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玉 (青海省共和縣畜牧獸醫(yī)站 813000)
母豬產房管理要求極其嚴格,進行科學的產房管理對提高養(yǎng)殖場的經濟效益至關重要,隨著生豬養(yǎng)殖產業(yè)受到價格過低、飼養(yǎng)成本上升、利潤低等不利因素的制約,為了節(jié)約成本增加收益,生豬養(yǎng)殖場在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越來越細,產房管理是豬場生產環(huán)節(jié)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不斷地得到養(yǎng)殖場的重視,產房的管理好壞關系著整個養(yǎng)殖場的整體效益。本文將詳細介紹產房管理中的一些漏洞和管 才理關鍵措施。
待產母豬的護理:仔豬出生后,幾乎沒有抗病能力,病菌最易侵入并導致仔豬生病,通過母豬帶來疾病是最主要的感染渠道,對上床前的母豬進行清洗干凈并消毒顯得更為重要。應對豬場采用一次沖洗兩次消毒的辦法,再結合隨時清理母豬糞便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初生仔豬前期患病幾率,即在種豬舍將母豬身上臟物沖洗干凈,然后用藥液消毒一次,到上產床后再連豬帶床進行一次消毒,盡可能減少從種豬舍帶來病原菌。
1.1.1 產前檢查母豬乳房 母乳是哺乳仔豬唯一的營養(yǎng)來源,而且豬乳房又不同于其它動物,相對來說一頭仔豬都只吃一個乳頭的乳汁,有固定乳頭的習慣,一旦固定終身不變。乳房是否正常將決定一頭仔豬能否成活或正常發(fā)育。生產中常見到母豬乳房出現(xiàn)發(fā)炎腫脹或萎縮現(xiàn)象,從而導致母乳分泌不足,仔豬因營養(yǎng)不良而發(fā)育受阻,易患病,死亡率增高。而如果能在母豬上床時就注重乳房,進行檢查,對不理想的乳房采取相應措施,會提高哺乳期間泌乳量,提高仔豬成活率。
1.1.2 對上床母豬的護理 母豬產前都需要從妊娠舍趕到產仔舍,有時路程很遠,有時產床過高,有時路面太滑等,母豬上產床前不順利或出現(xiàn)碰撞、跌倒等意外現(xiàn)象,可能造成母豬受傷或肚內胎兒的死亡現(xiàn)象,慢趕。
1.1.3 產前適時停止供料 一般人們都要給產前3d的母豬減料,到產仔當天不喂料,這從理論上是合理的。但由于豬產仔并沒有固定時間,有時會提前,有時會推后,這就使減料變得不好操作,而且如果提前2d不給母豬喂料,母豬也會因饑餓無力發(fā)生難產,或使產程延長,增加死胎的可能。所以,給母豬減料,也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另外,沒必要將料減得過少,也不需要在產前不供料,因為豬對自己的生理最清楚,到臨產時是不會吃料的,而不是人為的安排時間。
1.2.1 產房溫度控制 人們已經認識到溫度對仔豬成活影響極大,產房溫度過高或過低等現(xiàn)象都不利于仔豬生長發(fā)育,原因是產房溫度過高會降低母豬采食量,泌乳量少,仔豬營養(yǎng)供應不足,溫度過低時仔豬不能適應。外界溫度高時仔豬常跑到外邊不懂回保溫箱,如果母豬護仔不好時往往有壓死現(xiàn)象,而且如果溫度不穩(wěn)定,仔豬在外邊睡著后如果舍溫降低,還會導致仔豬受冷出現(xiàn)感冒或腹瀉,所以給產房溫度過高或過低既浪費能源又不利于仔豬生產。一般情況下,產房溫度控制在18~22℃比較合理。
1.2.2 注意產房內空氣質量 空氣質量對豬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一些豬場采用深坑集糞方法,也就是產床下面是一個很深的坑,有的在坑內存水,有的為保持干燥不放水,二者存在的同一個問題是舍內氣味難聞,空氣太污濁。因為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糞便在舍內存放時間太長,如果定期清理,效果要好得多。一般豬場一周清理一次糞便效果較好。
