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霞,楊長河,徐盼龍
為深入了解“95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現(xiàn)狀,掌握“95后”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做好“95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重慶理工大學兩江校區(qū)15個學院的大一學生(每個學院70人左右)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調查人數(shù)占學??側藬?shù)的16.00%。共發(fā)放問卷1 060份,回收有效問卷980份,有效回收率為92.50%。
理想信念是人的意識與精神的有機統(tǒng)一,“它映射著一個人的社會政治立場、世界觀和人生觀,是人們對社會和人生的基本信條或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xiàn)。”[1]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過程,使他們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卑牙硐胄拍罱逃旁谑孜?,切實抓好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教育,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師生深刻領會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當被問到“您認為個人理想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理想”時,77.00%的學生選擇“生活理想”,13.00%的學生選擇“職業(yè)理想”,6.00%的學生選擇“其他”,僅有4.00%的學生選擇“政治理想”。當被問到“以下著名人物,您最想成為哪一個”時,42.16%的學生選擇“平凡而不普通的人”,32.48%的學生選擇“馬云等商業(yè)精英人物”,12.12%的學生選擇“愛迪生等科學家”,5.19%的學生選擇“薛之謙等當紅歌星”,4.38%的學生選擇“毛澤東等政治家”,3.67%的學生選擇“雷鋒等英雄人物”。可見,“95后”大學生對政治理想的認識比較模糊,更偏向于個性、務實的生活理想追求。
當被問到“您期望加入中國共產黨嗎”時,43.00%的學生選擇“期望”,28.00%的學生選擇“很期望”,21.00%的學生選擇“無所謂”,8.00%的學生選擇“不期望”。當被問到“您的入黨動機是什么”時,37.56%的學生選擇“為實現(xiàn)共同理想和遠大理想”,26.54%的學生選擇“為增強就業(yè)競爭力”,19.75%的學生選擇“為人民群眾謀利益”,13.37%的學生選擇“其他”,2.78%的學生選擇“從眾心理”??梢?,“95后”大學生有較強的入黨期望,但入黨動機多為物質層面的追求,而非精神層面的信仰。
當被問到“是否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時,65.00%的學生選擇“同意”,24.00%的學生選擇“非常同意”,僅有10.00%的學生選擇“不太同意”,1.00%學生選擇“不同意”??梢姡蠖鄶?shù)“95后”大學生選擇擁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執(zhí)政地位,反映了我國意識形態(tài)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當被問到“您是否意識到自己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使命感”時,48.00%的學生選擇“略微意識到”,37.00%的學生選擇“能意識到”,僅有11.00%的學生選擇“不能意識到”,4.00%的學生選擇“從未意識到”??梢姡蠖鄶?shù)“95后”大學生都有國家主人翁意識,能夠感受到自己在民族復興中的責任與使命。
當被問到“您平時是否喜歡關注國內外時事政治”時,58.00%的學生選擇“一般喜歡”,23.00%的學生選擇“喜歡”,17.00%的學生選擇“不喜歡”,2.00%的學生選擇“從不關注”。當被問到“您當前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什么”時,78.00%的學生選擇“手機上網”,17.00%的學生選擇“電腦上網”,3.00%的學生選擇“報刊雜志”,2.00%的學生選擇“其他”??梢?,“95后”大學生對國內外時事政治的關注度一般,且絕大部分是通過手機上網了解。微網絡平臺是一片重要的思想教育陣地,應充分利用起來。
當被問到“您對所在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看法”時,47.00%的學生選擇“效果一般”,30.00%的學生選擇“缺少吸引力,效果不好”,18.00%的學生選擇“形式多樣,效果很好”,5.00%的學生選擇“沒關注”。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工程,但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舉措,還停留在理論灌輸階段。當被問到“您對本院輔導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整體評價”時,39.10%的學生選擇“受歡迎”,32.55%的學生選擇“長于說教,基本受歡迎”,12.79%的學生選擇“缺少工作方法”,12.59%的學生選擇“沒關注”,2.97%的學生選擇“不負責任”。調查結果表明,有必要進一步開拓創(chuàng)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斷提升教育吸引力。
當被問到“您認為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最有效的途徑是什么”時,54.00%的學生選擇“參與社會實踐”,25.00%的學生選擇“實踐教學”,18.00%的學生選擇“校園文化活動”,3.00%的學生選擇“思想政治理論課”。調查結果表明,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停留于說教,應將其與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提升工作吸引力和實際工作效果。“95后”大學生的重要特點是“喜歡體驗”“喜歡表現(xiàn)、表達”“不喜歡平庸”,思想政治教育應貼合教育對象的特點,遵循育人規(guī)律?!蛾P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運用大學生喜歡的表達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強化社會實踐育人,提高實踐教學比重,組織師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聯(lián)合等協(xié)同育人模式。”
