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英 劉榮華 朱紅芬 陳興梅 方麗瑤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618例腦出血進行機械通氣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密閉式吸痰(研究組)331例,其中男性272例,女性59例,年齡最大89歲,最小11歲,平均年齡41歲;開放式吸痰(對照組)287例,其中男性234例,女性53例,年齡最大86歲,最小12歲,平均年齡39歲。研究組:機械通氣時間最長37天,最短7天,平均機械通氣時間為19天。對照組:機械通氣最長35天,最短8天,平均機械通氣時間為18.5天。
1.2.1開放式吸痰按常規(guī)方法于吸痰前給患者純氧吸入2分鐘。將14F的吸痰管與吸引器連接,負壓調控在10~20Kpa之間,其深度盡量保持前端超出氣管插管前端1cm以內,每次吸痰操作不得超過15秒,連續(xù)吸痰操作不得超過3次以上。吸痰過程中邊吸痰邊向外退出吸痰管,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1.2.2密閉式吸痰選用南京一正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密閉式吸痰管,型號CI,規(guī)格12Fr~14Fr。密閉式吸痰管由透明三通、吸痰管、薄膜防護套、呼吸機連接口、負壓控制鈕、沖水口、吸引器接口等組成,透明三通分別與氣管切開套管,呼吸機管道相連接,尾端閥門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構成密閉吸引系統(tǒng)。吸痰時將吸引管輕輕插入氣管內,至有阻力時向后退1cm~2cm,拇指按住閥門,即可進行負壓吸痰,完成吸痰時將吸痰管完全退回到無菌薄膜內,直到看見導管上的黑色指示線為止,注入沖洗液沖洗管腔內痰液,沖洗后以備下次使用。松開控制閥自動形成持續(xù)密閉狀態(tài)。
表1
表2
腦出血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意識障礙,咳嗽和吞咽反射減弱,同時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纖毛運動受到抑制,導致氣道分泌物難以排出,極易造成呼吸道潴留。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氧合作用及氣體交換,預防呼吸道感染是機械通氣患者護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而吸痰則是其中最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措施。但是,吸痰屬侵入性護理操作,操作不當極易導致患者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所以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對機械通氣的療效及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密閉式吸痰管應用于腦出血患者機械通氣中,臨床操作非常方便,全封閉式,24~48h內更換一次,同時因吸痰管外加保護套,吸痰時手不直接接觸吸痰管,不需要用無菌鑷子或無菌手套,頭端可靈活旋轉,操作方便,操作時間短,降低了肺部感染率,延遲了肺部感染發(fā)生的時間,同時大大地減少了臨床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
研究資料表明,人在咳嗽的時候,痰液、唾液的噴濺速度為120Km/h,而且其中的細菌與病菌附著能力較強,人眼無法觀測。機械通氣的患者進行痰液稀釋時,由于液體直接流入患者的呼吸道當中,極易造成患者嗆咳反應,將痰液、唾液噴濺到護理人員身上。密閉式吸痰管有完整的密閉性,在吸痰過程中,痰液將持續(xù)在導管中流動,不會接觸到外部空氣,在這方面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即使吸痰時也不會因痰液噴出而影響其他患者和醫(yī)護人員及周圍環(huán)境,避免交叉感染,保護了患者和醫(yī)護人員的安全,能夠將危險性降到最低。
密閉式吸痰管頭端注液口直接接濕化液用微量泵持續(xù)泵入3~5ml/h,避免痰液黏稠及痰痂的形成,有效稀釋痰液,提高了吸痰的有效性。
不終止呼吸機送氣,密閉式吸痰管通過透明三通與人工氣道,機械通氣相連,形成了一個密閉系統(tǒng)。改變了多年來在吸痰過程中將呼吸機與患者人工氣道暫時分離終斷機械通氣,致使患者處于缺氧狀態(tài)。
綜上所述,密閉式吸痰管在機械通氣治療中具有簡便、快捷、安全、有效等優(yōu)勢,能改善患者通氣狀態(tài),降低患者MDRB的感染率及MDRB檢出菌株數(shù),減少住院天數(shù),節(jié)約住院費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1]樊蘊莉密閉式氣管內吸痰在Icu的應用及其對不良事件的防控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9.20(5)131.
[2]周國仙高煥新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術后37例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2年第18卷第20期51.
[3]王翠云.lcu患者機械通氣時兩種吸痰方法的對比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2,16(6):862-863.
[4]孫玉茹,李芳,戎惠.密閉式吸痰管在NICu中的應用體會[J].醫(yī)學信息,20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