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燕 吳劍鋒 齊川 陳軍華
摘要 通過近幾年對卷丹百合品種試種和推廣,總結(jié)了麗水山區(qū)卷丹百合品種豐產(chǎn)栽培技術,包括地塊選擇、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內(nèi)容,以期為山區(qū)發(fā)展種植該百合品種提供栽培依據(jù)。
關鍵詞 卷丹百合;高產(chǎn);栽培技術;山區(qū);浙江麗水
中圖分類號 S644.1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3-0098-02
麗水市地處浙江省西南山區(qū),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勢以中山、丘陵地貌為主,氣候垂直差異明顯,海拔500 m以上土地面積1.4萬hm2。由于這些土地周圍樹木遮蔭,中間溪流穿過,夏季涼爽,日夜溫差大,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高,有利于作物有機物的積累,病蟲害發(fā)生率低。為了充分發(fā)揮麗水山區(qū)豐富的地理資源優(yōu)勢和多樣性氣候條件、增加山區(qū)農(nóng)民的經(jīng)濟收入、加快山區(qū)農(nóng)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引進百合進行了試種,從中篩選出豐產(chǎn)性好、抗病能力強、商品性好、營養(yǎng)和藥用價值高、市場發(fā)展前途廣、適宜麗水山區(qū)種植的卷丹百合品種。經(jīng)過近幾年試種和推廣,目前全市種植面積已達378.7 hm2,產(chǎn)量可達22.5 t/hm2,經(jīng)濟效益達12萬~15萬元/hm2,現(xiàn)主要分布在青田、遂昌、景寧、松縣等縣?,F(xiàn)將卷丹百合在山區(qū)的豐產(chǎn)栽培技術總結(jié)如下。
1 地塊選擇
卷丹百合喜干旱,怕水澇,喜歡陰涼,十分耐寒[1],高溫地區(qū)會影響生長。生長旺盛,球莖大,產(chǎn)量高。種植時應選擇海拔500 m以上、土壤肥沃、地勢高爽、排水良好、土質(zhì)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進行栽培;利用山區(qū)疏林半陰半陽的自然條件。百合忌連作,宜選擇前作未種過百合、白術、馬鈴薯等根莖類作物的地塊,前茬以豆類、瓜類或蔬菜地為好,當年收獲后第2年以種植水稻、茭白等作物進行水旱輪作栽培更為適宜。
2 整地施基肥
2.1 整地做畦
種植前5~10 d,清除田間前作殘留物和雜草,然后翻耕30~35 cm,耙細整平。一般畦面寬80~100 cm,畦高20~30 cm,做成龜背形,溝寬30 cm,有利于排水、通風以及除草等農(nóng)事操作。同時,在翻耕時撒施生石灰900~1 200 kg/hm2進行土壤消毒。
2.2 施足基肥
百合全生育期逾250 d,需肥量大,基肥應以長效優(yōu)質(zhì)腐熟有機肥為主[2]。施腐熟有機肥18.0~22.5 t/hm2或餅肥2 250 kg/hm2(餅肥用茶籽餅,可殺滅地老虎等地下害蟲蟲卵)、過磷酸鈣375 kg/hm2、碳酸氫銨750 kg/hm2,開溝條施,覆土,防止養(yǎng)分揮發(fā)和流失。麗水山區(qū)土壤普遍缺鉀,pH值5左右,偏酸,需適當增施硫酸鉀或草木灰,一般增施硫酸鉀150 kg/hm2或草木灰1 500 kg/hm2,也可用生石灰3 750 kg/hm2消毒、調(diào)酸。
3 適期播種
3.1 選種
種球選擇單頭重30~40 g、3~4個頭的百合鱗莖作種球,要求種球平頭、無斑點、無損傷、鱗片緊密抱合而不分裂。用種量為3 750~4 500 kg/hm2。
3.2 消毒
播種前,將種球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800~1 200倍液浸種15~30 min進行消毒,然后撈出放置陰涼處晾干。
3.3 播期選擇
卷丹百合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播種,一般海拔500 m以上的高山地區(qū)宜于10月上中旬播種,海拔500 m以下的區(qū)域宜于10月中下旬播種為宜。具體時間視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所調(diào)整,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播種期相應提早。
3.4 播種
播種時土壤要保持濕潤,播種密度為行距30~35 cm、株距15~20 cm。開溝,將鱗莖頂朝上擺放種球,播種深度為10~15 cm,然后蓋土4~6 cm厚。天氣干旱時可用遮陽網(wǎng)或雜草進行覆蓋,有利于保濕出苗,出苗后揭去遮陽網(wǎng)。
4 田間管理
4.1 蓋草
百合出苗前要注意保濕、保溫、防雜草。11月中下旬,天氣逐漸轉(zhuǎn)涼,氣溫下降,要覆蓋稻草、豆桿、玉米秸稈等遮蓋物進行保溫、保濕、防雜草、防止大雨沖刷及表土板結(jié)。麗水山區(qū)推廣秸稈還田,可利用的覆蓋物多,覆蓋有利于早出苗、出好苗。
4.2 施肥
出苗后穩(wěn)施苗肥,一般在1月上中旬進行。因為1月天氣比較寒冷,氣溫比較低,要以有機肥為主,加適量復合肥。一般施腐熟有機肥7 500~12 000 kg/hm2,均勻撒于畦面,起到保溫、防霜凍等作用,施復合肥150 kg/hm2作為提苗肥。
百合從播種至出苗,在麗水山區(qū)一般為100 d左右。出苗后,一般在3月中旬,當百合苗高10~20 cm時,施腐熟餅肥1 500 kg/hm2、復合肥150 kg/hm2作促苗肥,促壯苗。
適施打頂肥,5月中下旬,打頂后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促鱗片肥大。同時,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施肥,此次追肥要在采挖前45~55 d完成。