當被問到“您認為影響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時,47.01%的學生選擇“社會環(huán)境”,25.77%的學生選擇“家庭環(huán)境”,13.71%的學生選擇“學校環(huán)境”,5.67%的學生選擇“小伙伴”,3.71%的學生選擇“網絡環(huán)境”,4.13%的學生選擇“其他”。調查結果表明,“95后”大學生認為最有影響力的是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其次才是學校環(huán)境??梢?,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項全國性的、長期性的系統(tǒng)工程,并非是學校教育就能一蹴而就的,它涉及到家庭生活的影響以及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熏陶。
根據(jù)調查結果可知,“95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現(xiàn)狀總體上是積極健康的,但還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地方。在大學生方面,政治理想比較淡漠,價值觀出現(xiàn)略微的矛盾與扭曲,功利主義現(xiàn)象不容忽視;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教育方法較為單一,吸引力不足,教育效果有待提升;在教育計劃和策略方面,必須重視教育客體的意志與需要,開拓創(chuàng)新符合實際情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95后”大學生政治理想缺失,這與他們出生的年代、網絡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息息相關。他們對革命英雄人物的認識比較模糊,可能僅僅是一個名字符號而已。
高校要高度重視社會實踐的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礎上強化社會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最大限度地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2]。如組織“95后”大學生參觀革命英雄人物和社會主義建設楷模紀念館,幫助“95后”大學生更深入地認識他們。位于重慶市江津區(qū)的聶榮臻元帥紀念館,里面陳列了許多他從小時候到指導“兩彈”研發(fā)幾十年的奮斗歲月中所使用的個人物品,可以使“95后”大學生在參觀過程中如同跟隨聶帥一同重新經歷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心中沉默許久的政治理想被重新煥發(fā)出一絲光亮。
功利主義現(xiàn)象在“95后”大學生中廣泛存在。調查結果顯示,1/4的調查對象將入黨與提高就業(yè)競爭力聯(lián)系在一起。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前入黨動機的扭曲往往是因為缺少優(yōu)秀共產黨員榜樣的引導,使“95后”大學生很難看到優(yōu)秀共產黨員究竟優(yōu)秀在什么地方,先進共產黨員又先進到什么程度。鑒于此,高校應組織“95后”大學生觀看電影、紀錄片等,學習以往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不同之處。組織“95后”大學生聆聽當今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報告,學習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先進言行,運用人際關系載體,通過榜樣引領示范,形成“從游”之勢,提升“95后”大學生入黨的嚴肅性與崇高性。
調查結果顯示,70.00%以上的調查對象認為目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缺少吸引力,效果一般。以往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很難吸引“95后”大學生,他們生活在一個開放的網絡環(huán)境中,“喜歡體驗”“熱衷表現(xiàn)”是“95后”大學生的重要特點。隱性教育的作用是經常的、潛移默化的,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取向、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風貌[3]。高校應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社會實踐和文化活動,發(fā)揮活動載體的隱性教育作用,豐富教育方式方法,切實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運用大學生喜歡的表達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和移動新聞客戶端等已經成為“95后”大學生與外界交流互動的重要媒介,這與他們樂于表現(xiàn)的特點高度貼合。高校應認清形勢,積極打造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微信、微博和直播互動平臺,建立和完善網絡信息傳播和共享機制,立足于網絡受眾的群體特征和文化需求,利用各類網絡傳播方式,實現(xiàn)最大范圍的信息公開和資源共享[4],將理想信念教育內容滲入互動過程,形成“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同時,網絡平臺作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也存在著管控難度大和西方自由主義思想滲入的問題,必須采取相關制度措施,加強網絡平臺的科學管理和運行監(jiān)督。作為一把“雙刃劍”,網絡平臺如果監(jiān)管不到位,反而有可能成為對立思想散播的切入點。因此,網絡平臺的運用原則應該是不求多、但求精,注重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努力打造極具影響力和廣泛參與度的品牌性網絡平臺。
[1]曹陽,張冰,朱學義,等.新世紀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講話[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22.
[2]劉海燕,江舟.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學需求的調查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
[3]張奕華.論網絡境域下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及其合理引導[J].青年探索,2012(2).
[4]王冬梅.網絡環(huán)境下提升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引領能力的著力點[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