)生的高速氣流,帶走火區(qū)部分熱量,加上風力機械作用,使明火熄滅。此方法簡單易行,效果明顯,是撲救低強度林火的常用方法。

      2.1.5 化學滅火法

      化學滅火法有3種方式:一是利用飛機或人工在可燃物上噴灑化學滅火劑,使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層隔膜,隔絕空氣中的氧氣,使林火缺乏氧氣而熄滅;二是噴灑化學藥劑分解劑,釋放惰性氣體,減少燃燒物周圍的氧氣含量,弱化燃燒過程,同時化學藥劑揮發(fā)分解,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使可燃物的溫度降低,熄滅林火;三是在水中加入化學藥劑噴灑林火,通過其發(fā)生的阻燃反應,成倍增加滅火效率,增加滅火功效。此方法使用簡便,效果顯著,但運輸不便,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

      2.1.6 爆破滅火法

      使用爆破滅火彈,爆炸掀開的土層覆蓋可燃物,迫使爆炸點的林火熄滅。此方法效果顯著,但運輸不便,成本高,有安全隱患,容易造成自我傷害。

      2.2 間接滅火法

      2.2.1 阻隔法

      使用砍刀、油鋸等工具,或利用推土機、挖掘機等機械設備,正對林火燃燒方向開設隔離帶,清除全部可燃物,切斷可燃物的連續(xù)性,從而阻隔林火蔓延。

      2.2.2 以火攻火法

      撲火人員在林火燃燒的火頭或火線前方,點燃可燃物進行燃燒,與相向燃燒的林火對接,使結(jié)合部失去可燃物而無法進行連續(xù)燃燒,達到林火中斷、熄滅的目的。

      3 選擇科學的火場緊急避險方法是安全撲救山區(qū)林火的前提

      受地形、植被、氣象等因素影響,發(fā)生林火后,火場火勢瞬息萬變,險情難料??茖W運用火場避險方法,可以有效保護撲火人員生命安全。

      3.1 主動避開危險的火環(huán)境

      關(guān)注地形、植被、氣象等因素變化。風向風力變化對火場火勢的發(fā)展變化起著主要作用。避開高溫、強風天氣,避開陡坡、懸崖、鞍部、狹窄山脊線、峽谷等危險地形,避開高強度地表火、樹冠火、飛火、火爆、火旋風。遇到危險火環(huán)境,迅速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休整,一旦降溫和風速變?nèi)鯐r機出現(xiàn),果斷出擊,一舉殲滅。

      3.2 選擇退路并及時轉(zhuǎn)移避險

      進入火場前,觀察山形地勢,辨別方位,選擇好多個撤離轉(zhuǎn)移路線。白天要防止煙霧彌漫誤入險區(qū),黑夜防止因視線不良墜崖摔傷。當人力無法控制火勢,應當按照預先選擇的退路,迅速轉(zhuǎn)移到安全地帶。

      3.3 預設安全區(qū)域避險

      選擇在地勢平緩、植被稀少、距火線近且處于上風向的位置,徹底清除區(qū)域內(nèi)可燃物,排除燃燒隱患。在人力無法控制火勢時,撲火人員能夠立即撤離轉(zhuǎn)移到預設安全區(qū)避險。

      3.4 以火攻火避險

      在撲火過程中,火勢失去人為控制,轉(zhuǎn)移受到大火襲擊或包圍,來不及轉(zhuǎn)移到安全區(qū)避險,選擇易燃區(qū)域,點燃可燃物,使用風力滅火機進行助燃,在短時間內(nèi)燒開較大避險區(qū)域,人員順勢進入火燒跡地內(nèi)進行安全避險。

      3.5 利用有利地形避險

      來不及或無法實施以火攻火避險時,可利用附近河流、湖泊、沼澤、耕地、沙石、山洞等地形,選擇無植被或植被少的位置臥倒,臉面朝地,避免火燒面部。

      3.6 強沖越過火線避險

      撲救林火,應當堅持沿著火線滅火。當風向突變,風力急劇增加,難以直接撲打或受順風火襲擊時,果斷強沖越過火線,進入火燒跡地內(nèi),迅速清除剩余可燃物,擴大安全區(qū)域范圍,避免林火回燒對人員造成危害。

