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溫新階 編輯 |任紅
山里人家的春天
清江流域的女孩子出嫁,是要唱哭嫁歌的。
突然要離開父母和兄弟姐妹,遠嫁他鄉(xiāng),或者要踏上一條柏木船,順江而下抑或逆水而上,又或者要坐渡船過江,然后踏著那蜿蜒的山路一直走到大山深處,開始新的人生。這其間,有多少復雜的情感需要抒發(fā),有多少沉重而又惋惜的情緒需要表達,但這些似乎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一種儀式感——打起廂桌,擺起果盤,讓平日相好的姐妹來哭嫁,標志著從這天起,將要開啟人生的另一個段落。就像清江上的船,由一個碼頭駛向下一個碼頭,都要鳴響汽笛,和江岸上送行的人一一告別,前方不論是波平如鏡還是激流險灘,自己都要去面對。
這種儀式感雖然有些質(zhì)樸,但卻有很強的標志意義。
到了該出嫁的日子了,女孩子收拾好了自己的東西,一邊收就一邊淚水漣漣,要帶到婆家的自不必說,那些留在娘家的也要歸置好,一一交代給母親,母親一邊應(yīng)答,一邊催促女兒:“堂屋的廂桌已經(jīng)打好,姐妹們也都來了……”
所謂廂桌,就是將兩張桌子拼了,搭上有龍鳳圖案的床單,再擺上幾個果碟,這便是哭嫁的場所。
即將出嫁的女孩子從閨房走出來,在廂桌邊坐下,閨蜜們立馬就坐攏了來,哭嫁就開始了。
姊妹哀,姊妹哀
扯把櫻桃沿路栽
櫻桃成林妹成人
櫻桃結(jié)果妹出門
這開頭的歌兒一唱,姐妹們就進入了狀態(tài),想到昔日在一起玩耍的情景日后不再,想到曾經(jīng)還和要出嫁的姐姐鬧過別扭使過性子,淚水就真的來了。
石榴花開葉兒密
堂屋里擺起了萬字席
遠來的客們上席坐
近來的客們下席陪
聽我唱個十姊妹
“十姊妹”是專門哭嫁的歌,清江兩岸的女孩子都記得好多歌詞,雖然有些字句不盡相同,卻也大同小異。
姊妹親,姊妹親
揀個石榴平半分
打開石榴十二格
隔三隔四不隔心
同樣是唱的石榴,就有不完全相同的:
姊妹親,姊妹親
揀個石榴平半分
打開石榴十二格
多年的姊妹舍不得
這一唱,要出嫁的女孩子真就忍不住哭出了聲,想到這些平日里的好伙伴就要分開,自己就要孤身一人到一個陌生地方,她想忍,終于忍不住,旁邊立馬就有大媽或是嬸娘過來相勸,雖是難分難舍,卻畢竟是大喜的日子,太過傷心要不得,更何況現(xiàn)在是自由戀愛,不至于如此傷感。
長大成人要別離
別娘一去幾時歸
別娘縱有歸來時
能得歸來住幾時
妹妹去
哥也傷心嫂傷心
這又唱到了哥嫂,當哥的對妹妹總是關(guān)愛有加,哥每次出門總要給妹妹帶回一包好吃的,哥上山砍柴背柴,總要給妹妹帶回一包野櫻桃或是刺泡子,冬天里沒有了這些物兒,也會掏幾個鳥蛋回來讓妹妹燉了吃。記得剛剛悄悄認識男朋友時,還是哥幫忙打的掩護,明天就要離開哥,真還舍不得。還有嫂子,人其實很不錯的,但是她逃不出鄂西文化為姑嫂設(shè)置的固有模式,喜歡和嫂子鬧別扭,其實嫂子是一直護著小姑子的,直到要分開的這一刻,她才覺得嫂子是多么體己的人,以后想對她好,機會也少了。
由哥嫂又唱到爹媽,女孩子又忍不住哭了,又是嫂子來勸了,“就要和自己的心上人一起生活了,你不是盼著這一天嗎?哪來這么多淚水,我當年嫁給你哥,恨不得插翅膀飛過來呢,現(xiàn)如今,又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得這么傷心”。
嫂子又對哭嫁的姐妹們說:“現(xiàn)如今,哭嫁不過是個儀式,大家來點新鮮的,喜慶的。”
嫂子說得對,現(xiàn)在哭嫁僅僅是個儀式,它的存在,只具有文化意義。沉默了幾分鐘,一個姑娘帶了頭:
高山嶺上一蓬葛
妹妹嫁過清江河
今年出入成雙對
明年娃兒笑呵呵
又有一個姑娘唱出了新的段子:
清江水,清又清
長陽大山深處結(jié)婚,女方坐轎子到婆家,看好了日期,下雪也要進門。
印花鋪蓋新又新
妹妹嫁到江對門
嫁給銀子窩里富貴人
穿的金,戴的銀
手腕箍的玉石梗
坐的寶馬小汽車
速度超過風火輪
風風光光來回門
不過超速要扣分
扣分罰款妹心疼……
這些段子編得真好,這哭嫁立馬弄得歡聲笑語,坐在灶屋里一直郁悶的爹媽都出來了,忙給客人篩茶裝煙。
清江水,在門口歡快地流淌,拉纖的吆喝聲綿長而富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