規(guī)模豬場產仔舍采用產床產仔哺乳,母豬由于限位飼養(yǎng),缺乏護理仔豬的能力,所以人工護理顯得異常重要,特別是在仔豬出生時,擦干豬身上的粘液、斷臍、及時放進保溫箱以及盡早讓仔豬吃上初乳等對仔豬的成活相當重要。仔豬初生時,體內能量貯存有限,據(jù)一些資料介紹,仔豬在28~32℃時,體內血糖可滿足18h,而溫度降低到18~26℃時,則只能維持12h,而如仔豬生后無人用干布擦干其身上粘液,不剪斷臍帶,則只能由仔豬體熱將粘液及臍帶烤干,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加快了血糖的消耗。所以要求產仔時必須有人護理,以便其能處于適宜的環(huán)境,及早吃上初乳,以增強其抗病能力。另外,接產護理也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母豬難產及仔豬假死,并及時采取措施,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損失。
2.2.1 產仔前的準備 將待產母豬移入干燥、保溫、清潔、衛(wèi)生并完全徹底消毒的產仔舍。 準備接產用具和藥品,包括耳號鉗、水桶、秤、5%的碘酊、止血藥物、催產藥物、肥皂等。
2.2.2 接產 母豬正常分娩所需時間平均為4h左右,分娩平均間隔為18min。產仔數(shù)越少,單位產仔的間隔時間越長。一般母豬在破水后30min即會產出第一頭仔豬。當判斷母豬馬上要開始產仔時,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的乳房和外生殖器。母豬在產仔時,側臥,腹部陣痛,呼吸急促,努責。羊水從陰門流出,胎兒被娩出。仔豬的出生一般是頭部先出產道。當發(fā)現(xiàn)仔豬的頭部產出母豬的產道時,接產者做好以下接產工作。(1)掏:仔豬出生后,要用干凈的毛巾掏出仔豬口腔和鼻腔中的粘液,以防止仔豬在呼吸時,將粘液帶入呼吸道中,造成感染。(2)擦:用干毛巾等柔軟的物品將仔豬身上的羊水、粘液等擦凈。(3)理:將臍帶中的血向仔豬身體方向擠壓。(4)斷:在距離仔豬腹部5~6cm的地方,將臍帶剪斷,并涂上5%的碘酊,以防止感染。(5)暖:初生仔豬保育溫度應為32℃左右,需保證新生仔豬的適宜溫度。(6)哺:出生后的仔豬稍事休息后將其送到母豬乳房旁邊,使仔豬盡快吃到初乳。
2.2.3 斷臍處理 斷臍時一般用兩種方法,一是用手揉斷,二是剪斷時先用線將臍帶扎住。
2.2.4 助產 一般發(fā)現(xiàn)如下現(xiàn)象時進行人工助產,發(fā)現(xiàn)母豬強烈努責但無胎兒產出時,可將消毒的手臂伸入產道進行檢查,如仔豬已出子宮頸口,可人工助產掏出,如仔豬仍在深處,則不需急著掏豬,可繼續(xù)等候。
3.1.1 產后喂料 母豬產后,腹內空虛,消化系統(tǒng)功能未能恢復正常,而且母豬所產奶水量少,不需要太多的營養(yǎng)供給。采食過多,既不利于母豬身體恢復,同時也造成飼料的浪費。所以母豬產后不需要過快加料,一般到產后七天才達到母豬最大采食量。
3.1.2 仔豬補料 在給小豬補料時也應靈活掌握,如母乳充足,補料可適當推遲,而讓小豬吃料則要講究方法。補料槽中的料要定期更換,應養(yǎng)成清洗料槽和換新鮮料的習慣,每天定時將料槽中料清走,清洗干凈消毒后倒扣在產床上涼干,這樣可保證豬每天都能采食新鮮的補料。
3.1.3 斷奶前給母豬減料不宜過多 建議母豬斷奶前不必減料,斷奶當天不喂料,這一辦法在生產上情況很好,而且對斷奶后發(fā)情有利。
3.1.4 小豬吃初乳前擠去最外面幾滴奶水 由于母豬乳頭經常與外面接觸,分泌乳汁時,乳頭內可能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如果仔豬吃奶前沒有將這些乳汁擠去,那么仔豬吃進的第一口奶水中會有大量病原,再加上仔豬尚沒有免疫能力(仔豬的免疫抗體從初乳中獲得),很容易發(fā)病。
3.1.5 注意弱小仔豬護理 母豬的乳頭產奶量不同,有的產奶多,有的產奶少,有時還出現(xiàn)部分奶頭無奶的現(xiàn)象。這樣,一些體弱的仔豬和新近寄養(yǎng)的仔豬往往不能占有好奶頭,長時間下來,就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易患病,最后形成僵豬甚至死亡。
3.2.1 加強對初生前3d的護理 產后前3d是仔豬死亡最高的時期,因為前3d仔豬除要適應母體外環(huán)境外,還要受溫度、初乳、吃奶量等因素的影響,如果照顧不周,會出現(xiàn)壓死、凍死、餓死或生病現(xiàn)象。前3d的護理措施包括:及早吃初乳,固定奶頭,定時吃奶,創(chuàng)造舒適小氣候,防壓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仔豬壓死或吃奶不足現(xiàn)象。具體操作是定時喂奶,白天1次/h,晚上1次/h,吃奶時有人觀察護理,吃奶結束后將仔豬進保溫箱內,這樣可以保證每一頭仔豬都能吃上足夠的奶水。這樣做看似多花費了人力,但其效果是值得的。