      3.7 利用安全防護裝備避險

      配備耐火材料制成的阻燃衣服、鞋帽、面罩、被子、帳篷等安全防護裝備。當遇到緊急情況時,使用安全防護裝備進行避險。

      4 正確組織指揮撲救山區(qū)林火是確保撲火人員安全的關(guān)鍵

      4.1 組織指揮安全撲救山區(qū)林火的原則

      一是安全第一的原則,二是一切行動聽指揮的原則,三是團隊作戰(zhàn)的原則,四是“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則,五是統(tǒng)籌兼顧、犧牲局部、保存全局的原則,六是積極撲救、科學防守的原則,七是集中優(yōu)勢兵力、一舉殲滅的原則,八是捕捉戰(zhàn)機、順勢而為的原則,九是火變我變、火進我退、火退我進、機動靈活的原則。

      4.2 指揮撲救山區(qū)林火應具備的主要素質(zhì)

      指揮者肩負著保障撲火人員生命安全的重任,承擔著高效撲救林火的重大責任。指揮者要牢記“一個清楚”“兩個熟悉”“三個了解”“四個明白”“五個做到”“六個掌握”,才能保證撲火人員安全,高效完成滅火任務。

      “一個清楚”,指揮者要清楚所承擔的滅火任務,全力殲滅?!皟蓚€熟悉”,一是熟悉我情(滅火力量及撲救能力大?。?;二是熟悉敵情(山情、路情、林情、火情),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叭齻€了解”,一是了解火場指揮意圖,統(tǒng)一指揮;二是了解火勢動態(tài),進退自如;三是了解周邊社區(qū)友鄰,取得相應的支持和幫助?!八膫€明白”,一是明白自己的責任,樹立安全意識;二是明白滅火方法,高效滅火;三是明白裝備性能,量力而為;四是明白火場險境,做好避險準備?!拔鍌€做到”,一是做到預有準備,胸中有數(shù);二是做到周密布置,有序推進;三是做到機智果斷,積極撲救;四是做到靈活機動,抓住要害;五是做到上下同心,全力撲救?!傲鶄€掌握”,一是掌握火場態(tài)勢,抓住戰(zhàn)機;二是掌握判斷方法,準確預測和判斷火場火勢發(fā)展變化情況;三是掌握指揮權(quán)力,統(tǒng)一指揮;四是掌握人員裝備,計劃和實施撲火工作;五是掌握滅火效益,準確預測完成滅火任務的時間;六是掌握人員裝備安全,有序展開林火撲救。

      5 安全撲救山區(qū)林火的方式

      安全撲救山區(qū)林火,堅決杜絕個人作業(yè),一定要以小隊(組)的方式進行。由隊(組)長帶領(lǐng),一切行動聽指揮,進行統(tǒng)一的團隊(組)集中作業(yè)。根據(jù)風向風力、火場火勢情況,選擇相應的撲救林火方式,進行高效滅火。

      5.1 安全撲救地表火的方式

      根據(jù)地表火速度較慢、燃燒強度弱、溫度低和易于接近的特點,緊跟火線滅火,邊打邊清,穩(wěn)打穩(wěn)進。火蔓延呈線狀,運用一點突破兩翼推進的方式,從薄弱環(huán)節(jié)點入手,突破火線,兵分兩路沿火線撲打推進,撲滅林火。火形成帶狀、扇形或不規(guī)則形狀,運用兩翼對進鉗形夾擊的方式,相向夾擊林火,撲滅林火。

      5.2 安全撲救樹冠火方式

      根據(jù)樹冠火速度迅猛、燃燒強烈、環(huán)境溫度高的特點,集中撲火人員,向樹冠火投擲滅火彈,壓制火勢后,組織滅火力量,選擇一點突破兩翼推進或兩翼對進鉗形夾擊方式,進行滅火作業(yè)。也可在樹冠火發(fā)展前頭,利用有利阻隔火勢的地形、地段、地物等,開設隔離帶,將樹冠火引到地表,減弱火勢、火速,進行滅火。

      5.3 安全撲救地下火的方式

      根據(jù)地下火冒煙不見火、溫度極高、破壞性極強、持續(xù)時間極長的特點,使用滅火工具或機械設備先挖開地下火邊緣土層,然后挑散,或拍碎,或用水直接澆滅地下火。處理地下火以后,不能馬上撤離火場,要明確專人耐心看守火場,徹底消滅地下火,防止復燃。

