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震宇
摘 要:在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中,社會犯罪的整治力度在不斷加大,校園欺凌也逐漸得到了社會大眾的關注。作為一種特殊的攻擊行為,校園欺凌在當前的青少年生活中并不少見。校園欺凌作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會影響校風與社會風氣。明確現(xiàn)狀并尋求避免措施,構建和諧校園,才能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校園欺凌;現(xiàn)狀;成因;避免;和諧
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個人思想極易受到社會、學校、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在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叛逆心理易出現(xiàn),容易參與到校園欺凌中,也容易成為校園欺凌中的弱者。每一種校園欺凌都不利于身心健康,也是有悖社會道德標準的行為。切實關注農村中小學校園欺凌問題,積極預防,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農村中小學校園欺凌現(xiàn)狀
第一,校園欺凌形式多樣。在當前的農村中小學發(fā)生的校園欺凌事件中,欺凌的形式另人瞠目結舌。身體欺凌有拳打腳踢、索要財產(chǎn)和推撞拉扯等。語言欺凌有嘲笑、威脅、恐嚇、謾罵等。關系欺凌有破壞友誼、有意孤立、造謠等。網(wǎng)絡欺凌涉及到利用微信、QQ、電子郵件與網(wǎng)站等方式進行侮辱、謾罵等。
第二,校園欺凌主體認識不足。校園欺凌的主體是否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直接影響著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的難度。一些欺凌主體沒有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所實施的行為是欺凌行為,沒有適當終止,往往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而被欺凌者有時認為自己所受到的傷害不過是同學之間的言語沖突,意識不到事件的嚴重性。
二、農村中小學校園欺凌避免策略
(一)促進家校合作,建立保護系統(tǒng)。首先,學校要盡全力去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學校具有健全的安全保護機制,才能有效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機率。具有關懷、尊重、理解、包容的校風,能夠對每一位學生的行為意識產(chǎn)生影響。加強反欺凌制度的落實以及懲戒制度的宣傳,多開展必要的校園欺凌講座活動,能夠減少校園欺凌者主動發(fā)起校園欺凌的機率。
其次,在做好校園氛圍營造工作后,要重視家長輔導。農村家長的教育理念較為落后,目標過于單一。在規(guī)避校園欺凌事件的過程中,學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做好家長的教育與引導工作。農村家長需要不斷提高個人教育素養(yǎng),轉變不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減少校園欺凌行為。每一位家長都應當重視與孩子的交流,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快速解決,使家庭成為孩子成長的溫暖港灣。在日常生活中多關心孩子,盡早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存在的校園欺凌問題。家長要發(fā)揮好個人示范作用,促進學生了解正確的品德與行為習慣,建立規(guī)則,糾正孩子自身的錯誤認知。通過家?;樱處煿ぷ髡咭蚣议L傳遞必要的法制知識,使其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幫助孩子們學會理性應用身邊的問題。家庭環(huán)境對小孩子的成長再重要不過,家?;又校逃ぷ髡咭獙⒅匾睦砟顐鬟f給家長,促進家長找到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推進小學生珍愛自己的生活和他人的生命,在根源上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
(二)加強規(guī)避意識,明確教師職責。規(guī)避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發(fā)生,需要每一位教師的參與。明確教師在校園欺凌規(guī)避中的職責,才能讓欺凌事件得以有效處理,最好達到有效預防的效果。學校應當制定全面的校園欺凌事件應對方案,無論發(fā)生什么樣的校園欺凌事件,都有對應的處理方式。學校中的領導人員,教師都要全面了解校園欺凌的原因以及產(chǎn)生的過果,結果欺凌事件的后果等級有層次、有區(qū)分地去處理,避免欺凌事件后果的惡化。
在處理欺凌事件時,教師要有效區(qū)分哪些是欺凌事件中的主體,哪些是受害者,做好責任的劃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約束和批評,做好懲戒和引導教師。每一位教師都要逐漸成為心理輔導者,在批評校園欺凌參與者的同時,安慰被欺凌的學生,后者甚至更為重要。無論是身體上的救治,還是心理上的撫慰,都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是校園欺凌事件處理的第一責任人,相關學科教師也有參與職責,需要幫助班主任協(xié)調好工作。
學校應當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輔導辦公室,通過心理疏導,幫助校園欺凌的參與者找到自己的問題,糾正錯誤的價值觀念。幫助被欺凌者緩解心理壓力,建立保護自己的意識,使他們能夠正常學習與生活。
(三)開展實踐活動,增強保護意識。什么樣的教育形式,都不如實踐。讓學生切實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應對危機事件的能力,最能保護學生。要校園欺凌事件中,被欺凌的學生往往具有膽小怕事的性格,他們膽小,不敢將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老師與同學。同樣因為如此,欺凌者才敢于欺負他們。
在教育教學中,學校要組織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無論是特長展示活動,還是社會公益活動,只要幫助學生找到個人興趣與愛好,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都能讓學生變得強大起來。更可以通過模擬欺凌的方式,促進學生做好練習,找到處理極端事件的方法。還可以利用生命教育,通過醫(yī)院的科學參觀,讓學生獲得生活感悟,學會關心弱勢群體,關愛他人,減少其成為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構建和諧校園,是每一位校園管理者的重要職責。了解農村中小學校園欺凌的現(xiàn)狀,并積極分析原因,盡最大努力去預防、去規(guī)避,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才能保證校園環(huán)境的和諧與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汪洪雨.農村小學校園欺凌預防策略探討[J].中外交流,2018,(47):312.
[2]劉雪可,閆巧.農村中小學校園欺凌現(xiàn)狀及規(guī)避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7,(11):68-72.
[3]柳廣社.如何解決偏遠山區(qū)農村中學校園欺凌事件[J].新課程·中旬,2018,(10):58.
[4]李赟.農村中小學班主任如何應對校園欺凌[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1):259.