3.2.2 加強對母豬的護理和保健 母豬產后,身體極度虛弱,抗病能力降低,消化能力減弱,既容易受病原感染而患病,也容易出現(xiàn)便泌、食欲下降等不良反應,母豬產后護理和保健是相當重要的。在產后保健方面,先后有注射青霉素,長效土霉素,先鋒霉素等制劑,也有推薦在料中加藥預防的方式,使用藥物如支原凈、氟甲酚霉素等,都起到了不錯的效果。在母豬護理上,以下幾種方法值得參考:(1)人工助產后進行藥物子宮沖洗。(2)母豬產后給飲補液鹽水,以增強體力,促進排便(水中加消炎藥效果優(yōu)于料中加藥)。(3)飼喂口感好,且有輕瀉作用的飼料。
3.2.3 防治母豬產后感染 母豬產后都會處于最虛弱的時期,最易受到細菌感染而致病,也應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如注射抗生素類藥,促進惡露排出的藥物或子宮沖洗等,這樣對母豬是有利的。
3.2.4 注意舍內濕度 舍內濕度大將大大增加仔豬對寒冷的感覺,仔豬長期生活在潮濕環(huán)境中,長期的舍內潮濕有利于微生物繁殖,易發(fā)疾病。
3.2.5 注意衛(wèi)生 產房對衛(wèi)生的要求較高,如不允許產床上有母豬糞便,母豬拉糞后隨拉隨清,仔豬糞便也要及時清理,并用消毒藥水定期擦、刷,有的豬場每天兩次用消毒藥水擦洗母豬乳房,有的豬場定時擦洗產床床面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注意衛(wèi)生不僅是產床上,也要保持地面和保溫箱內的干凈衛(wèi)生,還要注意使用工具的衛(wèi)生等。
3.2.6 寄養(yǎng) (1)仔豬有固定奶頭的習慣,轉到新窩中后需要相當長時間重新府識并固定奶頭。(2)母豬奶頭如果兩天無仔豬吃奶就會萎縮,變成產奶很少或不產奶的乳頭。(3)新仔豬進入新窩與其它豬及環(huán)境也需要熟悉的過程,也會影響生長產生影響。
3.2.7 剪牙斷尾 剪牙要注意兩點,一要早,最好生后馬上剪牙;二不能太靠根部,剪去二分之一即可。斷尾太靠根部有兩大缺點,一是容易出現(xiàn)流血感染,二是在以后的轉群時抓豬不便。一般斷尾保留1/3或1/2。
3.2.8 完善應急措施 母豬產仔時,常出現(xiàn)一些異常情況,如母豬產后死亡,母豬產后拒哺,母豬產后無奶等,如沒有特殊辦法,會導致全窩仔豬死亡。如果提前采取辦法,可將這些損失降到最低;如分開喂奶、胃管投飼、初乳冷凍等。
3.2.9 適時斷奶 仔豬斷奶后應激過大。斷奶不當,是造成仔豬斷奶后問題的主要原因,為此提出分散應激的辦法解決仔豬斷奶難題:(1)給仔豬一種容易消化的斷奶飼料(最好在斷奶前3d開始訓練);(2)在斷奶時仔豬仍保持在原圈飼養(yǎng);(3)母豬走后及時將溫度提高3~5℃;(4)盡可能不給仔豬其它的應激如抓豬、打疫苗等。讓仔豬的應激減小或分散開出現(xiàn),是保證仔豬順利斷奶的重要因素。斷奶后夜間整夜開燈,使保溫箱外光線較強,仔豬樂于出保溫箱采食飼料,也便于值班人員對仔豬的照顧。
3.2.10 產房保持安靜 驚動引起母豬產后拒哺及咬仔,特別是產前上床過晚和產仔前后周圍環(huán)境混亂,過多的驚動引起母豬煩躁,再加上產仔時的各種生理反應,使母豬產生逆反心里,對尚未熟悉的仔豬出現(xiàn)排斥現(xiàn)象。解決這一問題最好是提前預防,如提前上產床熟悉環(huán)境,飼養(yǎng)員或接產員多次按摩防止豬產生敵視心里,接產時安靜而舒適的環(huán)境。
本文通過對母豬產房的飼養(yǎng)管理的詳細介紹和分析,分別從母豬產前飼養(yǎng)管理,母豬產中的注意事項到母豬產后的飼養(yǎng)要點以及管理漏洞進行了歸納與總結。特別是在母豬產后的飼養(yǎng)管理中,從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和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兩方面進行了歸納與總結。從而總結歸納出母豬產房管理的要點和漏洞的防范措施。進而聯(lián)系到產房的飼養(yǎng)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在生產實踐中不正確的操作。從而得出要想有高的產子數(shù)就必須做產房的飼養(yǎng)管理。做好產房的飼養(yǎng)管理是豬場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