4.3 培土
結(jié)合中耕除草進行淺培土,培土要求不能太厚,以鱗莖不露出泥面為宜。百合生長到封行后,可不再中耕鋤草。但要及時清理溝渠,確保流水暢通,以免積水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
4.4 摘蕾
5月中下旬,現(xiàn)蕾時,選擇晴天中午視植株長勢及時打頂摘蕾。長勢旺的重打,長勢弱的遲打,并摘除花蕾,一般打頂5 cm左右。打頂是卷丹百合高產(chǎn)的一項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打頂與不打頂產(chǎn)量差異15%~20%。
4.5 水分管理
百合怕澇,春季多雨季節(jié)以及大雨后要及時疏溝排水,做到溝渠暢通,及時清溝排水,做到雨停水干。夏季應防止高溫引起的腐爛;遇持續(xù)干旱天氣,要淺水漫灌;等土壤濕潤后及時排水。7—8月鱗莖增大進入夏季休眠,更要保持土壤干燥疏松,切忌水澇。
5 病蟲草害防治
山區(qū)病蟲害發(fā)生相對較輕,百合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較常見的主要有疫病、病毒病、灰霉病、蚜蟲、種蠅等病蟲害發(fā)生危害[3]。
在疫病防治上,要采取預防為主的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實行水旱輪作,選擇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塊栽培或采用深溝高畦栽培,以利排水。發(fā)病初期噴灑40%三乙磷酸鋁可濕性粉劑25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發(fā)病后及時拔除病株,集中燒毀或深埋,病區(qū)周圍用50%石灰乳進行處理。
在病毒病防治上,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增施磷肥、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生長期及時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抗蚜威超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控制傳毒蚜蟲,減少病蟲傳播蔓延。發(fā)病初期噴灑20%毒克星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0.5%抗毒劑1號水劑500倍液,隔7~10 d噴1次,連噴3次。
在灰霉病防治上,選用健康無病鱗莖進行繁殖,田間或溫室要通風透光,避免栽植過密,促植株健壯,增加抗病力。冬季或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株并燒毀,及時摘除病葉,清除病花,以減少菌源。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為防止抗藥性,應提倡合理輪換交替使用,采收前3 d停止用藥。
在蚜蟲防治上,清潔田園,鏟除田間雜草,減少越冬蟲口。發(fā)生期間噴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抗蚜威超微可濕粉劑2 000倍液。金龜子幼蟲可用馬拉硫磷、鋅硫磷防治。螨類可用殺螨劑防治。
在種蠅防治上,一是進行土壤消毒;二是用90%敵百蟲800倍液澆灌根部,兼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蟲。
在地老虎防治上,用90%敵百蟲800倍液澆灌根部,兼治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百合收獲后全田灌水,淹死或迫使其離開。
未覆蓋田塊,結(jié)合施苗肥進行中耕1次,采取人工除草。如已覆蓋,一般不需再次除草。
6 采收
定植后翌年秋季,待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地下部分完全成熟后開始采收,這時采收不僅產(chǎn)量高,而且耐貯藏。百合一般在7月下旬開始采收,菜用鮮百合根據(jù)市場行情分批采收。藥用百合晴天一次性采收。鱗莖挖出后,切除地上部分、須根和種子根,隨即搬入室內(nèi)通風處貯藏,以免陽光照曬引起鱗片干燥和變色。
7 加工
卷丹百合是鮮食和藥用并兼的百合品種。為了提高經(jīng)濟收入,在鮮食銷售疲軟時,可以進行烘干加工。加工時把采收后的鮮百合清洗干凈,然后把鱗片分開,剝片時應把外鱗片、中鱗片和芯片分別分開[4],以免燙漂時老嫩不一,難以掌握燙漂時間,影響質(zhì)量。燙漂時待水沸騰后,將鱗片放入鍋內(nèi),及時翻動,5~10 min后,待鱗片邊緣柔軟、背部有微裂時迅速撈出,放入冷水中冷卻,漂洗除去黏液。然后撈起隨即用烘干機烘干,烘干時溫度應撐握在60~70 ℃之間,烘干時間一般在12 h左右。含水12%以下時取出攤晾至常溫,然后分級包裝,貯藏。
8 參考文獻
[1] 游力剛,井亞莉.卷丹百合的功效及高產(chǎn)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08(6):67-68.
[2] 劉智穎.2015年海倫市引進“卷丹百合”栽培技術總結(jié)[J].蔬菜,2016(2):58-59.
[3] 嚴小鋒,賴國榮.食用百合高產(chǎn)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6(2):31-32.
[4] 向國軍,劉斌,張宏錦,等.龍山縣百合栽培及加工技術規(guī)程[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1(1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