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
摘 要:高中理科生在學習化學學科時,若能學會運用科學的解題方法與技巧,不但可有效減少解題時間,同時還能簡化運算過程,并降低錯誤率。兩年來,本人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在這方面做出了一些嘗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這里,筆者愿意將自身解題時的一些做法和經驗貢獻出來,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高中化學;解題;方法技巧
高中化學解題過程中,某些技巧的運用不但能夠將我們的解題思路打開 ,也能讓我們更加準確的完成解答。但是,當前有不少同學在解答高中化學題時仍有思路不完善、方法笨拙等問題存在,解題效率與正確率受到影響。因此,筆者就高中化學解題方法技巧展開分析,以供同學們參考。
一、高中生化學解題思路
(一)邏輯思維。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我們在運用邏輯思維時,首先要深入、全面的運用所掌握的化學知識,從正反兩個方面考慮,將無關內容排除,以便通過理論與實際,總結已知與未知條件得到結論,為論證與推理的正確性提供保障。如在《化學能與熱能》中有一道習題,對下述正確說法進行分析:
(1)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2)常溫下,吸熱反應一定不會有反應發(fā)生;
(3)放熱反應相對于吸熱反應總會有更大的反應速率;
(4)放熱與吸熱主要取決于反應物與生成物形成的總能量。
具體解題過程中,我們必須將吸熱與放熱反應相關的知識熟練掌握,(1)燃燒都是放熱反應,但是燃燒之前的點燃,是一個給可燃物加熱的過程,很多物質,燃燒必須先點燃——也就是先加熱,所以排除(1);(2)聯(lián)想課本上的實驗——氯化銨與氫氧化鈣的反應,那是一個典型的吸熱反應,但又確實是在常溫下發(fā)生了,所以排除(2);(3)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的因素,有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反應物接觸面積等等因素,但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最終還是通過溫度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但溫度僅僅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因素,以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為例,這是個放熱反應,但是常溫時,即便是將二者放在一起很長時間,二者也不會反應,也就是說常溫時二者的反應速率幾乎為零,所以排除(3);最后,結合化學反應的實質,是一個舊鍵斷裂、新鍵形成的過程。從宏觀上分析,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存在著能量上的差異,而能量又是守恒的,得出(4)點正確。
(二)開放性思維。開放性思維是一種要求思維者思維要有一定的發(fā)散度和開創(chuàng)性的思維模式。高中化學題特點有信息多、變化快、遷移靈活等,故而開放性思維的運用能幫助我們簡化解題過程,有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如在《物質的量濃度》知識學習中,有這樣一道題:將、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配成500溶液,在向其中通入足量的,充分反應后蒸干得干燥晶體(m-2)g,則A溶液中Na+、Br-、Cl-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不可能是( ? )
A.3∶2∶1 ?B.3∶1∶2 ?C.4∶3∶1 ?D.3∶1∶4
解這道題時,好多同學思路比較狹窄,他們會按部就班的用方程式解題。但是如果平時注重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你會發(fā)現(xiàn)用電荷守恒解題根本就用不著寫方程式,稍加分析就能得出正確結論-D。解這道題,凸顯發(fā)散性思維的重要性。
二、高中生化學解題方法技巧
(一)原子守恒法。與質量守恒相關的知識通常都涉及到了定律,也就是說反應物質量總和與生成物質量總合相同[1]。而常見的原子守恒題型包含金屬與酸反應生成氣體(標況)需要的酸物質的量、兩種氣體混合用酸或堿對其中某一氣體進行吸收至無剩余,消耗了多少體積的酸或堿等。盡管有較多的題型,但經歸納之后解題方法主要有包含:
其一,常規(guī)題型能以題意為根據(jù)將反應方程式寫出,并以質量守恒定律為依據(jù)將所需要的各物質比例關系找出,隨后再解題;其二,特殊題型無需將反應方程式寫出,但要求我們能對幾種物質間固定不變的比例關系找出,隨后以常規(guī)方式解題。該方法較為偏向技巧性,我們必須確保累積足夠的知識。
(二)電荷守恒法。在高中化學課程學習過程,電荷守恒知識中電解質溶液或離子化合物中各個陰陽離子始終攜帶著守恒的電荷數(shù)目,這表示不論是電解質溶液亦或是離子化合物,陰陽離子都必須擁有相等的電荷數(shù)。而在該類題型解答中,我們應立足于溶液攜帶的陰陽離子本身電荷數(shù)之間的關系,通過將其計算過程的簡化,進而將該題答案有效得出。
(三)差量法。差量法是對化學反應中生成物與反應物之間的差量進行分析,并將差量形成的原因找出,再將比例關系列出后進行解題的方法。物質反應前后有質量差異、密度壓強差異及氣體體積差異等試題中通常都可運用該方法進行解題。
我們在具體解題中對差量法的運用步驟主要有:首先,以化學方程式為根據(jù)對反應前后差量形成的實質進行分析,如液體差量、固體差量及氣體差量等產量產生的因素;其次,將差量與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聯(lián)系找出;最后,以化學反應方程式為依據(jù)將三者比例關系列出后進行解答。
老師在化學理論知識講授過程中,我們通過認真聽講、仔細解題能夠提升自身的解題思路與方法,在面對各類化學知識題目時也能更為輕松的解決。通過多種解題方法與技巧的應用,能使我們解題的效率與質量得到提升,進而更為有效地掌握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許澤,透析高中化學解題方法技巧分析[J].科技風,2017(3):243-243.
[2]曾鐵平,淺談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7(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