      5.4 安全撲救上山火的方式

      根據(jù)上山火的火勢向山上兇猛直沖、向上跳躍發(fā)展、速度快、燃燒不徹底、極易出現(xiàn)回燒的特點,讓開火頭,順著火勢發(fā)展方向,選擇火勢薄弱環(huán)節(jié),從兩翼展開撲打,消滅兩翼火勢。同時,撲火人員要與林火保持適當距離,防止火勢回轉(zhuǎn)。等火頭超過山脊后,或當風向變化、火頭轉(zhuǎn)向、火勢火速降低、火線成下山火時,抓住戰(zhàn)機,突擊消滅。

      5.5 安全撲救下山火的方式

      下山火具有向山下蔓延、白煙緩緩升起、火頭較弱、燃燒速度緩慢、燃燒徹底的特點。所以,下山火往往易撲難清。根據(jù)多年撲救林火的經(jīng)驗,當火線從山上向山下燃燒時,是最佳撲打戰(zhàn)機,要集中一切滅火力量,迅速撲滅明火。一定要把明火消滅在山坡下或堵截在山腳下消滅,嚴防火蔓延到山底成為溝火,進而發(fā)展成上山火。撲滅明火后,一定要認真清理余火,謹防復燃。

      5.6 安全撲救飛火的方式

      飛火具有燃燒劇烈、蔓延迅速和火頭能空中飛行傳播的特點。一定要抓住戰(zhàn)機,在飛火未燃燒擴大,立刻組織精兵強將,迅速開赴新火點位置,一鼓作氣,一舉殲滅。如果飛火位置較遠,不能盲目行動,應等待有利滅火時機,組織力量撲救;否則,容易給撲火人員帶來危險。

      6 進入山區(qū)火場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6.1 接近火線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情況不清時,不能接近火線;二是不能從山下方向接近火線;三是不能從懸崖和陡坡接近火線;四是不能從山口和鞍部接近火線;五是不能從逆風方向的迎火頭接近火線;六是不能從密林灌叢遠距離運行接近火線。

      6.2 突破火線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選擇火尾或火翼突破;二是選擇弱勢火線突破;三是選擇易攻地形地勢突破;四是集中精力,迅速突破;五是打開缺口,展開隊形,快速貼近火線,人員緊密跟上,切忌人員脫節(jié),避免分散人員遭火圍堵。

      6.3 直接撲打明火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沿著火線撲打;二是先撲打明火,先撲打下線火,先撲打溝箐火,先撲打外線火;三是預先設置安全區(qū),避開危險火環(huán)境;四是以撲打為主,結(jié)合火場實際,進行以火攻火;五是把握有利時機,速戰(zhàn)速決;六是身臨險境,立即進入火燒跡地或安全區(qū)避險,嚴禁向附近未燃燒的可燃物分布區(qū)逃生。

      6.4 開設隔離帶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選擇好開設隔離帶的最佳避火位置及時機;二是派出偵察員,掌握火場情況;三是在火頭前方開設隔離帶時,一定要預先開設好安全避險區(qū)域;四是結(jié)合火場地形和火場形勢,開設的防火隔離帶盡可能全線貫通,防止漏火或跑火。

      6.5 以火攻火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選擇好以火攻火的最佳避火位置及時機;二是派出偵察員,密切關(guān)注火場動態(tài);三是身臨火境,冷靜判斷,以開設預備的隔離帶或已經(jīng)點燃的火燒跡地為依托,確保安全避險。

      6.6 使用機械設備滅火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使用油鋸前,檢查抽動系統(tǒng)是否靈敏,操作時擋板前端嚴禁觸碰巖石等硬物,以防油鋸反彈和石屑飛濺傷人;二是水泵滅火時,嚴禁噴頭置于地面,以防高水壓狀態(tài)下噴頭彈跳傷人;三是移動發(fā)動機時,嚴禁觸碰排氣管,以防燙傷;四是使用推土機、挖掘機開設隔離帶時,預先設立安全避險區(qū)域;五是用消防車運輸人員時,避免樹枝刮傷人員和樹倒傷人;急轉(zhuǎn)彎時,應當減速,避免人員甩出車輛。

