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強 (山東省平邑縣白彥畜牧獸醫(yī)站 273300)
山羊舍飼,即不放牧,將飼草定時、定量地放在羊舍飼槽或欄內飼喂山羊,讓其在在舍內完成生長、發(fā)育、繁殖、育肥等全過程的一種方式。舍飼的飼料為人工牧草、野草、灌木枝葉、秸桿類,同時必須給予充足的飲水,加喂食鹽、尿素(尿)、維生素、礦物質飼料或舔磚等。這樣即可解決日益突出的農牧矛盾,又可開辟飼草資源,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減少因焚燒秸稈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與放牧相比,羊只生長快、出欄早、膘情好、出肉率較高,經濟效益好。筆者認為要想養(yǎng)好舍飼山羊應做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山羊舍是山羊長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山羊提供安全的環(huán)境條件。所以,山羊舍應建造在通風與排水良好,清潔干燥,向陽的地方。羊舍地面要高出地面20cm以上。建筑材料最好就地取材??偟囊笫窍募痉罒峤凳?,冬季保溫,春季防潮,堅固經久耐用。羊舍的面積可根據飼養(yǎng)規(guī)模而定,一般面積:產羔母羊1.5m2/只,種公羊2~4m2/只,成年母羊0.6~0.7m2/只,斷奶羔羊0.2~0.3m2/只,育肥羊(當年羔)0.5~0.8m2/只。產房面積按產羔母羊數的25%~30%計。緊鄰羊舍的一側圍建運動場,面積為羊舍面積的2-3倍,圍欄高度一般為種公羊不低于1.6m,其他羊1.2~1.3m為宜。為方便飼養(yǎng)管理,應設飼養(yǎng)員通道,通道兩側用鐵筋或木桿隔開,羊吃料和飲水時,從欄桿探出頭采食或飲水。羊舍的高度視羊舍的面積而定,如果是封閉羊舍,高度要考慮陽光照射的面積。飼養(yǎng)規(guī)模較大的要設有保暖設備的產房,最好是暖坑。
2.1 羊舍的管理 要記住“泥豬凈羊”、“羊不臥濕”和“圈暖三分膘”的道理。做到每天清潔羊舍地面1次,圈舍及其周圍要定期消毒,夏季半月,冬天一個月消毒1次,每半個月清除羊糞1次,并將其遠離羊舍堆積發(fā)酵。
2.2 堅持飼草少喂多添,以青鮮草、青干草、青貯草料和粉碎料為基礎飼草,采用先干草再青貯料然后青鮮草的飼喂方法。每天早上6時開始到晚上8時堅持添加飼草6~8次,保證羊群的采食量,青干草和秸稈必須鍘短或粉碎成粗料飼喂。
2.3 合理分群飼養(yǎng) 由于種羊、妊娠母羊和羔羊的生產目的不同,對飼草飼料質量和飼養(yǎng)管理條件有著不同的要求,混養(yǎng)容易造成羔羊營養(yǎng)缺乏,使育肥期延長,進而增加飼養(yǎng)成本;種公羊亂交濫配,影響其利用率,甚至導致羊群的整體退化。因此,養(yǎng)殖戶應當根據生產的目的、要求和年齡結構對羊群進行合理分群飼養(yǎng)。
2.4 精心護理分娩母羊和羔羊 待分娩母羊必須前3~5d進入產羔房單欄飼養(yǎng),羔羊分娩后的0.5h內必須吃到初乳,3d內肌肉注射生血素2~4ml,每天分早晚堅持飼喂半片土霉素以防貧血和羔羊痢疾,10d后要誘導羔羊采食草料和補充精料,如母羊乳汁不足除加強飼養(yǎng)管理外,必須堅持用500~1000ml/d的熟豆?jié){水催乳或人工輔助哺乳。
2.5 補充食鹽及微量元素 每只羊每天可用10~20g食鹽溶于水中噴灑在草料上,可增強羊群食欲;堅持使用鹽磚,用食鹽加部分微量元素再加深層黃土制成鹽磚,讓羊群自由添食即可增加羊群的采食量又可補充微量元素的作用。
2.6 及時去勢 不宜留種的公羊,除部分公羊留作試情公羊外,其余的在出生7~60日齡應進行去勢,去勢后的公羊性情溫馴,便于管理。
2.7 合理飼料搭配 羊屬食草動物,飼料應以牧草、樹葉等飼草為主,精料為輔。舍飼羊群由于飼草相對比較單一最易缺乏維生素A、D、E,這幾種維生素對羊群的繁殖、生長十分重要,為此必須經常在飼料中添加這類維生素。要按照不同生育時期的山羊的生理特點,補飼不同營養(yǎng)水平的全價精料。一般育肥羊飼草與精料的比例為4:1,妊娠羊為5:1,種公羊為4:1。
2.8 供足飲水 為消化食入的粗飼料,山羊每天必須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同時體內循環(huán)、養(yǎng)分輸送也離不開水分。所以山羊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嚴重,容易導致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膘情下降等。因此,應供給充足而干凈的飲水,冬季應飲溫水。
3.1 對羊群要按時防疫,發(fā)現病羊,要及早治療 山羊對疾病的耐受力較強,發(fā)病初期不易被發(fā)現,一到出現臨床癥狀,病情已相當嚴重。因此,要堅持 “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定期給予健胃促消化的藥物,防止胃腸遭疾病及其它普通病的發(fā)生。春秋兩季注射羊快疫、腸毒血、羊猝狙三聯(lián)苗及口蹄疫疫苗,為預防羔羊痢疾可在母羊產羔前15~20d注射羔羊腹瀉雙價生物工程蛋白苗。
3.2 做好羊寄生蟲的驅蟲工作 山羊無體內外寄生蟲時,一般較少感染其它疾??;一旦患有體內外寄生蟲病時,由于抵抗力下降,其它疾病接踵而來。因此,必須定期驅蟲(2~3個月驅體內外寄生蟲1次)。
羔羊出生后各個時期的生長發(fā)育不盡相同,山羊生長至12月齡時,增重速度顯著減慢,18月齡時,各項體尺增長趨于停滯,之后體重處于弱生長,并開始沉積脂肪,以后隨年齡的增長體重趨向于停滯。所以,商品肉羊于12~18月齡、體重30~40kg時出欄最佳,此時出欄既符合羊只的生長規(guī)律,又符合市場需求。出欄過早,山羊處于快速生長發(fā)育時期,屠宰率不高,肉質雖嫩,但缺乏肉香味,此時屠宰不合算;出欄過遲,生長停滯,轉為沉積脂肪,肉質變粗,肉中膻味成份含量增加,降低肉品品質,且浪費資金、勞力、飼草,降低生產效益。
山羊舍飼即合理利用了包括農作物秸稈在內的飼草資源和有限的土地資源,田間地頭果園牧草均可刈割養(yǎng)羊,實行糧、林、果、茶、草多元種植,以草養(yǎng)羊,羊糞肥田,改善了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畜牧業(yè)生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養(yǎng)殖戶在山羊飼養(yǎng)過程中應用一些有效的舍飼方式,并合理應用各種各樣的飼養(yǎng)技術,既實現了生態(tài)養(yǎng)殖,又增加了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