      6.7 在火場休整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選擇開闊地休整;二是選擇上風口休整;三是安排偵察員,密切注意周邊情況;四是開設安全區(qū)域。

      6.8 迂回穿插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風向不定、風力大時,不在順風方向迂回穿插;二是不在陡坡密林迂回穿插,確實需要迂回穿插時,一定要選擇火燒跡地或從火尾、火翼迂回穿插;三是迂回穿插要以最快速度完成;四是迂回穿插過程中,一定要派出偵察員,及時、準確掌握火場情況。

      6.9 轉(zhuǎn)戰(zhàn)滅火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準確掌握上級轉(zhuǎn)戰(zhàn)意圖,明確轉(zhuǎn)戰(zhàn)火場位置和轉(zhuǎn)戰(zhàn)路線,做好轉(zhuǎn)戰(zhàn)火場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二是嚴密組織、科學決策,高效指揮,有計劃、有步驟地轉(zhuǎn)戰(zhàn)火場;三是保持撲火人員良好的體力和精神;四是滅火前認真勘察火場地形地勢、植被分布、氣象等自然因素。

      6.10 身臨險境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沉著冷靜,處變不驚,反應快速,行動敏捷;二是認真分析身處環(huán)境,梳理并厘清利弊,明確滅火力量現(xiàn)狀,決定進退方案;三是利用現(xiàn)地有利條件,科學避險;四是以最低傷害為前提,選擇安全避險方法;五是充分發(fā)揮撲火人員和裝備的整體力量,果斷處置,主動攻險,化險為夷。

      6.11 清理火場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沿火場邊緣清理殘留的余火、暗火,防止死灰復燃;二是初步清理與徹底清理相結(jié)合,普遍清理與重點清理相結(jié)合,分段清理與巡回清理相結(jié)合,由外到里,順序清理;三是采取水澆、土埋、撲打、鏟除、切斷、圈燒等方法清除[1]。

      6.12 看守火場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要查清火場地域、周邊地形地勢和植被情況;二是部署人員,運用分段看守、定點看守、巡查看守、瞭望看守等方法,嚴密監(jiān)視火場,嚴防死灰復燃[2];三是看守火場要持續(xù)一定時間,確保無死灰復燃。

      6.13 撤離火場應注意的事項

      一是清點人員數(shù)量,看是否與出隊前一致;二是清點裝備,看是否有遺漏;三是統(tǒng)計過火面積及受害樹木情況。

      7 結(jié)語

      撲救山區(qū)林火為高危險作業(yè),事關(guān)撲火人員生命安全、森林資源安全、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和美麗家園安全。安全撲救山區(qū)林火,一定要建立健全滅火組織機構(gòu),統(tǒng)一領(lǐng)導、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作戰(zhàn),準確把握、科學決策、靈活機動、果斷實施。安全撲救山區(qū)林火,一定要根據(jù)火場情況,結(jié)合實際,火變我變,火進我退,火退我進,火強我避,火弱我打,確保撲火人員安全,積極撲救林火,把林火損失降到最低。

      猜你喜歡
      火線林火火勢
      無錫惠山區(qū)堅持“六抓六強” 構(gòu)建林火防治銅墻鐵壁
      林火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與發(fā)展
      穿越火線之協(xié)同作戰(zhàn)(上)
      在防控“火線”踐行初心使命
      人大建設(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半邊天
      穿越火線之我是連長
      火勢造英雄
      傳媒評論(2017年8期)2017-11-08 01:48:04
      穿越火線之開站篇
      油也能滅火
      上栗县| 泰州市| 开平市| 蕉岭县| 湖州市| 柳林县| 霸州市| 商丘市| 大港区| 驻马店市| 郸城县| 西昌市| 祁东县| 墨竹工卡县| 平塘县| 夹江县| 边坝县| 杨浦区| 攀枝花市| 唐海县| 台中县| 科技| 喀喇| 馆陶县| 商水县| 化德县| 新沂市| 恭城| 石首市| 密云县| 呈贡县| 龙里县| 安乡县| 沙湾县| 新宁县| 贵南县| 望都县| 济阳县| 靖江市| 乐平市|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